DNA生物传感器进展

来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 ,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及微生物传感器等发展较为成熟 ,而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相对较少 .文章从核酸杂交的原理出发介绍了DNA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举例说明了电化学、光学和声学等几种典型的DNA生物传感器 ,指出了其固有的优缺点 ,肯定了DNA传感器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邻啡罗啉-Cu是一种具有核酸酶活性的配合物,可产生多种形式的DNA损伤,包括碱基修饰、异常碱基位点、链断裂及交联等。近年来,邻啡罗啉-Cu因其切割核酸的性质及作为一种可产生活性氧的模型
为了高通量地检测大量培养细胞中基因原位表达,发明了一种制作细胞微阵列的新方法,成功地制作含20种细胞系共100个供体细胞石蜡混合物点阵的细胞微阵列.免疫组化检测P53,P21,
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代表差异分析技术研究了在人红白血病细胞株TF-1细胞撤除细胞因子后进入凋亡时诱导表达的基因,发现了6个新基因片段。其中有三个经与GenBank nr和dbEST查询均没有发现同源性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以四甲氧基硅(TMOS)和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PMDMOS)为前驱体制成了一种功能化的材料--氨基化硅胶.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该氨基化硅胶为载体对葡
采用酵母表面展示系统,表达带3蛋白膜段结构域(Cln404一Val911)至酵母细胞膜,功能研究表明,表达后的膜段结构域具有离子转运的活性,同时,带3蛋白抑制剂4,4’-二异硫氰-2,2’-二黄酸
探讨幽门螺杆菌(Hp)保守区(AB)蛋白的体外安全性、免疫原性和黏附作用,以确定AB在Hp疫苗研制中的应用价值.ELISA法测定Hp感染者血清中抗AB抗体,四唑盐比色法(MTT)测定T细胞对
成纤维细胞因子对于细胞代谢的刺激作用是通过双受体系统介导的。该系统包括一个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及肝素硫酸蛋白多糖,目前已知有4种FGFRs基因,其转录过程表现出剪切多样性,FGFs与FGFRs的结合
本文详细讨论了网络电子期刊的各种组织模式及其它们之间的异同,分析了它们所提供的几种检索方式,同时指出它们目前在利用上所存在的问题,预测了网络电子期刊的利用前景.
介绍了基于EDA工具的硬件电子系统的特点,并针对特定的在系统可编程CPLD器件ispLIIO32E-70PLCC84目标芯片描述了一控制电路的程序设计步骤,给出了HDL程序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