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考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54-01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学习职业教育理论,认清职业教育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做好课程建设工作更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课程开发理念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里蕴藏着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的重大变革。”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的观点,我们首先应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的区别。普通教育主要构建的是学科式的教学框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学习内容是普通文化和科学教育;职业培训以完成岗位任务,满足企业要求为培养目标,注重岗位技能或职业资格的培养;而职业教育则以促进本职业领域内的生涯发展为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学习。普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客观的、与情境无关的、学科系统化的;职业培训注重技能的训练,是主观的、与情境相关的、不系统的;职业教育则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与情境密切相关,并以实践为导向,具有系统性。
  因此,职业教育是介于普通教育与职业培训两者之间的教育模式,它以学员在某个职业或职业群内的发展规划为培养目标,更注重职业知识、技能、素养的养成,尤其注重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见下图。
  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图
  专业能力可以看做是职业岗位工作范围内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多项需独立完成的单项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人们可通过认知与学习某个职业(或领域)的知识、技能、素养而获得。我们可将专业能力分解成:岗位工作流程与工作方法、岗位相关工具材料的认识与使用、人际沟通与交流等,而岗位工作方法、岗位工作流程、人际沟通与交流等属于知识、技能外的教学内容,无法简单通过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来实现,这需要通过教师建立情感交流并引导和培养。
  如需让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则应开发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原有学科知识进行重新解构和排序,学科知识解构和重排不出岗位经验性的工作知识。因此,必须开发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并选择适当的载体融入综合职业能力。
  二、职业教育应构建学习领域课程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载体是构建适合的职业(或领域)学习课程模式。职业(或领域)学习课程的目的是获取综合职业能力,建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升通道。课程以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为基础框架,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学习怎样完成工作任务,课程的特点是基于工作岗位、贴近岗位实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由教师团队共同设定课程学习内容并对学习内容负责,学生则按照学习情境进行学习,见下图。
  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示意图
  职业(或领域)学习课程,通常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立教学单元,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典型工作任务、岗位工作知识技能与素养要求、教学场地、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学业评价方式等,它从课程的开发与设立上包含了项目化课程,项目可以做为职业(或领域)学习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在职业(或领域)学习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项目化课程可用于通用性的课程教学,职业(或领域)学习课程一般特指综合性的专业课程;职业(或领域)学习课程体系是经过调研、整理、开发得到的课程系统,一个职业(或领域)学习课程系统可开发的学习领域大致为10-20个。
  三、关于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考
  目前,MOOC、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出现,正在冲击着传统教育,在线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趋势。从MOOC的发展趋势来看,必将进入职业教育,我们可以借鉴其精细化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法等优势,充分实现教学互动、学习行为管理和过程性评价,针对每一名学员都可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个体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和统计,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拓展式的教学和管理。如何利用先进技术的优势更好的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更好的实现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工程系)
其他文献
工作流技术和集控Petri网方法是企业过程建模和仿真的支撑技术,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能为实现过程集成提供有效的帮助。当前的大多数工作流管理系统忽视了工作流之间的资源约束关系,基于多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讨论了基于多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给出了基于多Agent工作流的企业过程的建模、仿真、使能系统的模型。然后介绍了将基于多Agent的工作流模型转化为集控Pet
研究了T-图,P-图,CFR网(无冲突可重复网)的同步合成网与共享合成网的结构性质和动态性质,这些工作对T-图网系统,P-图网系统,CFR网系统(无冲突可重复网系统)合成的性能分析提
摘要:中职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其人才培养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但目前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脱离了专业建设,特别是职业素养的培养严重缺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应用文写作》教学为例,探讨了职业素养的内容及其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公共基础课程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仅只是作为培养文化素养
摘 要:现在,科技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有很大变化。人们对气象监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活动和气象条件息息相关。科技不断进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也在改革,使用全自动的气象站,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文章就如何进行高效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进行了阐述,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型自动气象站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 改革调整 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P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摘 要: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电力,并且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讲,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渐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电力企业中,基层生产单位的组织设置合理与否,能否同企业生产、企业发展相匹配,是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的关键因素。该文主要就现代电力企业基层组织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常见的几种
借鉴人工社会的思想,提出了人工国际社会--国际政治生态模型的概念。阐述了模型的设计原理、功能及个体Agent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某危机条件下的仿真过程。实践证明人工社会应用于国际政治仿真是完全可行的,并在战争模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 要:创新能力培养型大学生在线实践社区具有持久性生命周期特征,需要大学生重视创新能力发展,外部力量营造创新环境并扶持社区发展,且长久来看将呈现持续上升发展态势。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在线实践社区;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34-01  一、引言  从Brown、Lave等(1991)提出“实践社区”[1-2]到现在的20余年时
为了求得未建模复杂过程在输入空间的某一子空间内,输出量极值点分布情况,针对未建模多输入单输出(MISO)复杂过程提出一种通过实验记录数据获取近似极值点的算法。即通过对多元函数极值定义的扩展,给出复杂过程近似极值点的定义,基于近似极值点的定义提出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求取未建模MISO复杂过程近似极值点的算法和实现算法时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对一个二维非线性函数描述的过程的数字计算,得到与理论分析相同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