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外泌体促进高糖难愈创面的愈合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banana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即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tumor-derivedextracellularvesicles,tEVs)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差速离心法提取tEVs,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blot检测外泌体特异性蛋白TSG101和CD9的表达;用tEVs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探讨其对成纤维细胞活力和迁移,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成管能力的影响。取20只6周龄C57BL/6雄性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胱天蛋白酶1(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对脑出血大鼠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1)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12 h组、脑出血24 h组、脑出血48 h组和脑出血72 h组,每组6只。在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自体非抗凝血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患侧纹状体内caspase-1和细胞焦亡执行蛋白gasderminD(GSDMD)的表达及活化情况。(2)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Ac-YVAD-CMK(caspase-1选择性抑制
目的:探讨表达不同人载脂蛋白E(ApoE)亚型的5个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突变基因(5×FAD)转基因小鼠(EFAD小鼠)的海马组织细胞自噬功能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雷帕霉素能否通过增强细胞自噬减少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而改善EFAD小鼠的认知功能。方法:6月龄ApoE3/5×FAD(E3FAD)小鼠和ApoE4/5×FAD(E4FAD)小鼠每日给予雷帕霉素(1 mg/kg)灌胃,持续6周,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自噬体超微结构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失眠症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日间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失眠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
目的:探讨发育及DNA损伤反应调节蛋白1(REDD1)在脑梗死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分析氧糖剥夺(OGD)诱导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中REDD1表达的影响。CCK-8法分析REDD1沉默对OGD诱导的HBMECs损伤影响,采用DCFH-DA染色和肌动蛋白染色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和细胞骨架损伤的情况。在体内实验中,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采用REDD1小干扰RNA(si-REDD1)及其对照siRNA进行转
目的:探究绿原酸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活性氧/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
脑淀粉样血管病(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老年人常见的自发性出血原因,是Aβ淀粉样蛋白在软脑膜和皮质动脉内沉积导致的复发性脑叶出血,1907 年首次被报道.近年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特点为皮肤和内脏的纤维化并伴有血管病变。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多累及周围神经系统。本文报道1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做一总结。
目的:了解甘肃省永靖县妇女常见乳腺疾病类型及发生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8年在永靖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乳腺检查妇女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8年在永靖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乳腺检查者6265例,共检出乳腺疾病患者2010例,其中乳腺炎218例,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妇女;积乳269例,多为40岁以下妇女;乳腺导管扩张235例,主要见于25~54岁女性;有乳腺肿块者1239例,多见于25~54岁妇女;乳腺淋巴炎30例,多为25~54岁女性;乳腺早期发育者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对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一场大考,如何因地制宜,挖掘农村卫生服务的优势和内涵,防止疫情扩散,是我国广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的共同课题。文章通过阐述某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在农村社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点人群开展疫情防控的实践,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重点人群开展不同管理流程和措施。重点对高速公路道口、疫区来沪或途经疫区人员、国外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管理,在评价阶段性防控取得效果的同时,深入思考后疫情时代的主要防疫力量、物资储备、群众健康教育以及如何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等问题,为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不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死亡原因,预计到2030年每年死于COPD和相关疾病的达450万人[1],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负担。目前COPD的病理机制包括氧化细胞机制、氧化应激、衰老、线粒体功能异常等假说,但确切机制仍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