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精准思政的现实意义与有效路径

来源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hi9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推动精准思政,既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前提,更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育方法“准度”不精、话语“温度”不足、理论“实度”不强等现实困境。对此,有必要以习近平关于精准思维的相关论述为指导,转换视点、创新方法,依托大数据,实施精准思政。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基础上,精准定位教学导向、精准供给教学内容、精准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消解矛盾冲突,超越现实困境。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西秦岭地区早古生代岩浆活动的构造环境及动力学背景,选择西秦岭凤县地区靠近商丹断裂带的龙王沟岩体的花岗岩和闪长岩、唐藏岩体闪长岩进行了地球化学测试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并对龙王沟岩体的花岗岩和闪长岩进行了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分析.龙王沟岩体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33±4 Ma和439±5 Ma,闪长岩年龄为453±3 Ma,早于花岗岩侵位.龙王沟岩
教学论发展史孕育着“解释”的基因,教学论本体遭遇着“规律”的束缚,教学论迎接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时代,确立一种解释取向的教学论是必然的.在解释取向的教学论研究中,教学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北部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中发育多期方解石脉体,对流体活动历史和油气成藏过程都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本研究基于对方解石脉体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微区原位元素、流体包裹体和锶同位素分析,划分方解石脉体发育期次,确定不同期次方解石脉体成因和形成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顺托果勒低隆起北部碳酸盐岩储层中发育4期方解石脉(C1、C2、C3和C4),不同期次方解石脉的Fe/Mn值和U/Th值均存
已有研究表明岩浆侵入对页岩矿物学特征产生影响,然而对其影响范围及程度缺少精细解剖,制约了岩浆活动对页岩矿物学特征影响机理的准确认识.以松辽盆地南部与辉绿岩接触的嫩江组页岩为对象,利用岩心观察、XRD、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将接触带页岩距辉绿岩由远及近划分为5个带:(1)灰色页岩带,厚19 m,(2)深灰色页岩带,厚11 m,(3)灰黑色页岩带,厚12.9 m,(4)青灰色页岩带,厚1.5 m
2016年以来,随着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国家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组对山东执法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的意见》等
期刊
首次报道了扬子克拉通黄陵背斜南部由辉绿岩脉、花岗闪长岩脉和正长花岗岩脉组成的新元古代早期小型岩墙.辉绿岩脉和花岗闪长岩脉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856±6.4 Ma和860±6.0 Ma.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数据显示岩墙中辉绿岩具有高Pb含量,且Ba/Nb和La/Nb比值变化较大,而花岗闪长岩脉和正长花岗岩脉样品的Y和Nb含量较低,结合继承性锆石年龄分布特征,暗示岩墙形成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年
近年来,整个社会日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高校对女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调查发现,当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幸福体验、人际和谐、积极乐学和勇于挑战维度在性别、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一些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各有其原因,要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当关注女大学生个体差异,增加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重视家庭因素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等。
在对河流水系演变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基于历史文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提取16世纪末至今北运河流域水系4个年份断面(1582年、1820年、1933年和2011年)。同时确定河网分级、进行水文分析,计算水系结构参数。结果表明,16世纪末至今,北运河流域范围逐步缩小,水系格局由亚树枝状向混合状形态演变。1582—1820年是河流长度发育、河流数量、支流发育系数与河网复杂度增加最为显著的阶段,反映了河流主干化的趋势,人类对河流连续性干扰较深。而洪涝引起的水系变动以及人类增加水源、开挖引河、筑
科幻作品承载当代科技热点内容和话题,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在文化自信及创新、哲学思想与教学主题等方面存在多维关联。科幻作品的课堂处理需采用系统思维,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性质、内容的泛化;在选取程序和原则上,需基于课程目标和内容对科幻作品进行整理和重构,教学主题相对教学资源、思想内容相对社会评价具有先在性;在运用方式上,科幻作品可作为背景知识、插叙案例、课堂讨论主题和活动参考资料。以科幻作品丰富自然辩证法课程资源,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由“知道”走向“理解”,提升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审
为了解我国高中科学学科素养的百年发展,本研究以不同时期的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标准文本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和比较,其中物理20份、化学20份和生物23份。首先对课程标准文本进行语义阐释,精确定位有关学科素养在不同时期的表述,对课程目标文本进行编码,并对编码的文本进行类目归类,统计各维度学科能力在目标文本中的频次,进而分析其所占比重,来考察课程对该维度素养的重视程度。综合考虑学科课程自身的发展、社会变迁对学科发展的要求、课程目标对学生关注向度的转换,将百年课程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清末民初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