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探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任务具体、指令明确,缘事说理、矛盾思辨,为时而著、时代感强等特点。在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时,要能就事论理,学会层层追问;要有读者意识,与读者文明交流。同时还应避免写作时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材料作文  写作
  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提出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2015年高考全国卷出现的新的写作题型。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作文为“女儿举报父亲”,要求给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Ⅱ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此类作文题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需要考生进行思辨分析,就事论事,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
  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特点
  相较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1. 任务具体,指令明确。它往往设置一个具体的任务情境,情境中包含着对立性问题,要求考生根据任务指令作文。以2015年全国卷为例,其写作指令清晰明确。作文的指令包括:文体指令,如“写一封信”,要求书信体;内容指令,如“谁更具风采”,要求写出“更具风采”的理由;思维指令,如“思考、权衡、比较”,对考生的思维提出相应要求;对象指令,如“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
  2. 缘事说理,矛盾思辨。作文材料往往隐含了一些道理,写作文是为说明材料蕴含的道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问题的设置上具有矛盾性。它能有效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它能最直接地体现“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比如上文提及的“女儿举报父亲”,体现的是对“情与法”的思考;又如2017年全国Ⅰ卷“中国关键词”,给出了一组组矛盾:传统与现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文化继承与创新……这一组组矛盾,有效地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对问题的思辨能力,考虑问题的全面性等等。由于其具有真实反映学生思维能力的优势,是近年高考作文的热点。
  3. 为时而著,时代感强。高考不同于其他水平性、合格性考试,它是选拔性考试。为国选材是高考的历史使命,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从近几年的全国卷作文来看,贴近生活,关注时代,传递正能量,是其共同特点。作文材料本身都是紧贴时代脉搏的实事或时事,毕竟,国家需要的人才不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都把考题引向当下,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帮助考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都具有极强的生活感和时代感。
  三、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也是议论文,议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考查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洁顺畅得体。基于此,要写好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就要在思维和语言上下功夫。
  一是要学会就事说理,学会层层追问,将问题指向深入。要将一个问题、一种观点讲深讲透,就必须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层层追问。任务驱动型作文必须以所给的材料为议论、评价对象,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能以原材料为论据,作出合理的论证,以证明自己评价的正确性。在分析时,要学会层层追问,这样才能将问题引向深入,而不是流于表面,泛泛而谈。通过层层追问,就可以把一个问题想得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性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文章就能写得有深度了。
  二是要有读者意识,文明交流。尊重读者,坦诚对话。要变简单粗糙的表态为文明交流,从简单论证到入情入理的说服,从代圣人言到表达自己的思考辨析……说理是为了让别人接收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为了证明别人的错误。要让别人接受你的看法,就要用平和的语气,商榷的口吻,使人信服。读者是阅读的主体,他们阅读作品时,往往会有属于他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可能与作者相同或相近,也可能与作者的判断相反。作者需要有读者意识,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不是强加观点于人,而是应与人和平交流;不以“圣人言”为自己壮胆,简单代替自己的思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实质就是通过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评论,使人们明白道理,即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因此,不能一脸严肃,盛气凌人。
  当然,在进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时,还应注意几个误区:一是套题,套作,宿构。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引导学生具体实在地说理,针对具体情境具体任务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妄图通过套作宿构来代替現场的思考论说;二是写成话题作文。要制止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话题,然后用话题作文的形式来写,不能把任务驱动型作为写成话题作文;三是一味求全,面面俱到。要求文章思路要脉络清晰,不杂乱;内涵一致,不多个;论证推进要有层次,不平面。
  总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也并非山中老虎,它还是有相应的规律可循的。只要在阅读中培养感悟能力,平时多阅读,勤积累,多进行理性思维的训练,就可以写出较有深度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参考文献
  [1] 焦文林.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如何强化分析[J].语文月刊,2018(6).
  [2] 牛红梅.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形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
  [3] 唐海波.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常见的误区[J].语文教学之友,2018(9).
  *该文为福建省永春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研究课题《新高考背景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教学研究》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即标明学生的朗读能力应在语音、技巧、言语表达等方面达到何种层面,同时也包含了新课标对朗读教学的作用及功能的认定——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  笔者始终認为,朗读是最传统、最“原始”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在语文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全面优化学生的体育素养,就要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本文从“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全面培育学生兴趣;创设多媒体情境,实现直观化的教学;实现多运动结合,提升教学的综合性;创设合作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相互提升”四大方面作以阐述。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 初中体育课堂 应用  多元化教学是一种多样化的新型教学形式,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体育课堂之中,可以营造独特的体
期刊
【摘 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初中生品质、品格和修养,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因教学效果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提出现阶段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互动式教学 应用策略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初中教育阶段
期刊
【摘 要】 随着核心素养的不断改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受到更多的重视。教师要深知在核心素养的教学时代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道德法治 课堂教学  引言: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下,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的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注重学生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数学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探索数学教学方法,建立高效的数学教室。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为例,分享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经验:首先,设计课前测试,深入了解学习情况,找出学生的知识储备,然后调整教学策略,优化学习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积极探索知识并灵活运用学习。小组互助,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期刊
【摘 要】 体育学科在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学科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最后接触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技能的课程。重视探究教学策略,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突破当前高职体育学科教学当中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可以确保高职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学校 体育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从小学生的智力培养成为
期刊
【摘 要】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部分,实验的操作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依托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本文立足新课改下实验教学现状,从实验的视角,阐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实验 探究  良好的科学素养,能促进有效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能够在实验探究中,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以是否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评价之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进行应用,可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入手,以理解学习目标为基础,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以数学活动以驱动,在活动与实验中理解、应用、解答数学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
期刊
【摘 要】 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中高度重视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的重要意义,音乐作为提升初中生艺术欣赏力的重要科目,将对陶冶学生情操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各层面应高度重视文化传承,这就需要初中音乐老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实现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深刻内涵进行传承。  【关键词】 民族音乐文化 初中音乐 教学 渗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每个民族都发展
期刊
【摘 要】 素质教育下,要求小学教学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学工作者注重课堂提问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提问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将从课堂提问出发,探讨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小学高段语文 课堂提问 构建方法  六年级是小学学习最后的学习阶段,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作为小学向中学阶段迈步的重要时段,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整合复习整个小学阶段的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