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上108例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进行1次根管治疗,术后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根管充填后根尖部炎症消除(X线片显示)、瘘管愈合。结论:有瘘管型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疗效好,而且患者就诊时间缩短。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瘘管型 一次性根充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2002年至今收治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患者108例,男58例,女50例,年龄26~70岁,病灶牙多有龋坏、牙髓炎病史,根尖部龈黏膜上有瘘管甚至皮瘘,部分患者口服抗生素后症状缓解、瘘管消失,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瘘管再次出现。X线片显示患牙根尖部低密度阴影。
材料:高速窝轮手机、车针、3%双氧水、0.9%氯化钠注射液、5ml注射器、纸尖、根管锉、根充糊剂、牙胶尖、光固化树脂、光固化灯。
方法:①开髓并去净龋坏腐质;②用扩大针通根,确定工作长度,扩大根管口,根管锉逐号进行根管预备,0.9%氯化钠注射液荡洗碎屑,去净根管壁上的腐质,尽量避免扩大针穿出根尖孔;③用0.9%氯化钠注射液5ml由根管插入加压向根尖孔方向冲洗,观察瘘管口有无液体流出,如有则说明瘘管通畅,可以用3%双氧水荡洗根管并行瘘管通过术;如无液体流出则瘘管不通,用3%双氧水根管荡洗即可,而不必行瘘管通过术(不加压);④以纸尖檫干根管,行根管充填术,术后拍根尖片示恰充或微超充;⑤瘘管不通或根管预备时器械超出根尖孔的患者给予口服消炎药。
结 果
108例患者中,其中12例术后失访,73例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后2~3日内未出现任何症状,23例患者充填后出现疼痛,口服消炎药后症状消失,经1~2周追踪观察瘘管消失,51例3个月后查X线片显示根尖区骨小樑改建完成,患者满意。
讨 论
传统观念认为慢性有瘘型根尖炎是由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时,细菌、炎症渗出物与坏死组织,通过根尖孔侵入根尖周围组织;或者在牙周感染时,存在于深牙周袋内的细菌侵入根尖周围组织而产生根尖周组织破坏与修复反复进行的过程,治疗是反复清理根管,如果出现瘘管经久不愈者,则需要不断的髓腔换药消毒,等到根尖部瘘管愈合后再行根管充填治疗,部分疗效不佳的患牙则拔除,这样使患者浪费大量的时间,失去治疗价值,而且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
我科选择性地对慢性有瘘管型根尖炎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在根管预备过程中未推出根尖孔且术后龈瘘管通畅者,术后X线片显示恰充的患者,多数无疼痛且1~2周内瘘管愈合;而在操作过程中疼痛反应明显且术后龈瘘不通患者,则出现根尖部肿胀疼痛,这些患者给予口服消炎药或静脉滴注消炎药数日后,肿痛消失。
一次性根充治疗机理是一些学者对牙髓病的研究结论,即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由根管系统的感染引起,而根尖区的炎症只是根尖周组织对根管系统内感染物质的免疫反应。在X線牙片上表现为根尖周或根尖周稀疏区的病灶中,大多数是无菌。这些稀疏区是由根管系统内细菌产生的毒素造成的。所以有瘘型根尖周炎治疗的关键是在于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细菌,在清理根管时一定要避免将根管内细菌推出根尖孔。也有一些研究者证明许多有牙髓感染的牙齿根尖周损害区细胞培养为阴性,稀少的细菌可以在根尖肉芽肿细胞内找到。研究者指出,根尖肉芽肿通常是无菌的损害。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疗节省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瘘管型 一次性根充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2002年至今收治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患者108例,男58例,女50例,年龄26~70岁,病灶牙多有龋坏、牙髓炎病史,根尖部龈黏膜上有瘘管甚至皮瘘,部分患者口服抗生素后症状缓解、瘘管消失,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瘘管再次出现。X线片显示患牙根尖部低密度阴影。
材料:高速窝轮手机、车针、3%双氧水、0.9%氯化钠注射液、5ml注射器、纸尖、根管锉、根充糊剂、牙胶尖、光固化树脂、光固化灯。
方法:①开髓并去净龋坏腐质;②用扩大针通根,确定工作长度,扩大根管口,根管锉逐号进行根管预备,0.9%氯化钠注射液荡洗碎屑,去净根管壁上的腐质,尽量避免扩大针穿出根尖孔;③用0.9%氯化钠注射液5ml由根管插入加压向根尖孔方向冲洗,观察瘘管口有无液体流出,如有则说明瘘管通畅,可以用3%双氧水荡洗根管并行瘘管通过术;如无液体流出则瘘管不通,用3%双氧水根管荡洗即可,而不必行瘘管通过术(不加压);④以纸尖檫干根管,行根管充填术,术后拍根尖片示恰充或微超充;⑤瘘管不通或根管预备时器械超出根尖孔的患者给予口服消炎药。
结 果
108例患者中,其中12例术后失访,73例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后2~3日内未出现任何症状,23例患者充填后出现疼痛,口服消炎药后症状消失,经1~2周追踪观察瘘管消失,51例3个月后查X线片显示根尖区骨小樑改建完成,患者满意。
讨 论
传统观念认为慢性有瘘型根尖炎是由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时,细菌、炎症渗出物与坏死组织,通过根尖孔侵入根尖周围组织;或者在牙周感染时,存在于深牙周袋内的细菌侵入根尖周围组织而产生根尖周组织破坏与修复反复进行的过程,治疗是反复清理根管,如果出现瘘管经久不愈者,则需要不断的髓腔换药消毒,等到根尖部瘘管愈合后再行根管充填治疗,部分疗效不佳的患牙则拔除,这样使患者浪费大量的时间,失去治疗价值,而且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
我科选择性地对慢性有瘘管型根尖炎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在根管预备过程中未推出根尖孔且术后龈瘘管通畅者,术后X线片显示恰充的患者,多数无疼痛且1~2周内瘘管愈合;而在操作过程中疼痛反应明显且术后龈瘘不通患者,则出现根尖部肿胀疼痛,这些患者给予口服消炎药或静脉滴注消炎药数日后,肿痛消失。
一次性根充治疗机理是一些学者对牙髓病的研究结论,即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由根管系统的感染引起,而根尖区的炎症只是根尖周组织对根管系统内感染物质的免疫反应。在X線牙片上表现为根尖周或根尖周稀疏区的病灶中,大多数是无菌。这些稀疏区是由根管系统内细菌产生的毒素造成的。所以有瘘型根尖周炎治疗的关键是在于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细菌,在清理根管时一定要避免将根管内细菌推出根尖孔。也有一些研究者证明许多有牙髓感染的牙齿根尖周损害区细胞培养为阴性,稀少的细菌可以在根尖肉芽肿细胞内找到。研究者指出,根尖肉芽肿通常是无菌的损害。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疗节省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