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飞扬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教学方法科学,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可以实现。
  【关键词】个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对于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素质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及相关语文知识。因此,我们要将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很好地渗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飞扬。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个性飞扬进行有效的分析。
  一、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表达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语文作文以及相关学习内容的要求极为严格和繁杂,学生写的文章必须在规定的文体、时间以及立意中,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内心想法与真实情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个性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写作空间以及学习空间更为广阔和自由,让学生可以自愿地写,快乐地写。
  (二)提高作文分数与学习成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被动的写作,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在逐渐地消退。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但会降低,还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去写作、去学习,无法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不会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长期下去,学生会将写作看成是一种任务,会觉得语文课极为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增强学生对事物、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才会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在授课之前已经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备课,上课时按照顺序依次讲解给学生,学生是一味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自主能动性,不会主动去思考问题,没有自己的认识,学习效率极低。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智能。
  二、如何让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飞扬
  (一)树立教学理念,创建教学情境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坚持“多读少讲”的原则,让学生多读文章,或表演读、分角色读、品读、朗读、默读,或齐读等。形式与读法的不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感悟文章。教师尽量少讲一些,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对于不懂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更好地讨论、交流,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上课时要情趣盎然,不能完全照着教科书读,允许学生在讲课过程中插嘴,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取答案。例如在学习《负荆请罪》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韩勃、蔺相如、廉将军等不同的角色,分别是老大爷、河伯、西门豹、巫婆以及官绅等,将课文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在同学的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与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要建立民主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伙伴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要注意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教师要予以一定的评价,积极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
  (二)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学生自信
  教师要注意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独特的地方。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门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画出挖掘隧道的示意图,学生们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画隧道,画出各种各样的隧道,最后还非常自信地说自己是未来的设计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信。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亲切、民主、平等的关系,让学生自由地问、疑、思、学,这有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
  (三)灵活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个性
  灵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全面地审视教材、把握教材,对教材进行精心的重组,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例如在学习《三亚落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描述不同地方落日的情景,包括学生对于落日的感悟。此外教师还可以对《三亚落日》这篇课文衍生出来的词语进行提问。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思路、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传授学生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学生学习要更有价值,21世纪的今天,需要的是会创造、会学习的人,教师教学的关键是给予学生灵活多变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发展个性为前提。例如,对于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不要去死记硬背,而是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于不理解的词语进行重点标注,可以和学生或者老师一起讨论研究。例如在学习《独坐敬亭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观看相关的动画,在学生的脑海里勾勒出大致的情景,其次将诗词读通顺,了解诗词的大致意思,体会李白写这首诗的心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生要学会多渠道地理解词语,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工具书或者是近义词等理解不懂的词语。掌握了学习方法,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不懂的词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运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讲解。
  三、结语
  要想让语文课堂充满个性、充满活力,就一定要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地方,充分體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主角由学生变为教师,学生掌握学习的权利,让其自由发挥。
  参考文献
  [1]王霞.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5(5).
  [2]张婷.如何构建和谐式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0).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在推崇素质教育的当下,道德问题显得至关重要。而语文属于人文学科,语文教育自然也有别于其他学科,除了教会学生知识,更加注重思想情感的培养。本文即重点分析实施情感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语文中的情感教学更是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文本,深刻体会文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如今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也能在教学中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资源,这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多媒体资源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运用得恰到好处。为此,在使用多媒体资源时应该注意一些细节,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小学语文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关键词】多媒体资源;语文课堂;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 【
【摘要】语文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方式。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使语文教育不单单是一种知识体系,其中还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在高中教育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的使命。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弘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是传承教育的重要手段,文化借助教育的途径使自身得到传承与弘扬,而教育又在传承发扬文化的过程中完善了自身。因此,
【摘要】构建新童谣文化的过程,也是新童谣文化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实施的过程。在新童谣文化实践活动中,我校从新童谣校本课程开设,新童谣课题研究,新童谣校园文化打造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童谣文化实践;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童年是人生最值得怀念的时光,童谣是童年方舟的一叶风帆,伴随愉悦,承载厚重,驶出童年。新时代,社
影响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温度和水分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当各季节的温度和雨量改变时,必然影响土壤钾素释放过程,从而使土壤钾素供应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土壤含
【摘要】近年来课程改革后,很多教育实施策略都有所调整, 初中语文教学也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调整,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能有效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能够益于学生树立三观,寓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符合课改的要求,因此,情感教育必将成为初中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然而实施情感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定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绿色食品农作物富硒技术应用》一文,阐述了开发绿色富硒食品,将是倍受人们青睐的食品,它有着明显的预防以及医治疾病的功效,对人类健康有益,因此硒作物有着广阔的前景。 T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写作相结合,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中来,通过信息技术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积累了多种多样的写作素材,使小学生语文写作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写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尽管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许多学校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为推进我国跨世纪发展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许多新闻宣传单位积极配合,开辟了宣传报道专栏、专版、专题;新闻工作者也深入到西部地区的城市乡镇,采写新闻,传递信
背景与目的:  目前,内镜技术在临床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其临床应用优势越来越突出。电子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在国内外各综合医院普遍开展,成为目前外科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