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

来源 :江苏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呼唤高等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理应成为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高质量高等教育不仅要求人才培养以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为中心,而且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机制是公平的、规范的、协调的和个性化的,这些构成高质量高等教育的一般内涵.理解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与一般内涵,需要超越对高质量高等教育认识的四个误区,重温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模型,从而把人生目标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方法训练和人文精神陶冶有机地融合起来,共同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合力.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质量民间立场广泛存在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之中,潜在地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实现民间质量立场的根本性转变.要发挥政策立场和学者立场的作用,引导和推动民间质量立场转变;要在适应和顺应中渐进改变民间质量立场;要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促进民间质量立场逐步转变.
进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尤其需要对大学根本性问题进行不懈的反思与追问.《大学理想主义及其实践研究》为我们理解和遵从大学按规律办学、守正大学初心、回归大学理性以及实践大学理想主义提供了答案.运用大学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之精神元素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德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并在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理想情怀等方面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实践着力点和路径.
绩效管理是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实施过程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的管理过程.《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为“双高”建设学校开展绩效管理提供了指南.文章在论述“双高”建设战略导向、组织使命和目标管理的基础上指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等方面提升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以“双高”建设绩效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双高”建设绩效评价应把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奖优励先与劣效问责相结合的评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