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与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房山区平原地区为例

来源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ua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平原地区作为研究样区,在采用“渐变尺度空间结构度量方法”对该地区建设用地格局进行定量化研究的结果之上,运用景观生态学中“廊道效应”的观点,对该种建设用地格局所引发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据此,提出了有关北京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优化的一些观点。
其他文献
带磺酸基的染料及其中间体废水是一大处理难题,通常大多数絮凝剂不适用。通过研究发现,聚合硫酸亚铁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处理该类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本文介绍了利用美达棉纤维持载生物摸法处理石化废水中油的试验结果。当废水在柱内停留时间为6.3h,废水中油的处理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在同一含停留时间下入流水的CODcr从420mg/L变到1832mg/L时,出流水的
本文对密切值法在污水土地处理工程选址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实例分分析看出该方法科学可行且简易。
本文提出了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评价所应包含的内容,介绍了清洁生产纳入环评中的方法,确定了在技术经济合理,污染物排放满足环境质量与排放标准前提
本文在“控源导流”思想的指导下,根据连云港市水环境污染现状,提出了连云港市水环境整治规划方案,它包括蔷薇河水源保护工程、新沂河污水资源化生态工程、市区(新海地区)污水治理
采用系统工程的PS多目标决策方法,综合考虑了城市内社会、经济、环境等对人口容量的不同作用和限制,定量计算了兰州西固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将GIS技术引进技术林业研究,建立广州市城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更新多种区域空间信息的能力,其分六个子系统,公园管理子系统,绿地管理子系统、市郊森林管理子
本文介绍生物脱臭的应用及其原理;并以自采的泥炭为载体,以硫化氢氧为试验气体,进行原始泥炭以及经过各种处理后泥炭臭性能的对比试验,由试验证明泥 一种比较理想的脱臭生物载体
本文统计分析了1984-1993年长春市南湖大气降尘数据,探讨了冬季与夏季的代表月份以及10年间的代表年份大气降尘长期演变规律。10年间冬季降法量呈波浪式递减趋势;从统计来看,冬季1月份降尘最是
本文以地处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兰州市西固工业区为例,考察了该区绿化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必须符合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城市发展状况、环境污染特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