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绅士

来源 :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o395495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上海人心目中,培罗蒙就是摩登的象征,与精致、优雅同义。
  
  老上海人的派头
  
  60多年前的一幕景象至今仍深深停留在89岁老人李佩鹤的脑海中:南京西路284号,两开间的培罗蒙小楼,一楼是落地玻璃大橱窗。周六晚上,当旁边的大光明电影院电影散场,客人一涌而出时,许达昌身穿一件白色大衣,在敞亮的灯光下,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始裁剪当时最新式的西装。
  于是,很多人记住了当时那别出心裁的品牌广告,记住了那份气势和派头;于是,像汪精卫、张治中、宋子文、何应钦这样的名流,成了培罗蒙的主顾。
  
  几十年过去,在许达昌的大弟子戴祖贻身上,还能看得到这样的派头。老先生80多岁了,腰板挺直、面容清瞿,身上的灰色西装是日本培罗蒙店的老师傅手工缝制的,外形上依然可以用“平、直、戤、登、挺”五字箴言形容。戴先生解放后东渡日本,开了家裁缝店,还是叫培罗蒙,常客中有首相、外相、内务大臣等重量级人物。
  
  80年的“技”与“艺”
  
  上世纪30年代,上海首次融入国际时尚。在这股风潮中,培罗蒙靠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只熨斗这“三件宝”,打败了众多中外同行,成为西服定制的“头牌名旦”,100多道工序充分体现了培罗蒙“技”和“艺”的神奇制造。
  “培”,是培育高超的服装缝制的技艺;“罗”,即罗纱,意喻布料;“蒙”,含多蒙光顾之义,这是创始人许达昌对品牌名字的阐释,也是培罗蒙人代代相传并遵循的理念。
  过去的培罗蒙,是上海滩少数几家采用“七工师傅”制衣的。一般的西服店,只是“五工师傅”而已。培罗蒙从下料到做成一件西服,长达60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没有修改要求,客人也要来试三次衣,一次一个袖子,一次双袖俱在,第三次才是完整的成衣。
  培罗蒙的西服定制,有刀功、手功、烫功这一整套的操作过程,95%的工序由手工完成。裁剪大师会对客人做细致入微的测量和记录,包括上臂、下臂、大腿、小腿等50多处,然后根据客人的身形进行裁剪,缝制时边缝边烫,讲究的是“推、归、拔、整”的熨烫工艺。
  戴先生说,做裁缝最重要是手艺要挺刮(上海话,有型),与顾客交往,讲究的则是情分。手工定制西装不像机器做成衣,顾客和裁缝是直接交流的,一来二去,大家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久而久之,做的衣服里头,就有了情意。好的裁缝了解你的性情和气质,自然会帮你弥补身材的缺点,会让你与衣服融为一体,这是手工西装的优点。
  
  老字号的未来
  
  对当代某些“老字号”而言,“老”是激烈商战中的一种负担。培罗蒙却未必如此。今年2月,南京东路的形象店开张,随后,天津路上的技术中心投入运作,两者完全复制了“前店后工场”的传统模式,重点也重新回到了男装的高端定制上。
  今天,定制西服占到了培罗蒙西服销售的5%至10%,一件全毛中山装连工带料对外标价8000元,但一般顾客不得其门而入。上海西郊的培罗蒙定制服务工厂,接的大部分是“政治任务”,顾客有尼泊尔前国王、埃塞俄比亚前皇帝、法国总统特使、韩国国会议长等。培罗蒙还为上海APEC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定制官员服,并成为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指定服装商。
  如今,除了尺、剪刀和熨斗这传统“三宝”,培罗蒙更引进了电脑快速制衣系统,上百种面料和款式、几十个以往洽谈成功的案例,统统被存储在技师们的电脑中。客人的人体尺寸被输入电脑后,可以直接在人体数字模型上试衣,更换面料和款式。即便这样,一般也需要两天左右才能定制交货一套高级成衣。唯有一次韩国国会议长访沪期间,培罗蒙用22小时定制交货,这是最快的纪录。
  “走高级定制服装之路,并不等于回到过去的裁缝铺。手艺是重要的,但设计、营销、服务同样重要。”金建华说,培罗蒙80年历史留下的不仅是缝制工艺这一“非物质遗产”,还造就了培罗蒙半个多世纪的骄傲。
其他文献
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人们囤金热高涨,但在收藏投资界,黄花梨、紫檀等稀有老木料却成为藏家眼里更抗通胀的硬通货!    以黄花梨木、紫檀为代表的红木家具因其具有成倍的升值潜力,已经成为许多人投资的重要选择。  伴随全球经济滑落和通胀时代到来,堪比黄金的红木家正成为许多投资人的重要选择。在中国,红木家具收藏市场每年都有近300多亿元的份额,成为继字画、珠宝后,收藏界的第三大热点。  同紫檀、红酸枝等木料家
注意!大街小巷有“熊”出没!  在都市的人山人海中,可爱的泰迪熊们像游客一样逛街、坐地铁、在广场上玩快闪、大跳《江南Style》……吸引了众多眼球和闪光灯。这些欢快的泰迪熊是从博物馆里“跑”出来的。  位于成都温江区金马湖畔的泰迪熊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以泰迪熊为主题的博物馆。步入馆内,浓浓的欢乐气氛扑面而来。这里收藏着1000多只精美的泰迪熊玩偶,“熊熊”们像人一样活动着,它们爬长城
富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小洲村,是著名的画家村。小桥流水人家,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古榕树、杨桃树和木瓜树枝繁叶茂。树下随处可见前来采风写生的人,也不知是美景醉了作画的人,还是画作里的美景醉了观画人的心。  到小洲村,采摘万亩果园,探访百年高龄的蚝壳屋,还可以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店。那些向往美好生活的流浪文人和隐者聚集于此,在这座环水而建的古村寨里,播种下怡情自乐的手艺情怀和一家家颇有手艺情怀的店。
2014年9月,皮友圈内暗流涌动,人潮纷纷涌向同一个目的地——上海。作为全球皮革业的盛会,APLF亚太皮革展在9月3日至5日落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咔!就此打住,请调整你的视角,将目光聚焦到距离展馆5公里的浦东龙东大道2001弄37号,因为在这栋别墅里,即将迎来一场老约翰大型皮友Party!  众星捧场来聚会  “由广州开往上海的T100次列车即将进站。”随着火车停稳,一位手拿老皮箱的中年男
在北京的设计圈提起魏明辉,都知道这是一个模样与籍贯严重不符的创意男青年。出生在哈尔滨的魏明辉戴衣服黑框眼镜,斯文有型,更像一个南方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通过一系列设计产品给了自己新的符号。  环保袋、本子、领带、西装、小小的杯垫……它们都贴着“内存”这个标签儿,都是废物再利用的产物,都出自魏明辉之手。因为人们对“内存再设计”的爱,魏明辉以“内存哥”的外号慢慢走红。    感谢奥运限塑令   
红砖墙围起来的两层楼高的红砖房,门开在中间,门柱上写着“喜舍”设计字样。推开冰冷的围栏铁门,大门却并未在栏杆后面。左转,穿过一段狭长的苏州园林风格小庭院,才是大门所在。走进去,仿佛走进某个苏州老宅,圈椅条几,极是简约、大方。  不过几步,眼前便豁然开朗起来,有些不敢相信,这高高的大厅从何冒出?环顾四周,果然欢喜,眼中所见,处处清雅,在在明朗。喜舍之名,再合适不过。  看山是山,所见  不同于北方的
“小房子,大院子”是陶艺家杜马老师的家园梦想。实际上,他们的院子的确很大,竟然有1000亩的青山绿水!在这里,他们养鱼、种菜、做陶、思考,过着最原始也最奢侈的田园生活。  去禅园的时候,我们走错了路,正烦躁着,车子突然拐上了一个院子:长满野花的小路两旁,数口鱼塘两边排开,绕过鱼塘,穿过潺潺小溪,两栋爬满藤类植物的红砖楼赫然眼前,碧蓝的天空下,院子里六只家猫慵懒摊开身体晒太阳,一刹那,我才相信这个世
理念:过去,我写童话也写报道,现在,我用剪纸助力动物保护。我是“剪纸界的行动派”。  1.做剪纸时不用担心图案简单不好看,平时留意搜集好看的各种印花纸来“陪衬”就好啦。比时间更重要的是,头脑里要有画面,要有想象力。  2.最有成就感的是我的剪纸作品被做成实物产品,比如手表和木头书签,用来义卖,可以实实在在地帮助到贫困儿童和流浪小动物!  3.无论什么爱好,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学会享受它的乐趣
倘若独立书店还有必要生存下去,如何转型,才是问题的核心。  蓝色的小方桌,温柔的灯光,夜读的人们——在北京,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夜店”了。就在独立书店一片悲歌之中,已算“老字号”的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尝试新举:24小时不打烊——每晚9点至次日上午9点为夜读时间。  据三联书店介绍,“24小时不打烊”试营业从4月8日开始,经两周试水,市场回报率颇高。首晚,通宵营业销售额为15000元,第二晚25000元,
周锦云把传统民间工艺瓯塑推广到现代装饰中,令瓯塑艺术绽放在大众的视野里,焕发勃勃生机。    无锡灵山梵宫,被誉为东方的“凡尔赛宫”,在这座耗资18亿打造的璀璨宫殿里,融汇了中国最顶级的艺术装饰。美轮美奂的顶尖艺术让每一位观者惊叹!  尤其是千人厅里的那幅《映日荷花》壁画,远看是画,近看是塑,立体的花与叶,肌理色调天然逼真,令人恍若身临莲花深处,静静欣赏,忽觉“心是莲花开”。带着这份久久不止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