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的Dolce Vita:永恒的甜美与率真

来源 :淑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7日,距离《罗马假日》第一次公映时间已经整整57年。然而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提起罗马,提起影片中的Dolce Vita(甜美生活),依然心生向往兴趣盎然。因为在那里曾经出现过一个“活生生的梦”——奥黛丽·赫本。
  
  美国《时代》周刊很早就发表过言论——“奥黛丽卓然不群,别指望拿那些现成的陈词滥调来套在她身上!”黑色贴身礼服,银质长烟杆,没人能够忘记赫本的优雅与完美,一如1997年推出的浪琴表黛绰维纳系列,绰约袅娜,极致优雅。如果说这个世界还有谁能够诠释出独一无二的优雅,并且将这种优雅发挥到令人折服的地步,除了赫本,没有第二人选。自1997年创制,黛绰维纳系列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今日依然为许多品位精致的女性平添腕上优雅美色。悦目的长方形表壳是它的特色,这个系列各种款式的灵感皆源于意大利生活方式的欢乐愉悦——那就是Ia dolce vita甜美生活!正如赫本与《罗马假日》,率真甜美永恒。
  
  上帝也愿意亲吻她的脸颊
  
  美国著名的犹太裔导演比利怀尔德曾说:“奥黛丽·赫本呈现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特质。例如高贵,优雅与恭谦有礼……上帝都愿意亲吻她的脸颊,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1929年春,一个女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呱呱坠地。她的父亲约瑟安东尼赫本是个英国人,时任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的总经理。她的母亲埃拉·冯希姆斯特拉是荷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也是与荷兰王室有着直系血缘关系的贵族后裔,所以她的名字后面还要加上男爵的称号。可是显赫的家世、优渥的环境、良好的教育却并不代表幸福,赫本夫妇的感情并不好——在奥黛丽6岁的时候,她的父母便离婚了。父亲虽然获得了探视权,却一次也没有探望过他可爱的小女儿,这不幸让小小的奥黛丽变得郁郁寡欢,越来越孤僻、拘谨,与人疏远起来。为了改变奥黛丽过度内向的个性,母亲在她5岁时,安排她到英国一所寄宿学校念书,也正是从这时候起,奥黛丽开始接触芭蕾——这个曾经是她一生梦想的美好事物。
  缎带的舞鞋,飞扬的白纱裙,足尖旋转着,像羽毛一般在乐声中轻盈起舞……沉浸在芭蕾的世界里,年幼的奥黛丽充实而快乐,也只有在这时候,她或许才能暂时忘却远离家乡和父母的哀伤吧。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向英国宣战。母亲认为待在中立国荷兰会比英国安全,于是她把奥黛丽接回了荷兰。然而战火很快席卷了全欧洲,荷兰的中立并没能使其独善其身。1940年的5月,德军占领了赫本的家乡。家产被洗劫一空,5个舅舅因支持荷兰抵抗军而遭到纳粹的处决。呼啸的子弹、纷飞的战火流过奥黛丽清澈的眸子,饥饿、惊恐、鲜血与死亡成了她少年生活的代名词……然而,再怎么痛苦,奥黛丽依旧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起来。营养不良、哮喘、黄疸病让一米七零个头的奥黛丽只有40公斤的体重,纤细的腰部盈盈不足一握。可这一切却无法掩盖她的美丽——小鹿斑比似的大眼睛、雪白精致的面孔、秀气的鼻子、尖尖的下巴、高挑的身材,这样我见犹怜的孩子,怀揣反抗军密函经过德军岗哨时,从来没被刻意刁难过,即便被盘问,聪明的奥黛丽用她那浮着一层水汽的美丽大眼睛望着哨兵,轻声细语沉着应答,很快便被准许通过了。虽然,当时的赫本并没有发觉,可她的表演天赋已经悄然溢出。她,是天生的演员。
  奥黛丽在战争期间也从未停止过练习芭蕾,因此她的舞技日益精进。1945年,战争终于结束。母亲又将她送至荷兰知名的舞蹈家桑妮雅·盖斯凯尔(Sonia Gaskell)那里习舞,赫本很快成为老师的得意门生。一边学习跳舞,奥黛丽还得一边做各种兼职帮补家计:她做过教会守夜人、兼职模特儿,牙医助理、电影中的群众演员……这些一般人眼中的苦难生活,对于奥黛丽而言,更像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反而将她雕琢得犹如璞玉一般柔和内敛,却又玲珑剔透。
  
  “甜美生活”始于罗马
  
  参演《罗马假日》对奥黛丽来说其实是一个意外,可就是这个小小的,美好的意外,让全世界的人幸运地从此拥有了她。
  奥黛丽本无心去参加女主角的角逐,一来她已决定演另一部电影《吉吉》的女主角,二来《吉吉》一拍完她就准备息影结婚,和爱人过上甜蜜的小日子。所以她对《罗马假日》毫无兴趣,可是母亲一再劝说,没办法,她才不得不去敷衍一下。
  测试选用的一组戏是:公主穿着睡衣,在一张大床上做仰卧起坐。赫本柔软得像只小猫,慵懒又优美地将双臂伸向装饰美丽的天花板,她那极其自然、孩子气的表情和舞蹈般含着韵律的动作,让在场的所有人的心都温柔地颤动了,目光如同被吸住了一般,再也离不开。就这样,奥黛丽当选为安妮公主的扮演者,和派拉蒙公司签订了合同。
  奥黛丽·赫本的演出,使得《罗马假日》成为了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23岁的赫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童话,把这个电影变成了一个梦。而电影中无处不在的意大利风情也让全世界认识了“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甚至引发了持久不退烧的“罗马热”。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之处,令人难忘。这很难说,罗马!不管怎么说,就是罗马。我将会永生永世珍惜我访问此地留下的回忆。”这句《罗马假日》中的经典台词,已经足以概括所有关于罗马的一切美好想象。公主和记者的一日悠游,也将“永恒之城”的浪漫逍遥展露无遗。
  安妮公主将这座城市珍藏,奥黛丽‘赫本也因为这个甜美俏皮的角色而让世人难忘。罗马,总与经典、永恒、长青关联在一起,形容这座永恒之城的最好词语是La Dolce Vita(意大利语“甜美生活”的意思),这种生活是在自由的风中骑摩托车,把手伸到真理之口里;是夜色中惊喜发现迷人的“少女泉”,在水帘间率性释放真我。白天清新如《罗马假日》,优雅自由;夜晚艳丽如《La Dolce Vita》(《甜美生活》),意大利鬼才导演费里尼在1960年拍摄的经典影片,浪漫逍遥。
  浪琴表以此为灵感,把一种优美雅致的生活方式呈现在一个钟表时计中。以长方形表壳为特点的黛绰维纳系列腕表散发着Dolce Vita的浪漫气息和动人美态。现在,浪琴决定创制一个现代优雅的新版本,以不同颜色的金来提亮精钢的明媚灿烂。华丽盛宴正在上演,闲情享乐,优雅逍遥,生活可以是一种艺术。一股甜美生活的浪潮正在被一种以DOLCE VITA命名的愉悦文化唤醒,浪琴DOLCE VITA是永恒的罗马美景,是令人倾心的风格时尚,是愉悦的生活感觉,是把美好的东西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是率真浪漫的真我个性,是享受生活的优雅态度,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从《罗马假日》开始到《直到永远》结束,奥黛丽的杰作一部接一部汹涌喷薄而出。仅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就有《罗马假日》、《龙凤配》、《修女传》、《蒂凡尼早餐》、《盲女惊魂记》5部;获得英国学院奖的还有 《战争与和平》、《谜中谜》等等,各式各样的荣誉纷至沓来。她饰演的每一个形象都生动独到,又不失“赫本式”的美丽,每一部影片都被世人竞相传颂,挚爱刻骨。
  她说过:“我的工作原则就是:不抱怨,即使筋疲力尽也不放弃,不在有演出的时候外出。桑妮雅教导我,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一切的努力都源自你内心的力量。”
  沉静的心态、不懈的努力、惊人的天赋和与生俱来的美丽,正是这些让赫本从《罗马假日》便登上了事业辉煌的顶峰,直到她辞世再也没有下来过。
  
  公主的爱情却不是童话
  
  “爱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爱情的枯萎和变质经历过一切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它可以残酷地扭曲你的生活,粉碎你的人生。如果我的生活中只有宁静的夜晚,没有被爱情折磨到万劫不复的地步,爱情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比起事业的成功,奥黛丽的爱情与婚姻却一直坎坷多舛。
  刚刚21岁的奥黛丽恋爱了,那个幸运的男子叫詹姆斯·汉森,29岁,英国人,出身于富裕的卡车制造业家庭,是家族事业的继承人。他为人诚实可靠,性格坚强。然而,这个时候赫本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同汉森结婚,就意味着必须放弃电影事业。但是,年轻的情人们总是天真和浪漫的——她和詹姆斯汉森宣布:《吉吉》一拍完,他们就结婚。
  然而随着《罗马假日》的完成并获得巨大成功,奥黛丽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裂痕和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在《吉吉》的芝加哥首映式上,赫本宣布说,她与詹姆斯汉森的一切都过去了……初恋青涩纯美,如同五彩的肥皂泡,被现实的手指轻轻一触,便无声地破碎了……
  在《罗马假日》的伦敦首映式上,赫本与美国影人梅尔·费勒(Mel Ferre)结识。
  费勒比赫本大14岁,他的成熟气质俘获了赫本的芳心,二人很快合作出演《美人鱼》并举行了婚礼。公主有了称心如意的归宿,两人还诞下一子西恩。“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当我怀抱着孩子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个妻子所能拥有的全部。但是对一个男人来说,这远远不够。他不能忍受总是被人称做‘奥黛丽·赫本的丈夫’。”赫本的事业一帆风顺,如日中天,而费勒却始终在二流作品中挣扎。生活在赫本光芒下的费勒压力越来越大,婚姻裂痕渐渐显现。作为一个国际知名人士和影坛巨星的丈夫,费勒不愿做她事业的陪衬和保护人,更不安于个人事业的暗淡。
  赫本力图忍让和克制,尽管“她为挽救他们的婚姻关系已做了所能做的一切”,尽管曾许下宏愿,要“为影视界众眷属树立榜样,与费勒白头偕老”,但是,在结婚10年后,他们拍《窈窕淑女》期间关系越发恶劣,赫本逐渐意识到一个早已存在的事实:费勒对她的控制多于爱,对她不忠的行为时有发生。她的白头偕老梦完全只是一相情愿。
  1968年秋天,赫本又经历了一次流产,至此,她与费勒的婚姻关系完全结束了。赫本对此十分痛苦、失望,她对格里高利派克说:“我一直尝试,极力想保住我们的婚姻,但太难、太难了。干我们这一行,常常要表演热烈、爱抚,有时就不免假戏真做。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
  也是在这一年,奥黛丽和安德鲁·托蒂与各自的朋友乘船在希腊岛游玩。
  比奥黛丽年轻9岁的安德鲁是一名意大利的精神病医生,也许是两颗干涸的心太渴望爱情的温暖,“你知道被掉落的砖块打到头的滋味吗?”奥黛丽谈到他们浓烈的爱情时说:“这是我对安德鲁的感觉。它真是突如其来啊。”当游船航行到以弗所和雅典之间的某个位置时,他们坠入了爱河。
  结婚后不久,奥黛丽怀孕了。欣喜若狂的奥黛丽收到医生让她卧床的建议,于是选择了在瑞士居住。在她离开的日子里,报纸上充斥着安德鲁在外拈花惹草、移情别恋的照片。为了维持他们的婚姻,奥黛丽回到了罗马的家中,安心做起了家庭主妇。“婚姻就是两个相爱的人决定共同生活。不管他们是否签订合约,他们之间都有出于信任和尊重而建立的神圣婚约。如果不能在情感上或肉体上满足我的丈夫,或者他认为自己需要其他女人,我就不会抓住不放。我不是那种纠缠不清、让对方难堪的女人。”曾经深爱过?或许。曾经努力过?是的。做出巨大的牺牲?心甘情愿。可是,放弃自尊委曲求全?绝不!天使是美丽、善良、宽宏和隐忍的,可也是高傲尊严的。51岁的奥黛丽再次选择了独身,并永远留在了瑞士。
  1980年,奥黛丽还没有从第二次婚姻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就在康妮·华尔德家的聚会中遇到了罗伯特。当时,罗伯特的妻子刚刚因癌症去世。“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找到像他这样的人,但是相见恨晚总比永不相见好。”爱过,痛过,被伤害过,可是她并没有丧失爱的能力,也从不曾害怕再次付出,她渴望着对别人的信任……两颗心逐渐靠近。虽然他们没有结婚,但奥黛丽称罗伯特为“丈夫”,他们,是灵魂的伴侣。在罗伯特沃德斯的照顾下,和平之邸的安适岁月是奥黛丽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她眼里一个完美的晚上就应该是:“早早地吃完晚饭,跟我的小狗一起去花园散步,看一会儿电视然后早早地上床。我的家非常的惬意,我真的爱它。”此后两人相濡以沫十多年,直到赫本1993年病逝。因为罗伯特,赫本度过了平静和美的晚年。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可是赫本却是例外。时光如流水,侵蚀了她绝美的容颜,命运的坎坷破坏了她的健康,可是晚年赫本的双眸依然黑如点漆,灵动温柔,她的眼睛没有老,她的心没有老,她的灵魂也永远不会老。
其他文献
虽然已经过世近20年,但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罗阿尔德·达尔(Roald Dahl)却凭借他笔下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红到了现在。而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从8月7日开始连载的一本关于他的传记,却向世人揭露了这位多产的作家年轻时一段非凡的间谍生涯,其精彩程度绝不逊于“007”。    在唐纳德·斯特罗克书写的传记《讲故事的人;罗阿尔德·达尔的生活》中,这位潇洒英俊的儿童文学作家年轻时期的经历堪比詹姆斯·邦德
期刊
9月1日,第六十七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水城威尼斯丽都岛拉开帷幕。由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领衔的本届评委会将见证今年惨烈的金狮角逐。虽然没有老一辈大师的参与,但中生代鬼才导演却齐齐来报道:达伦·阿可伦诺夫斯基的《黑天鹅》、索菲亚科波拉的《在某处》、法国鬼才弗朗索瓦’奥宗的《傀儡》、汤姆·提克威的《三》……光听名字都仿佛观看了一场烟火盛宴,让人忍不住要提前窥探。    无论之前曾如何被期待或被挖苦,威
期刊
做女人,自己的脸面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现代女性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怎样才能在忙碌中,抽出时间让自己轻松保持粉嫩娇艳的容颜呢?现在,就教你几个“偷懒“妙招,让你变成速效护肤美人。    多功效型护肤品    忙碌不是错,但我们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偷懒”一番。所以在时间分秒必争的时刻,我们不妨选购有多种功能的护肤品。一支美白乳液,因为有了较高的防晒指数,可以兼具防晒霜的功能;一瓶精华,不
期刊
进入9月,外套便成为衣橱主打。短外套的细节设计、层叠的搭配都成为秋季首选;帅性长款外套内搭裙装或者裤装都能显示出干练的一面。
期刊
C200协会创立于1986年,会员由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国家的400多位成功女性企业家及企业高管组成,是商界领域一支别具一格的娘子军。多年来,C200以奖学金及论坛的形式与全球顶尖的商学院合作,以实现培养、推进及分享商业女性领导力为目的。在此次来中国之前,C200曾在哈佛、斯坦福、凯洛格、哥伦比亚大学及伦敦商学院等全球知名商学院成功举办论坛,先后共支付了100万美元的奖学金。  在本次论坛上,Acu
期刊
初秋的爽意沁人心脾,明媚暖人的阳光里,夹着丝许微凉的风,正是风衣和皮靴流行的季节。
期刊
突出女性优雅气质是50年代的时装主流,Christian Dior于1947年推出的奢华“New Look”系列,迅速在战后的欧美国家成为了服装经典款式的代名词。红唇、造型感强的发型、A字形蓬裙和军装式的服装都表达了那个年代的独有特征。
期刊
俄罗斯的金融寡头之一,维克托·斐克塞伯格(Viktor Vekselberg)最近颇有些郁闷。5年之前,他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里豪掷百万英镑买回一张俄罗斯著名画家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库斯妥基耶夫的油画《宫女》,然而,当他以爱国者的姿态把天价油画带回祖国后,却被多个权威博物馆认定,这幅画是赝品。气愤的斐克塞伯格在讨说法两年来未果的情况下近日将伦敦佳士得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赔偿他支付出的168.8万英镑
期刊
针织衫由于面料的特性,给人以温暖,易亲近的感觉。本季职场穿着针织衫的法则就是搭配裙装,无论开身或者套头款式都足以证明你的时尚敏感度。
期刊
2010年的电视红人榜上,王珞丹的名字一定很靠前——《杜拉拉升职记》优异的收视率让这个80后女孩又一次成为电视观众关注的焦点。人们期待着接下来她在即将开拍的电视剧《山楂树之恋》中再次有上佳表现,    午后一点,王珞丹准时赶来,随意地穿着T恤、短裤、运动鞋,瘦得像纸片人,却没有病态的苍白,你很快便会从她的谈话间感知到那种不时释放于这微薄身体里的青春能量。她的脸上总是会适时绽放恰到好处的笑容,不是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