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清碰到晚明——辛亥背后的难题与机遇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中国的民族认同诉求问题却是辛亥革命要解决的重要的历史遗留问题。辛亥革命之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令人深思的是,其最大的成功却在于对明清易代的遗留问题做出了完满的解答,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多民族共和的国家体制构建问题,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这是晚清对晚明作出的跨越时空的回应,是辛亥革命民族认同诉求的巧妙转轨。
其他文献
近日我写了一篇《忆吴江老人》,已寄沪报待刊。但纸短情长,意犹未尽,谨再忆有关吴江老人(1917~2012)的一些往事,以纪念这位我很敬重的老前辈。  吴老行事果决,爱憎分明。他是胡耀邦同志的挚友,对耀邦一往情深。耀邦不幸因心脏病谢世,吴老在客居香港期间,写了一本《与胡耀邦相处的日子》,详细回顾了粉碎“四人帮”后,在“理论务虚会”、实践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等重大历史关头,耀邦是如何以他的
据云林彪进东北,有算命先生拆其字,曰:“‘彪’为三虎,三虎在林中,进可攻,退可守,无往而不胜也。”故林彪麾下东北野战军三支主力有“三虎”之美称。“三虎”者,一纵、二纵、六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