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文本,贴近英雄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感人的叙事歌曲,读来朗朗上口,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崇拜英雄,但由于当时的年代已经久远,加上他们对抗日战争时期的背景一片茫然,并不能真正理解英雄的含义。所以如何让学生亲近文本,贴近英雄,就成为本课的一个难点,也成为我教学中的突破口。
  一、兴趣推动求知欲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发求知欲最好的推动力。课前预习时我就特别注重学生对课文背景的感知,不但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而且还组织他们观看电影《少年英雄王二小》,谈谈观后感。让学生对抗战时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走进文本,走近王二小做好铺垫。观看电影时,当看到二小机智而又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并把他们带入埋伏圈时,学生们个个睁大了眼睛,捏紧拳头,脸上露出了对二小的担心以及对二小的敬佩之情。当看到二小被日本人杀害时,许多学生都泪流满面,眼睛里冒出了对日本鬼子愤恨的怒火。课上为了继续激发他们的情感,产生共鸣,我又凭借多媒体课件集中地把日本人扫荡、屠杀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滔天罪行,日军抓住二小叫他带路,二小壮烈牺牲,以及二小死时“脸上含着微笑”这些画面都一一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大家在我创设的画面中一步一步被二小的勇气和智慧,以及他英勇献身的精神所感动。此时,无需范读,全体学生在高昂的朗读声中所包含的对敌人的憎恨、对二小的敬佩无一不从内心显现出来。
  二、课堂提问来引领
  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更应是生命发展的活动,因此,课堂上的教师要精心地设计一个个思维训练点,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品读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到小英雄的伟大,我精心设计了语言训练点。例如在课件播放完日军扫荡后中国大地上尸骨遍地、寸草不生的图片后,我及时提问: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日本人那么凶残,真是没有人性呀!有的学生说,日本鬼子带给我们中国人民巨大的耻辱,他们的滔天罪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随即我又追问:面对如此没有人性的敌人,二小也会有生命危险,难道他就不害怕死吗?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虽然很勇敢,毕竟是小孩子,害怕是有的,但为了救几千个老乡,他没有顾那么多。有的说,想起鬼子们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恨不得把鬼子全部消灭掉,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还有的说,一想到后方机关和老百姓会受到日本鬼子的伤害,王二小就不怕死了。此时的学生已在我的引导下深深地走进文本,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总结出这是一个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王二小。
  三、体验感悟文本
  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王二小的勇敢、机智,我创设了情境指导学生表演。先是出示了敌人在山口迷路遇到王二小而王二小被逼假装顺从带路的图片。我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图,同桌互相讨论在表演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说,日本鬼子一开始在骗二小带路时,脸上要装出假惺惺的笑容,甚至还从口袋里摸出糖块来诱惑二小。有的说,二小假装答应的时候眼睛里一定要透露出机智的眼神,嘴上说带鬼子们去八路军的藏身处,但表情上要表现出勇敢的样子。有的说还可以让叙述旁白的同学在一旁描述一下二小此时的心里活动。有的说,我们还可以演一演牛儿,让牛儿的眼神中也透露出对日本鬼子的轻蔑与痛恨。学生们七嘴八舌,满怀激情地捕捉着人物形象,个个跃跃欲试。一番小组练习后,自我推荐上台表演,无论是动作、语言,还是神态,表演的一举一动充分体现出他们对课文内容深深的理解。
  四、音乐带动释真情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并赞颂英雄精神,课上我还利用音乐来渲染气氛,这无疑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活力。在品读第六自然段时,当我讲到“二小用自己年幼的生命换取了几千个老乡的安全,可他自己却牺牲了,这是多么悲壮啊!就连秋风也在把他的故事到处传扬”时,音乐随即响起,我轻轻地唱起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最后一段,动情的歌声马上带动了学生们一起跟唱,学生们把自己对英雄王二小的敬佩与赞扬都融入到了歌声中,这时的教学渐入佳境。为了让学生理解“倒叙”的写法,我又趁机带着学生回到了第一段,一起哼唱出牛儿和人们对二小的思念。音乐带动了情感,释放了真情,有的学生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最后在总结课文时,我又带着学生随着音乐歌唱了整篇课文内容,学生们很是激动,深情的演唱感动了听课的教师也感动了我自己。以唱促情,二小的英雄精神再次得到升华。
  总之,这堂课上,学生的激情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走向高潮,同时,他们学习的各种潜能也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激发,学生真正亲近了文本,贴近了英雄,教学效果也达到了最佳的状态。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
其他文献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这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明确强调的。课堂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对教师的“告诉”说“NO”,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在自主学习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在自我思考中获得
期刊
由于心理年龄的制约以及“解决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低年级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错误现状,加强对错误的梳理和纠正,避免“就题论题”的片面做法,探寻充分利用错误资源的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预错——实施细腻指导  为了让学生的读题过程能够外显化,方便教师的检查与督促,让学生养成细心读题的良好习惯,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强调让学生在读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与其他学科一样,要课堂效率,也要教学质量。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如何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具体如下:  一、精心备课,不上无准备之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先,不怕无继后。”在做每件事之前,要先提前准备,这样才无后顾之忧。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样的,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先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课前预习,就是在上
期刊
对于剪纸课的学习,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执教经验,认为剪纸课的最优教学方案应该是以赏析为主,动手为辅。让学生们通过眼看、耳听、手做来完成对剪纸艺术的赏析。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视频、故事的形式图文并茂地教会学生们赏析剪纸、制作剪纸,将赏与做结合,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真正领悟到剪纸艺术的精髓和内涵。  一、视觉赏析,激发兴趣  在视觉赏析这节美术课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与剪纸有关
期刊
在小学阶段,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问题意识,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疑”的作用,让其成为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推进剂。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激疑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学生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在活动起始阶段创设的问题情境。其手段多种多样,如故事讲述、形象描绘、音响音乐、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实物模型、表演操作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求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写文章时“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者的情思、情感、情谊,都深藏在字里行间。要想真正走进课文,走近作者的情感,就要学会在情感丰富的词句上逗留。而语文学科的本位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语言品味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触摸到语言文字的情感温度。  一、关注课题——初品“回忆香”  师:(板书课题:雨)你想到了哪些雨?  生:绵绵春雨、倾盆大雨、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老子》中也有类似论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不应简单地把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加强小学英语的学法指导,把英语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英语新课标“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要求。为此,
期刊
前段时间我有幸观摩了两节“圆的周长”教学展示课,课中的一幕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记忆犹新,下面就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案例A教学主要环节:  (1)创设教学情境。课件出示一面玻璃圆镜、一个长方形相框、一张正方形方桌。教师问:“孩子们,给它们都镶上漂亮的边框,各需要多长的铝条?”(学生独立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去叙述,既复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又引出了圆的周长测量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
期刊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为了教授数学知识,经常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然而实际上,教学情境的创设常常与数学知识的呈现是割裂的,这种为情境而情境的做法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教学效率与效果。同时,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也滞后于
期刊
柏拉图说过:“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并使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音乐对发展人的个性,陶冶人的心灵,健全人格起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渗透于音乐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诸多环节。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主导者和引路人。对于音乐知识面不是很广的学生来说,让他们从多方面去接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