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虹膜识别技术能否取代指纹

来源 :电脑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移动上网、购物、支付已经趋于常态,为了确保上述操作的安全,针对手机加密的安全技术也是不断革新。随着三星Galaxy Note 7的上市,一项名为“虹膜识别”的概念喧嚣尘上。那么,这种新兴的安全技术能否取代我们熟悉的指纹呢?
  愈加重要的移动安全
  如果手机不幸丢失,或是遭遇病毒木马,我们所遭受的不仅仅是手机硬件成本的损失,凡是与其(内置SIM卡)绑定的支付类APP也将面临严重威胁。于是,手势密码就成为了第一道安全锁,网上流传的各种复杂手势密码方案更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图1)。
  虽然通过复杂的手势密码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被破解的风险,但对我们使用者的智商和记忆力也是一种考验……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加盟,复杂的手势密码终于有了更为便捷的替代方案。时至今日,哪怕是千元手机也纷纷将指纹识别列入了标配功能模块,手指轻按就能进行解锁、支付的体验(图2),让传统的数字和手势密码彻底“下岗”。
  作为比指纹识别更新的安全技术,虹膜识别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指纹将退出历史舞台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挖掘眼睛里隐藏的密码
  作为人体复杂的器官之一,眼球里面隐藏的密码比指纹更为丰富和复杂,这就给了它用于识别加密技术的机会。
  经常关注手机领域的读者可能还有印象,vivo X5 Pro、TCL么么哒3S、中兴天机3等手机都支持类似所谓的“眼纹解锁”和“眼球解锁”(图3),难道被三星引以为傲的虹膜识别技术早就被国内的手机品牌尝了鲜?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将眼睛按照识别区域来划分,那么就可以分为眼球(即除掉中间黑色瞳孔的环状部分)和白眼仁(去除眼球的眼白部分)。其中,前者就是所谓的“虹膜”,而后者则被称为“巩膜”(图4)。
  刚才提到的“眼纹解锁”和“眼球解锁”,其原理只是识别眼睛的“巩膜”部分,它们的技术大都是来自一个名为EyeVerify公司的“EyePrint ID技术”,号称通过一枚200万像素的普通摄像头就可以完成巩膜识别过程。
  简单来说,EyePrint ID技术利用了巩膜上血管纹理分布的唯一性,哪怕人的眼球会因为过敏、红眼或者熬夜宿醉等情况发生充血的状况,但这些并不会影响虹膜上的血管排布,所以这种“眼纹”的稳定性也是足够的(图5)。但是,从实际的体验来看,这种基于“巩膜”的识别技术基本都存在识别速度偏慢、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识别率偏低等缺陷。
  因此,巩膜识别只能算是一种入门级别的“眼睛密码”,我们在科技类电影中看到的扫描眼球的技术都是虹膜识别。可见,虹膜识别技术才是眼睛密码中最为可靠的部分。
  虹膜识别究竟有多可靠
  作为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虹膜里包含了大量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等等细节(图6)。
  最关键的是,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就将保持不变,常见的眼科疾病也不会对虹膜造成破坏,这些直接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根据研究数据表明,虹膜识别的准确性分别是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的1万倍和10万倍!
  要知道,其他生物识别技术都存在安全上的隐患。比如,指纹可以通过指纹膜复制;面部识别可以借助3D打印或动态识别来破解;声纹可以通过录音和模拟发音来复制。而独一无二的虹膜识别就没有这些顾虑了。此外,支付宝最新的安全架构方案已经加入了对虹膜识别功能的支持,可以预见这项技术绝不会像眼纹和眼球这种“巩膜识别”默默无闻,而是成为业内的一种标准安全识别和支付方案。
  那么,虹膜识别技术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虹膜识别背后的原理
  以三星Galaxy Note 7为例,这款手机屏幕上方除了前置摄像头以外还有2个“窟窿”,里面分别嵌入了一枚红外IR LED和虹膜摄像头(图7)。IR LED就不用说了,它的用途是让“夜晚变成白天”(和摄像机的夜间模式类似),晚上不开灯也不影响识别效率。
  而虹膜摄像头可就厉害了,它内置CMOS图像传感器、微型光学镜头、红外滤光片等部件,其中图像传感器提高了对红外部分的感光能力,可以在25cm~60cm的距离内采集到清晰的虹膜图像。
  当手机启动虹膜识别功能后,IR LED和虹膜摄像头就将同时启动,并经历虹膜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四个步骤。
  虹膜图像获取:虹膜摄像头对当前用户的整个眼部进行拍摄;
  图像预处理:对采集的眼部图片进行全局分析,去除眼睑、睫毛、瞳孔等无效信息,只保留完整清晰的虹膜图像部分(图8);
  特征提取:通过特殊算法,将虹膜部分的特征提取出来,并将其编译为特殊的编码(咱们可以理解为唯一的二维码)(图9);
  特征匹配:对当前的虹膜编码与数据库保存的编码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就通过验证(图10)。
  说起来很复杂,但虹膜识别的实际体验却是非常迅速,至少在Galaxy Note 7身上,用眼睛解锁的速度不会落后按下Home键(指纹解锁)太多。
  虹膜识别早已有之
  虽然三星Galaxy Note 7主打虹膜识别功能,但它却并不是第一款支持该技术的智能手机。早在2015年,富士通就推出了一款名为ARROWS NX F-04G的手机(图11),通过前置镜头来扫描虹膜特征,可用于购买APP的账号输入或具备登录网页的密码功能。
  随后,微软Lumia 950/950 XL也引入了虹膜识别技术(图12),并与系统自身的Windows Hello功能结合,同样实现了解锁用眼不用手的能力。可惜,无论ARROWS NX F-04G还是Lumia 950/950 XL,它们的虹膜识别体验都谈不上理想,主要表现就是识别速度不快(需要2秒左右),再加上两款手机都属于“非主流”的阵营,所以并没能掀起太大的波澜就淡出了市场。
  此次Galaxy Note 7在虹膜识别的速度和效率上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三星也在解锁之外,为虹膜识别引入了诸如文件夹加密、支付、登录应用商店等扩展功能。为了进一步挖掘虹膜识别的潜力,三星还开放了Samsung Pass功能,这意味着软件开发者可以将Note 7的虹膜识别技术和自家开发的APP进行整合。
  虹膜是否会取代指纹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就好比有了高铁,普通的火车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吗?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使用指纹解锁,当我们从包里或口袋里掏出手机的瞬间(只要将手指按在了指纹识别模块上)就能亮屏;休息时突然接到一条短信或微信提醒,睡眼惺忪的你肯定懒得对着手机睁大眼睛吧?此时指纹解锁显然用着更为舒服。
  当然,虹膜解锁也有着它的不可替代性。就安全系数而言,能超过虹膜的生物识别特征只剩下DNA了,它有着比指纹识别更为低的“认假率”,几乎无法被破解攻克(图13)。所以,在涉及到关键隐私和大额度的在线支付验证方面,使用虹膜的设定显然要比指纹来得安全。
  总之,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将处于并行发展的阶段。如今指纹识别能实现的功能(如解锁、登录、支付、启动指定APP)也会慢慢地被虹膜识别所掌握。相信继三星Galaxy Note 7之后,国产手机也会将该技术作为旗舰手机的标准功能来对待,用一个眼神就能解锁手机的时代即将到来。
  小提示
  手机搭载的近红外光源照射到眼睛的光线强度只有IEC 62471生物安全检测标准规定的光强的1/10,所以我们无需担心虹膜识别过程的光源会损伤视力。
其他文献
很多朋友都喜欢给老爸老妈们买盒子看视频,不过盒子的操作对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们来说仍然难度较大。这里我就来教大家如何远程帮助家里的老人更好地使用盒子。  远程同步 视频搜索同步看  盒子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安装优酷、爱奇艺之类的点播软件看各种在线电影,不过这些软件通常需要自行搜索才能欣赏自己喜欢的视频。由于老人们使用盒子大多是借助遥控器完成操作,视频搜索借助遥控器按键来完成显然对老人们有难度。不过现在
期刊
现在很多朋友都喜欢将发生的有趣事情拍摄为视频在朋友圈分享,不过微信朋友圈视频默认只能拍摄30秒,这么短的视频常常无法完全表达我们的意思。那么怎么在朋友圈分享长视频?  经常使用微信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一些朋友发的视频,这些视频在新开的网页中打开,是通过内嵌在网页中实现播放,这些视频并没有30秒的限制。因此如果我们需要在朋友圈发大视频和好友共享,就可以借助类似的方法实现。比如可以借助链
期刊
QQ邮箱登录安全控件是干什么的  Q:我使用的是国际版的QQ客户端,可是我每次登录QQ邮箱的时候,都会提示安装一个QQ邮箱登录安全控件。请问这个控件是干什么的?对用户来说有什么作用啊?  A:我们知道很多木马程序,都可以记录用户的键盘输入信息,从而轻易地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而这类用于网站登录的安全控件,都是为了保护用户账号密码安全而设置的。如果用户觉得这种方式太麻烦的话,可以在手机里面安装一个QQ
期刊
Q:俺不会使用五笔输入法,只会使用拼音输入法。所以我这里就想询问一下,如果在输入汉字的时候,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或词组,有什么方法可以最快地输入呢?  A:其实现在很多的输入法都有一个辅助输入的功能,用户通过对文字进行拆分,就可以快速地输入这个汉字,只需要在输入的时候加上“U”即可。比如键入ujiji就可以输入喆,键入ushichu就可以输入屈。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输入的时候只能使用全拼,而不能使
期刊
学校的老师经常参加一些证书的评比,但很多评比都需要上交一些微课或课堂实录,而有的评比则要求对这些视频的片头加上课题、教材、授课人、单位等信息,这就需要对录好的视频文件的片头加以处理。编辑片头需要学习AE、会声会影这类大型视频编辑软件吗?当然不需要,利用我们最常用的PPT再加上“电影魔方”,就能很好地完成上述任务。  利用PPT制作片头  打开PPT2016,建立一个空白的幻灯片,根据需要设置好背景
期刊
最近虚拟现实(VR)非常的火热,不过VR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虚拟真实的体验,但是这种体验大多基于虚拟画面,用户并不能进行实时互动。麻省理工学院目前开发出了一种互动视频技术(Interactive Dynamic Video),则可以让用户和视频进行触摸互动体验。效果就类似星球大战中的绝地武士那样在屏幕中制造波澜,即使隔着一个次元的屏障。那么什么是互动视频技术?这种技术是怎么实现视频的触摸互动?又会给
期刊
又至9月开学时,刚从假期中醒过来是不是有些空虚呢?但是每到年末各大游戏厂商为了赶上最后的档期开始纷纷祭出自家的“看家宝”,大作一轮接着一轮让人应接不暇。当然,玩游戏就如同打仗,想要畅快“对付”这些游戏,有一套好的“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就让我们看看接下来有哪些大作值得我们好好整顿一下“装备”我们的装备呢?  游戏介绍:  对于FPS发烧友来说《战地风云1》怎么可能错过?作为DICE最新作品,《战地风
期刊
在Excel图表中,平常的折线图没有什么更丰富的表现力,但是如果将渐变填充功能加以很好的利用,使折线图根据走势情况表现出不同的颜色,那么这样的图表的表现力就更丰富,与普通的图表相比,更酷、更炫、更具个性(图1)。  实例描述:制作一个学生的年级名次统计折线图。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的期望名次(在30-60之间或是更好),高于30时线是渐变绿色,在30-60之间时线是渐变黄色,超过60时线为渐变红色。  
期刊
Remac(瑞迈)是一个新兴的笔记本品牌,作为旗下首款产品,Remac Z1拥有纤薄的机身、诚意十足的价格以及少见的DIY元素,适合预算有限且追求轻薄的用户选择。  Remac Z1是一款拥有13.3英寸视野的笔记本,但却将重量控制到了1.15kg左右,比很多11.6英寸的产品还要轻盈。究其原因,则是Remac Z1搭载了无需风扇辅助散热的酷睿M处理器,没有散热模块的束缚,自然可以将轻薄进行到底。
期刊
继荣耀V8之后,荣耀8再度祭出了双摄像头这个大杀器,并凭借更为小巧靓丽的机身设计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如果你属于“颜值控”,作为新品的荣耀8自然不会让你失望。  荣耀8采用了金属中框+双面玻璃的设计,而后盖的玻璃更是经历了15道工艺处理,不仅拥有更为细腻的手感,在光线的映射下还能显示出水漾的流光效果,看起来炫酷十足。这款产品配备了5.2英寸1080P屏幕,并在窄边框设计的帮助下将机身宽度控制到了71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