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职教:抓对接 促发展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11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西职教人眼里,对接是基础,就业是关键,发展是目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关系,是符合江西职业教育实际的基本工作方向,是江西职业教育得以迅猛发展的关键举措。
  
  “抓对接就是牵住了牛鼻子”
  
  ——江西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畅谈职教
  
  三句话,九个字
  


  在2008年年初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江西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要坚持“三个立足、三个对接、三个抓手”的基本思路。“三个立足”即立足本省、立足工业园区、立足支柱产业;“三个对接”即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与市场对接、校长与厂长对接;“三个抓手”,即抓对接机制、抓组建职教集团、抓内涵建设。2008年9月底,在全省职业教育流动现场会上,“抓对接、促就业、看发展”再一次成为会议主题,会议组织了全省各地80余所学校一把手现场参观并考察了新余、萍乡、南昌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这几个城市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而成为“抓好对接工作的学习借鉴对象”。
  不难看出,所谓“三三三”思路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抓好“三个对接”。抓好“三个对接”是实现“三个立足”的基础,而坚持“三个抓手”则是实现“三个对接”的具体方式。因此,“抓对接、促就业、看发展”的主题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牛鼻子”。按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的话说,就是“三句话,九个字,三位一体、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他解释说,一方面,只有坚持学校与园区企业的对接,才能够及时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用工情况,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从而有效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只有通过有效对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帮助他们熟悉了解园区企业的情况并乐意到园区企业就近就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说,对接是基础,就业是关键,发展是目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关系。”
  
  共同的理性选择
  说起对接,尤其是职业教育与园区企业之间的对接,对江西来说的确十分重要和紧迫,原因是江西职业教育自有其历史源流和特殊性。江西职业教育事业从世纪之交的低谷走向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却比较突出。江西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73万人,每年毕业生20多万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但75%的毕业生都选择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就业,留在本省就业的只有5万人左右,而全省企业用工每年缺口达30多万人,工业园区缺口近20万人。因此,目前全省普遍出现了园区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园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
  江西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企业用工的大量增长令人始料不及。作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在短短几年之间,江西企业数量和规模得以迅速增加。全省现在已建立94个工业园区,吸纳各类企业1万多户,主要产业包括食品加工、采选矿业、电机电器、纺织服装、化学化工、机械建材、医药仪器、商贸物流等,省工业园区就业人数超过120多万人。工业园区的发展已成为江西新世纪的亮点,支撑着全省经济迈上新的台阶。然而,过去江西省各职业院校就业推荐工作的重点则是长、珠、闽地区。因此,全省职业教育在人才输送方面要有一个转向的过程,即抓好职业教育“三个对接”工作,为工业园区和经济建设工作培养技能人才,这是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企业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当前形势下,虞国庆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建立对接”越来越成为双方共同的理性选择。
  
  长效机制诚可待
  校企合作是战略伙伴关系,在合作动机上是双方利益和效益的驱动,在合作结果上是互利双赢,其结合点是双方共同的目的,即创造共同的核心竞争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因此,这种互利双赢的合作若要实现,必须要着力建立职业教育与园区企业对接的长效机制。
  从江西的实际情况而论,虞国庆指出,建立职业教育与园区企业对接的长效机制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政府统筹协调机制的形成。在这方面,江西已有一定的基础,2003年省政府就确立了“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只需顺应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对接的需要,在目前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二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形成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通过职业教育集团化,将加强城乡、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有效推进职业学校依托园区办专业、企业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推动学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与和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三是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的调研制度,形成职业教育与园区企业对接的信息定期发布机制;四是建立职业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形成职业学校与园区企业对接的育人与用工机制。
  
  尚需全方位努力
  不言而喻,在学校和企业中树立“诚实守信、平等交易、互利互惠、谋求双赢”的观念,搭建起“携手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这种“双赢”的平衡是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建立职业教育与园区企业对接机制的根本原则。
  虞国庆说,要建立一整套全方位的对接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江西职教人长期、大量的探索。当前则主要从九个方面着力抓好对接:一是与产业对接专业,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与企业对接育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努力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与“工学交替”;三是与岗位对接课程,全面优化课程结构。要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鼓励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四是与车间对接基地,加快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物质交流平台;五是与师傅对接师资,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派教师下企业挂职,请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进课堂,形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六是与用人单位对接评估,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评价标准,学校应改革完善学生评价制度;七是与生产对接科研,建立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八是与工种对接培训,加强企业职工培训;九是与厂长对接班子,加强组织建设,可以在规模较大的学校和企业之间互派兼职副校长、副厂长,以及时沟通协调合作双方的各项工作。
  
  
  对接典型之一
  
  萍乡:职教集团扬帆起航
  
  萍乡市素有赣西门户之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萍乡成为交通便捷,信息畅通,农工商贸兴旺发展的省级文明卫生城市。萍乡的职业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初期主要是为农村培养应用人才,并开创了“学校+公司+农户”,“人毕业、树挂果、家致富”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新路,被原国家教委誉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一大创举。近年来,该市顺应形势,加快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步伐,使之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现有职业院校34所,其中高职院校2所,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4所。客观地说,萍乡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在江西并不是最好的,但该市在职教集团的组建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其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经过近两年的谋划和准备,2008年1月,萍乡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萍乡市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由全市公办、民办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和有关企业组成。由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联合成立董事会进行管理,确定了集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专业为纽带,以合作为桥梁,以发展为目的,整合全市职教资源,在全面提升成员单位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形成了整体合力。
  集团组建时间虽不长,但成立后,紧跟市场,积极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职教集团的组建促进了资源整合,形成了职教合力。比如各县原来分散的五六所职业中学,现已合并为一个职教中心,投入、资源、师资力量都整合到一块,大大增强了每个学校的实力和活力。湘东区为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将原有几所职业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整合成新的湘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并根据湘东地区现有170多家陶瓷企业的现状,在该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萍乡陶瓷职业学校与湘东陶瓷产业基地,实现了“零距离”对接;芦溪县将宣风职业中专和大安职业中专两所省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强强联手,该校在校生达到5000人的规模,为芦溪的传统产业——电瓷和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职教集团的组建还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集团内部资源共享。通过自行申报,集团审核,集团建立了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8个实习实训基地,并全力扶持23个专业。与此同时,集团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设立了7个驻外办事处。办事处为集团在外传递信息、接纳订单、服务学生,进一步提升了集团的知名度,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为集团成员学校节省了大量就业推荐费用。职教集团的组建还在与工业园区对接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校企合作搭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实现了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在学校有生产车间,学校在企业有实习基地,探索出一条能够较大规模较快速度引进和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新路子。
  如今萍乡职业教育逐渐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剂,集团积极与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对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全市有萍乡经济开发区、芦溪工业园、莲花工业园三个园区,共有投产企业180多家,在建单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有3家。集团通过积极抓好专业对接、实习实训对接、学生就业对接、岗位培训与学生提高对接,实现了与园区企业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比如萍乡蓝翔职业学校与江西希尔康泰药业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办学,由公司提供专业教师、实习场地,学校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全部到企业就业,实现了校企的“无缝对接”。芦溪县职教中心则根据苗木产业是该县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的现状,开设园艺、根雕盆景等专业,为森林苗圃、赣西生态园等单位提供了实用型的专业人才。通过互利和对接,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开课率达95%,同时也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有效平台。
  2008年,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某些专业供不应求。当前,集团又将眼光投向海外,寻求合作协作单位,已与新加坡精工与模具协会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已选送20多人前往新加坡进行深造。另外集团还通过与中国留学人才基金会合作,推广其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境外实习就业项目,目前进展良好。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萍乡职教集团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扬帆起航,将进一步凭借园区对接的强劲东风,增强辐射力,强化职业培训,并探索公司化运作方式。
  
  
  对接典型之二
  
  新余:主动适应地方产业需求
  
  新余市是一座古老的人文重镇,改革开放30年来,新余又迎来了新生,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居全省前列,是江西工业化程度最高、城市化速率最快的城市之一。特别是职业教育,以全市拥有各类职业院校53所,在校生近9万人的蓬勃发展势头引起教育部领导及教育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被誉为中国民办教育史上的“新余现象”。
  职业教育与经济和产业关系最为密切,职业教育说到底也就是就业教育。新余市职业教育之所以成功,关键一点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能做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需求,预测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提前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做好准备,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新余市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将职业教育同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准确定位,主动适应市场,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构建了面向省内外的人才信息网络,通过网络、各种传媒和就业服务站等渠道,分析市场需求,把握人才供需新情况、新趋势,主动面向市场办学。目前,新余同长三角、珠三角的许多著名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各校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50多个专业,学科专业齐全,形成了冶金、机加、计算机、服装设计、太阳能光伏等骨干专业群,做到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并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专业,大力推进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
  国家产业的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要培养出实用的人才,才能在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作用。上世纪80、90年代,大量企业涌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急需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新余市各职业学校纷纷在这些经济热点地区设立办事处等机构,大大开拓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新余市经济迅猛发展,以赛维、春龙、飞宇等为代表的一批优强企业快速崛起,形成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新的旺盛需求。新余市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丰富的职教资源优势,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为地方经济培养出大批实用人才。比如,渝州学院自创办之初,就坚持以电子工程专业为龙头,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赣西学院依托华丽服装厂,以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为龙头,形成了“厂校结合、产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中山学院以计算机专业为龙头,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为主的办学特色。市职教中心以机械加工专业为特色,在校生50%为机加专业学生。2008年渝州学院等多所院校主动对接市工业园区需求,开设了太阳能光伏、动漫、土木工程、物流等专业。
  新余职业教育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十分注重校企合作办学。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新余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大举措。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目前,渝州学院、赣西学院、天工学院等多所院校已主动对接赛维LDK集团,重点建设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骨干特色的专业,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2008年7月,江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赛维LDK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建“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在招生计划指标、实训基地建设、贷款贴息、引进高端人才政策等方面均给予其具体的扶持。赛维将直接参与制定学院的整体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建设规划、基本建设规划等工作,把学院作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定点培养学校,并以提供教学人才支援、实训基地建设经费、师资培养与科研经费、奖助学金及优先接 受毕业生就业等形式参与共建。
  
  
  对接典型之三
  
  南昌:追求卓越再上台阶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南昌职业教育坚持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培养”为主体,以“使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逐步满足南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定位,以“要追求高就业,更要追求高质量的就业和就业率”为目标,初步构建了中职与高职对接、学校与企业对话、专业与市场对口、公办与民办并行的“三对一并”的工作思路,推进了全市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为实现理论与实训并重,突出技能培养的目标,让职业学校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本领。近年来,南昌市各类职业院校积极改革办学模式,加大投入,开辟了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启动实训基地建设工程,按照市场运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资源共享、有偿使用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在重点领域建成了10个专业门类齐全、设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全市近15个职业学院围绕打造制造业基地,装配了数控机床、CAD/CAM磨具、汽车驾驶与维修等大型实训中心与实训基地。如南昌一职、南昌三职、南昌女职、新华电脑、新东方烹饪等职业学校都建有与本校骨干专业相适应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近年来,南昌一职把建设骨干示范专业作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主攻方向,做好骨干示范学校和骨干示范专业的评估,并根据市场设置专业。按照学校办出特色、教师注重师德,专业互不重复、学生各有特长的原则,围绕将南昌打造成现代化制造业重要基地这一目标,调整专业及结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有计划地完成对传统专业的升级和改造,增加热门课程,打造品牌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职业学校新设了机械数控、会展物流、化工建筑、海关报关等专业,拓展了航空乘务、铁路乘务、导游服务、中国茶艺、饭店服务等旅游类专业群。如今汽车驾驶与维修、烹饪、工艺美术三个专业被核定为省级重点专业,服装等专业被评为南昌市十大名科,还有10个专业被评为市级骨干专业。
  南昌市在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方面也颇有收获。重点扶持了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市汽车机电学校等校,2006年先后将市第三联合中学整体并入市汽车机电学校;在整合计算机职业学校划入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又将原市二中昌北校区整体并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兴建南昌职业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市财税职业学校新增征地40亩扩大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通过调整布局、整合资源,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活力。
  近几年来,为拓宽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门路,市政府建立了“南昌市校企合作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职业教育校企协作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每年的校企联调节会、人才招聘会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合作领域越来越宽,合作层次越来越深。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对接高职等多种办学模式并行,形成了生机盎然的办学局面,有效推进了全市职业教育的合作、共赢、发展。目前已与无锡红豆集团、上海华亭宾馆、台湾东元电机等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与德国黑森州政府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南昌市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很多职业学校实施订单式教育,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切实抓好就业工作的推荐和落实。南昌二职先后与几所省内外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人数增多,就业范围更广,就业形势向好,每年推荐就业率达95%以上。南昌女子中等专业学校14年来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目前近万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有的还前往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发展。
其他文献
劳动争议日益频繁,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却日显落后,从批判入手,得出劳动争议机制设置的新价值取向,即平衡论和诉讼经济论两种,由此构建适应现时代的新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断升温,有的基本上是节节课都使用,特别是公开课、汇报课的使用更加频繁。但是,无节制、无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最后的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历史课堂教学任务重、课时紧,多媒体课件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无所不包,学生不断地接受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就像一台机器,被动地接受多媒体的灌输,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掌握大量信息。我在多媒体技术与历史课堂的整
作为一所培养听障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聋校,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我校办学与普通学校相比,更具特殊性。因此,在我校进行对“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研究,有助于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性质、听障学生的认知与心理特点,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从而确保听障学生获得更适切的发展。    一、听障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    进入聋校学习的学生多为听力损失较为严重、缺乏早期干预或早期干预与康复训练效果不显著的听障学生。表面上看,听力
目的:揭示H22荷瘤小鼠阳气虚证和气阴阳虚证肾上腺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小鼠标准化四诊及辨证方法,以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中期阳气虚
教育价值就是教育对人与社会的功效,即完善人和满足社会需求,但当前在实现大学英语教育价值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即理性分析社会需求,转
目曲:从“ET-NO”平衡失调探讨心病瘀血舌形成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选择72例心病瘀血舌患者、30例心病非瘀血舌患者、30例非心病瘀血舌患者与20例健康人,采用RIA法检测血浆ET含
现代民众对于纺织品舒适度要求极高,为满足民众要求、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各企业开始推出吸湿发热产品.为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国家相继出台各种标准,为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地基施工地区土壤软弱的情况,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桩基础的承载力比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折叠纸盒也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各样的产品包装中.在进行折叠之前,它可以保持平板的形状,方便堆叠,运输和存储以节省空间和运输成本.在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