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蓓佳:每一部书都是一段生命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一定年龄的人都会悟出一个道理,保有一颗“童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谓“童心”,就是把一颗“清澈”的心交给他人,交给读者。那是一种境界,创作的境界和人生的境界。黄蓓佳,通过儿童文学创作实现了自己的这一人生追求,并且让读者感受到了她对世界的独特认识。但同时,她又在成人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不俗成就,这在当今文坛并不多见。江苏少儿出版社推出的“黄蓓佳倾情小说系列”至今已经出版了七部作品,其中《我要做好孩子》和《亲亲我的妈妈》已经出了法文版。2007年3月最新出版的《遥远的风铃》再度热卖,引起读者关注。在这套系列小说中,新时代丰富多彩的儿童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各种社会问题也通过儿童视角展露在世人面前。
  
  生活和写作都需要静心聚气
  
  


  1977年,“文革”结束后第一次高考,黄蓓佳幸运地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进校不久,她写了一篇感受大学生活的文章。1978年,这篇文章在《山西青年》发表,编辑部寄来了7元钱稿费,这是她一生中的第一笔稿费。黄蓓佳用这笔稿费买了一个铅笔盒,一本小字典。铅笔盒伴她度过了北大读书时光,小字典作为“文物”至今还珍藏在她的书橱里。大学期间,黄蓓佳开始大量创作和发表儿童文学作品,在《少年文艺》杂志老编辑顾宪谟老师指导和帮助下,《星空下》获得了首届“江苏省少年儿童文学奖”,这是黄蓓佳创作生涯获得的第一个奖项,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从此,她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直到今天写出《亲亲我的妈妈》《飘来的狗儿》《小船,小船》《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等一系列儿童文学作品和《新乱世佳人》《派克式左轮》《没有名字的身体》等多部长篇小说。黄蓓佳的梦想终于开花结果,香飘四处……
  黄蓓佳身上散发出一种特有的纯洁浪漫主义色彩,一种与世俗不同的气息。这虽然同她长期倾心于儿童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关系,但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她的为人处世态度在起作用。她承认自己曾经属于“先锋”和“异数”一类,上世纪70年代,她的小说因为对女性情爱的描写引起过争论,当时她甚至不屑于别人的批评,按她的话说就是“敢作敢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在逐渐进入文学深度之后,黄蓓佳对人和事的看法慢慢变得平和、豁达起来。对时下的文坛争论和各种炒作,表示宽容和理解。她形容自己的生活就是在书房里的“日复一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当然,这也是她乐于接受的生存状态。生活和写作都需要静心聚气,但不能因此丧失对生活的兴趣和情趣。在黄蓓佳视野开阔的家居中,不难发现她对生活细节的“有心”,无论是广口玻璃瓶里插着的大束鲜花,还是零散摆放的来自不同国家、民族的各式小玩意儿,都体现出她对生活形式悠然与细致的态度。
  生活和创作应该是一体的,互相渗透的,这才是生命的根本。黄蓓佳在一篇随笔里这样写道:“疾病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死亡更促使人去回望生命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那些使我们感动和难忘的点点滴滴。每天每天,我坐在窗口打字,院子里蓬勃生长的花草树木与我安静地相守相望,我的心里便浸透愉悦。感谢上帝,我健康地活着,可以思想,能够享受文字带给我的快乐。我甚至自私地希望这一段封闭的时间尽可能长久,好让我跟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厮守得更亲密一些,彼此间的交融更契合一些。”
  
  读书读出来的《中国童话》
  
  


  黄蓓佳从小就喜爱读书。她7岁时开始阅读,读的第一本书是《野火春风斗古城》,至今记忆犹新。小学读到一半,“文革”爆发,学校图书馆的很多书都被拉到操场上烧成了灰烬,生活中几乎不见书的踪影。对一个渴望读书的孩子来讲,就像小船儿在水上失去了方向。在文字的饥渴感的追逼下,常常是逮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所幸她的父母都是中学语文老师,家中多多少少有一些书可读,至少全套中学语文课本还是有的,于是她就囫囵吞枣读了个遍。实在没书可读的时候,就跟几个喜欢读书的小伙伴私下里交换可怜的藏书。有时,她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趁着傍晚的暮色,悄悄来到早已封闭的学校图书馆,将手伸进破碎的玻璃窗里,打开窗户,像从事秘密工作的“地下党”一样,一个一个爬进去,从不多的图书中偷出几本来,看完后再悄悄送回去。实在没有书读了,那些包萝卜干的纸,糊墙的纸……只要有字,就能充一充饥。那段时期,黄蓓佳的阅读内容很杂乱,文学的、地理的、历史的等等什么都有,正是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丰富了她的知识,帮助她打下了良好的写作基础。她在回忆这段历史时不无感慨地说:“阅读是世上最美的事情,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快乐和美好回忆。”
  在长期的阅读经历中,黄蓓佳最喜爱安徒生童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读安徒生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安徒生不仅使她获得了精神慰藉,还催生了她文学想象的翅膀。2003年秋天,黄蓓佳读到了译林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意大利童话》。这是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根据本国各种方言记录的民间故事资料,加以筛选整理,用现代通用意大利语改写而成的。这个通过“童话书”向世界推介自己民族文化的方式立即吸引了她。当夜通宵失眠、辗转反侧的黄蓓佳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也要为中国的孩子写一本《中国童话》。如果说我这样的决定是“东施效颦”,那就让我做一次愚蠢的“东施”吧。我希望用我的笔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美好的一个部分,值得让他们记住的一些东西。第二天,黄蓓佳给江苏少儿社编辑打了电话,说出了自己的构想,立即得到出版社的支持。在决定写作《中国童话》之后,黄蓓佳陷入了一个矛盾当中,“我本来的打算是要解构这些传统童话,用现代思想的观念将它们重新打造”,但最终她“决定原汁原味地写”。在这个解构、仿写、戏说经典成风的时代,黄蓓佳的选择承担了一定的市场风险,但保持了文化价值。第二年“六一”前夕,由《牛郎织女》《小渔夫和公主》《猎人海力布》《美丽的壮锦》《碧玉蝈蝈》《泸沽湖的儿女》等10篇具有浓郁民族风情故事组成的童话作品集《中国童话》问世了。作为一次尝试,黄蓓佳成功地打开了关注本土儿童文学资源的闸门,丰富了孩子们的“中国阅读”经验,图书虽小,意义却很不一般。
  然而,世界不完全是由童话组成,时常还会发生一些令人担忧,甚至惨不忍睹的事情。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黄蓓佳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也十分关注。她受1991年11月1日发生在美国衣阿华大学校园枪杀案——“卢刚事件”的触动,在1993年写出了长篇小说《派克式左轮》,小说中的中国留学生学业优秀,工作努力,但在面临就业时,承受不住精神压力,开枪打死了导师和同学,最后开枪自杀。《派克式左轮》可以说是一部社会问题小说,小说所关注的问题不仅仅美国存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派克式左轮》面世之后,因其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事件本身的轰动效应,一度畅销20万册,并被全国30多家报纸连载。时隔十多年后,2004年2月的一天,云南大学发生了“马家爵杀人案件”,这个事件虽然和“卢刚事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青少年成长期的心理疾病已经不容忽视。用创作来表达自己的看法,用文学形象来提醒公众关注。黄蓓佳认为,一个作家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对公共事件发出自己的声音。2005年,《派克式左轮》由她本人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故事发人深省,在大结局却给人以积极向上的人生启迪,深刻呼吁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态度。而在改编苏童小说《红粉》的过程中,黄蓓佳主张从新的角度诠释那段历史。在苦难中点燃希望,在磨砺中建立信念,为改造中的艰难和苦难抹上了一笔色彩,从而将那段历史以一种纯美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呈献给观众。
  
  写作就是对自己的挑战
  
  在黄蓓佳的“倾情小说系列”中,长篇小说《遥远的风铃》记述了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段故事:命运的机缘让一批省城教授、电影导演以及县中教学骨干,兼做了江心洲中学的各科老师。他们凄切而壮美的生命之花,开放在这片浩荡而贫瘠的土地上,激荡着少女小芽的懵懂岁月。她睁着一双澄明纯净的眼睛,目睹身边的世事沧桑、人生沉浮,朦胧地明白,又朦胧地惊讶。通过叙述让我们回顾:从前的花朵如何开放,从前的庄稼如何成熟,从前的风铃如何摇响。而《亲亲我的妈妈》,则是对孩子的阅读构成挑战的一部小说。书中写了一个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患上了轻微抑郁症的母亲,和一个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中因而多少有一点孤独症的孩子。这样的一对母子,从孩子出生后就分离,到孩子十岁时才相聚,开始的时候他们之间必定是格格不入的,是戒备紧张的,是疏离和陌生的。但是他们在相处过程中,通过彼此的努力,慢慢地靠近、理解、融洽,到最后终于牵起对方的手,互相支持和鼓励着,共同去走人生的路。这样一个严肃的有深度的主题,用在一本儿童小说中,不光对孩子的阅读是一种挑战,对黄蓓佳的写作也是一个挑战。多年的创作实践告诉她,具有挑战的写作才是有意义的写作,既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黄蓓佳这样认为,面对这一群成长过于迅速的孩子,他们需要有深度的阅读,有质量的阅读,有品位的阅读。不必去弯腰放低自己的姿态,迁就孩子的高度,要站起身,甚至踮起脚,让他们伸开腰节,舒展灵魂,去努力地触碰和攀登。要在他们有限的成长时段中,送过去最好的精神食粮。
  在成人小说创作上,黄蓓佳也为自己设置了不少难题,在“走出固有叙事模式,寻找新的想象动力”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并获得了成绩。
  40岁以后,黄蓓佳觉得自己在驾驭题材方面已经比较自如,在怀旧情绪的支配下,她开始不停地书写自己的故乡。后来的长篇小说《新乱世佳人》《目光一样透明》《没有名字的身体》《漂来的狗儿》,都是和故乡、家族以及个人心灵有关的作品。尽管说每一部书都是一段生命,但这几部书是她全部文字中最沉重的部分。《新乱世佳人》是一部历史小说,时间跨度比较长,从民国初年一直写到解放后。在这部小说中,黄蓓佳用崭新的视角诠释了东方女性心碧这一形象。在风雨飘摇的年代,男人就像一棵大树,女人就像缠绕这棵大树的藤,因为这棵树太高太直了,所以风雨雷电到来的时候,最先折断的就是这棵树,但是树死了藤不会死,因为它有一种柔韧,一种顽强。因为她有一种母亲的、对家族的责任、忠心。她死活也要把这个家撑下去。因为她内在有很多的力量,最艰苦的时候反而是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候。她更多的潜力在那个时候就迸发出来了。而男人刚而易折,通常禁不起反复的打击。通过一系列细节描述,东方女性的隐忍和智慧,在这部作品中被挖掘和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小说在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后,同样在观众当中激起了共鸣,乃至网上评片、求片观众的声浪不绝于耳。
  《没有名字的身体》应该说是一部具有强烈实验倾向的长篇小说,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黄蓓佳是一位求新求变的作家,更是一位有“女性自觉意识”的作家。首先是语言上的创新,其精细、准确和韵味,扩大了小说力求营造的情感氛围,其次是叙事的回环、引而不发,娴熟的技巧,所造成的阅读期待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使读者完全进入了一种“隐有波澜未成潮”的意境当中。“灵魂的力量”是这部小说渴望揭示的中心意象。“是的我没有老,我对年轻的女孩子们满怀妒意,暗中还存有跟她们一比高下的念头。我不能够老,我喜欢的那个人,我深爱的那个人,他肯定不愿意看到我皱纹纵横、沧桑疲惫的模样。他认识我的那一年,我13岁。从此以后我没有长大。我在他的眼睛里再没有一丝一毫改变,从面容,到身体,到灵魂……”在如此强烈的精神旋涡里,女性的内心世界被精细刻画到了毫厘。小说似乎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当爱从肉体出发,抵达道德和信仰彼岸的时候,她到底会衍生出什么?正如杜拉所说的那样,小说不仅是叙述故事,也是叙述故事没有发生的一面,叙述故事的空无所有。《没有名字的身体》是对一个人,一个女人生命的变异性发出的严峻追问,也是对人的精神领域可能性的一次深度探询。对一个成名作家来讲,在写作中不断挑战自我需要勇气,当然更需要自信。黄蓓佳正好两者都具备。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不畏困难,天生乐观,敢于超越的人。
其他文献
辞书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盛世修典”,纵览我国漫长的史册,每当社会政治清明、经济正常发展,辞书发展就循着健康的轨迹;反之,则走向低谷。当上个世纪“十年文革”结束,一个小国的元首访华,赠送我国一本厚重的该国的《百科全书》,其时我国的领导人只能回赠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时,怎不令人感慨?!  辞书又是汇集人类知识精华加以解释,并提供应用范例,供人检索参考应用的工具书。它被称为人们掌上的大学和无言的导
期刊
从事文化记者多年,看过的话剧、戏曲能有上百场。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每每看罢演出走出剧场的时候,我总不免要自问一句:戏剧的灵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论是谁,都很难用一句话表达清楚。其实,在探讨戏剧的灵魂之前,首先要把戏剧、戏曲和话剧的关系弄清楚。你不要以为这是个常识问题,我敢说,前去剧场看戏的人当中,决大部分都搞不懂。  我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看了话剧《寻找春柳社》后进一步促使我要
期刊
人生是复杂的,他提进步的不爱落后的,那是自己没有经验。恋爱成为戏剧的主题,也就因为复杂。人的喜欢、爱好、趣味、外形——相投合就有缘,单是思想一条是不可能的。搞艺术的要懂,不懂就是不通人情世故。还有,社会决定人,不是人决定社会。    解放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夏衍同志一直在主管电影工作。但是,最近在纪念话剧百年的时候,他的名字却一次次地被人们提起,看来这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仔细想想这是非常自然的,因
期刊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率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与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交替领先”,努力推进经济建设。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鄂尔多斯市又适时提出建设“文化大市、旅游大市”,全力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大运输”,并且将2006年确立为“文化建设年”,在文化建设中异军突起,势不可挡,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打造文化大区
期刊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先生一生推崇阳刚之气,以他独有的唯美与力度创造了刚劲挺拔、歌舞并重的“尚派”艺术。随着时光的流逝,尚小云先生“文戏武唱”的表演风格更加令人怀念。  尚小云先生最后的“艺术人生”停留在陕西,并在那里生根、发芽、结果,培育出了一颗“明珠”传播着“尚派”艺术。为使“尚派”能够发光,她正辛勤地耕耘着。她就是一直生活、工作在陕西的京剧名家——孙明珠。    传播“尚派”开山门  
期刊
美满姻缘天注定,其实这都是哄人的。美满姻缘并非天造地设,它需要结缘之人婚前精心去选择,需要结缘之人婚后诚心去打造。要打造美满的姻缘,仅有爱情是远远不够的,姻缘双方还必须具有滋养爱情、提升爱情、永葆爱情的潜质和条件,必须具有相互依恋、相互支撑的能量和优势。    有位朋友曾出过这样一道难题:黛玉和宝钗,你爱哪一个?笔者不妨先拿来考考你!  林黛玉与薛宝钗,《红楼梦》中的两位重要人物,两个同样美丽而卓
期刊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做舟帆,风雨莫阻挡……  阳春时节,正值樱花烂漫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摄制的16集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的播出。  此刻,我的思绪又不禁飞向了那个一衣带水的邻邦……  那是2003年至2005年,我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东京记者站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曾有幸多次体验了日本人民对这位中国唐代高僧的敬仰之情……  鉴真大师在日
期刊
当妈妈的角色有时候挺讨人嫌的,我知道,但我又不由自主。我还知道,无论今后女儿经历什么,走出多远,她心里都会装着妈妈,时过境迁,她照样会时常回到一座老房子里,在旧沙发上拥抱着那时已经白发苍苍边看电视边打瞌睡的老妈。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出题的是我的女儿。她一定要我写,因为她现在苦于迎接高考,无暇顾及其他。  “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我们租住房的取暖炉用完了最后一块煤。这最后一块煤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期刊
看了中央电视二台《鉴宝》栏目所展示的各类珍宝,令当代青年一广见闻,也会蓦然勾动失宝者不可言状的追念、婉惜之情。三十年前,无数类似乃至胜过该节目所展示之宝藏灰飞烟灭了!至今,谁也估计不出有多少孤本书籍、稀世字画付之一炬,谁又能计算出有多少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毁于一旦?难怪一位老者看见鉴宝专家评估出几万十万乃至逾百万价格,先是瞠目结舌,后是诧异地说道:“就值那么多钱哇,以前被毁掉的可多啦!”   逝者已
期刊
银幕上出现的超级大美女,总是华服美帽,头发一丝不乱,身姿曼妙,即使身处危难,她们的步姿亦必是蛟若游龙、翩若惊鸿,像是才从巴黎的某一超级沙龙里走出来一样。欣赏银幕上的美女、美衣,就好像在翻一本时尚杂志。    有一次,我和几个女友在一起吃饭,席间谈到了女人的穿衣,其中,有一位从美国纽约回来的女人说,在纽约不论男女,穿衣都以舒适为主,精致讲究几乎是一个不存在的名词。她补充说,在纽约的大街上,穿着大裤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