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抑制因子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364199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抑制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的作用。

方法

C57BL/6J成年小鼠30只(30只眼),均用右眼,通过Nd: YAG激光眼底光凝诱导小鼠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小鼠。在眼底Nd: YAG激光光凝后立即分别给予A组(对照组)每只小鼠球后注射10 μl生理盐水;B组(低剂量组)各组每只小鼠球后注射血管抑制因子10 μl(2 μg/μl);C组(高剂量组)注射10 μl(4 μg/μl)。在光凝后7 d及14 d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评价CNV的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在光凝后7 d及14 d CNV发生率及各光凝斑荧光素渗漏程度均比对照组轻。光凝后7 d,A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为68%,B组和C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分别为56%、48%,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14 d,A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为72%,B组和C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分别为50%、38%,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血管抑制因子可以有效抑制激光诱导的小鼠实验性CNV。通过Nd:YAG激光照射脉络膜损伤成功地诱导了小鼠CNV模型,这种CNV模型制作方法可用于CNV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内固定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伤至手术内固定时间是否超过72 h分为早期固定组62例和晚期固定组8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失血量与体表面积比、肺部并发症情况及术前、术后第5天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晚期固定组术前C反应蛋白中位数为45 mg/L,早期固定组为2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固定组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在胰外器官损害中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仅次于肺功能障碍[1],位列第二.SAP早期大量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造成内皮细胞破坏引起毛细血管渗漏增加是造成胰性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本文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HES 130/0.4)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进行液体复苏,观察HES130/0.4对ANP时肾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不是说吃啥补啥吗,这么多年来草莓一直是我最害怕的水果,看到上面的黑点就想起自己的鼻子。后来都有了草莓恐惧症,一切有关它的东西我都视作洪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