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化教育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79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于一个改革创新的阶段,不同类别的院校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育。语文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学科,它既包含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又囊括了意境美学的艺术感。艺术类的高职院校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更加注重文化美学的开发,这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汉语文化的理解,更能培养他们对于艺术的发现和学习。本文将对艺术类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化教育探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它能够成为学生们建立起美学艺术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人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3;G712
  语文是我国学生最熟知的学科之一,从开始上学起,我们就一直在语文课中学习认字、朗读、分析文章、理解主旨。但是无论是在上学的哪一个阶段,都是这种不变的教学模式。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尤为突出,语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只作为一种基础课程进行教学,和艺术方面的培养并没有太多的联系,而且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很差强人意。如果不改变这些现状,对学生们的发展以及汉语文化的传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艺术类院校需要将语文教学和艺术知识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同时提高两方面的能力,这种教育方法也正是艺术类高职院校所探索的人性化教育。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对于人性化语文教学的探索
  人性化教育是我国新世纪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它将教学课堂变成了大家一起研究学术的讨论。这种氛围更有利于学习者思维逻辑的建立,可以各抒己见,并且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人性化教育中老师不会威严地站在讲台上,而是近距离的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根据本堂课所需学习的内容来展开一些话题,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语言或思想上的引导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这种教育方式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是启迪学生的智慧。
  语文是非常基础的学科,但是基础并不意味之简单,我国艺术类的高职院校应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觉。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很难的让学生学习艺术形式,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相关院校应该寻求更加人性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从而将两者进行完美的融合。
  接下来文中将从课堂模式、老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来探索人性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将文学美、文字美、意境美和艺术欣赏进行结合,由老师带领学生们进入欣赏的“意境”,从而探索并创造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和课堂。
  二、指导学生“美读”,带领学生“入境”
  “美读”,是一种深入教材探索其美感的方式,“读”能够将书面中的文字变成富有感情的话语,所带有的感情越深厚就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情景越深,从而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如果在读的过程当中体会到了其艺术的表现和美的意境,那就算是“美读”了。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學中应该由“读”将学生们带入文章,老师可以先做示范,以老师优美的音色、饱含感情的朗读来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体会自己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中来学习,接下来学生可以自己读,看是否能够重现或者更加深入地進入那个场景,凭借绘声绘色理解感知文章,舒心畅怀地接受美育。在探索人性化的语文教育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例如音乐。在课堂上,老师应该选取一些和文章意境相同的音乐播放,这样在进行“美读”时不仅能够给课堂带来一些新鲜感,还可以加强对文章的鉴赏。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需要首先投入其中,由自己在学习中的享受来和学生们分享,将文章的“此情此景”升华到“我情我景”,在身入其境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这种“入境”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他们对于文字艺术、美感的理解更加的清晰透彻。
  三、创造合作交流的气氛,开启审美想象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这样会造成学生们的对于课文没有自己的理解,所能认识到的都是由老师或者是教案上“安排好的”,而且这与人性化教育的宗旨相违背。创造合作交流的气氛是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试金石,同样也是探索人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于艺术类的高职院校来说,应该将它作为一种培养艺术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合作交流是一个共同学习的主要手段,同样也是人性化课堂的一个初期模式。老师在理解课文时加入欣赏艺术的手法并和学生们一起交流探讨,通过各种方式流露出来,并且以极强的感染力来感染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老师和学生共同来探讨文学还能成为一种师生之间的纽带,既能增加双方之间的沟通,也能使彼此之间更加了解,这样做能够使学生们以更加轻松的心态来上课,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想要在语文课堂中创造出学术交流的气氛,就应该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大胆合理的舍取一些文章,在加入一些交流的气氛法则,经过教师艺术加工,就可以创建出一个很好的交流课堂。
  结束语:
  语文可以说是一门包含学科最多的科目,同样也是很多学科所必备的一种基础,如果单单只学习文章结构、了解含义,那就只能说是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了。由此可见,对于语文教学的探索是尤为重要的,而本文也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化教育探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探索出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同时加强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的教育方法。文中提出了“美读”、“美境”和“交流审美”的人性化教学方法,希望它能够成为学生们建立起美学艺术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文和《文学鉴赏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0期.
  [2]曾洁《“文学教育热”透视》、《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2期.
  [3]温德峰《把小说鉴赏的权利还给学生———谈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说教学》,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期.
  作者简介:彭鸿舜(198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长沙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社文系,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也受人的情感因素的调节。数学教学过程也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数学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机渗透情感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情感 交流  G623.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
【摘 要】 操作技能的培养是技工学校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提高技校学生操作技能是广大技校教师长期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本文针对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探析和阐述。  【关键词】技校 计算機专业 操作技能 教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4  一、操作技能的基本含义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高年级开展应用题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从理论教学还是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来讲,做好应用题内容的教学工作,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在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我们社会当前的发展情况等多种因素结合,适当的对应用题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本文就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題教学策略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生英语写作错误产生的主要方面,针对这些方面笔者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对策以便解决学生英语写作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水平,更好地通过英语各类考试。  关键词 寫作 语际误差 语内误差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引言  英语写作是职业院校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出国留学考试,参加大学生四、六级考试,英语写作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多数学生考试分数不理想,与写作分数关系很大。许多学生写作
摘 要:苏轼能够成为千古的文化巨人,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优越的文化氛围、恰当的教育方法和重视品德的锤炼对当今的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轼 家庭教育  【分类号】N09;K825.6  人生教育的最初环节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苏轼各个方面的潜质、才能和禀赋,在其离家出仕之前
内容提要: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设定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方法。本文根据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提出了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策略,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英语教学;教学设计  G633.41  一、任务型教学与任务教学设计  任务型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用英语去完成各种真实的
2001年中国电信业进行重组,2002年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挂牌成立,分别拥有南方21省及北方10省的人力、网络等资源,成为拥有半壁河山的两个电信运营商。为
摘要:花卉栽培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理论与实践分离,使学生不能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因此,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应用型人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对花卉水培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通过教学改革试验,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实践性课程学生成绩考核新模式。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改革;水培花卉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弱化中心的地位、淡化主角的色彩。要尽力让师生及生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交流的主体关系。提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分享各自的学习收获、体会和见解,共同思考和解决各自发现与困惑的问题。教师应从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正确地、有创见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既要管教,更要管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