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绝艺者 积功而成——李喜华启示录

来源 :戏剧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李喜华有些年头了。可以说是看着她从一个腼腆的小姑娘成为剧团的台柱子;从一名豫剧新秀成长为阎派艺术的传人;从一名优秀演员成长为声名远播的剧坛名流,以致于被鲜花和掌声包围了十几年。今天,回过头来,冷静地回顾一下李喜华走过的道路,拾起几个话题说说,也许是件有意思的事。一、"不安分"——可贵的心念看看李喜华的经历,她就是这么一个"不安分"的人。12岁的丫头,生活在穷乡,僻壤、缺水缺柴缺钱花的三县交界之地,居然不顾父母反对,而且能成功地争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产程的影响及脐带绕颈胎儿分娩方式不同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000例分娩产妇(脐绕组500例,对照组500例)的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绕组与对照组的第一产程
随着医疗器械日新月异的发展,护理人员应用医疗器械的能力对患者的康复越来越有直接的影响。护士长作为医院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如何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转,减少损耗,延长
毛泽东崇尚民族文化,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艺术,他不但感情投入,爱看爱听,而且十分内行,说长道短,一语中的,堪称戏曲知音。
眼球穿孔伤是眼科致盲的主要原因,损伤除影响伤眼视功能外,还存在累及对侧健眼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我科2005年6月-2008年10月共收治眼球穿孔伤49例,针对患者的心理反
说戏剧"不景气"甚或"危机",不是悲观望祖,而是正视现实。近几年来我省戏剧舞台出现了一些新作、新苗,不能说不是八十年代惯性力的强弩之末,且凤毛麟角,没有形成大气候。为此,
虽然不少文艺作品中,多有把党和祖国比作母亲的,但那只是一种比喻。如今,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正的母亲,一位把自己、也把她所有的儿女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的传奇般的
观省地方戏曲剧院近期演出剧目,可以说是古代民间生活绽放的花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赶会》、《贺端阳》、《打花鼓》、《刘崇景打妻》等情趣浓郁的生活小戏。加上通俗诙谐的
扼要论述了抽象表现手法在标志设计中的意义及作用,并以大量图例分析和探讨了现代商标标志中的抽象表现。
在本科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忽视英汉翻译的现象。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翻译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确翻译尤其是英汉翻译的性质和标准,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英
正值峡江两岸万山红遍的金秋时节,5集黄梅戏电视剧《夷陵好人》在宜昌三峡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2001年12月5日,戏曲频道)相继推出,为素有戏剧大省美誉的湖北剧坛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