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疣皮病病原菌的研究

来源 :上海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树疣皮病是我国桃树上一种新病害,主要侵害一、二年生枝条,在皮孔部位形成疣皮症状,引起流胶,致使桃树早衰。桃疣皮病菌有性阶段产生子囊壳及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大小为14.5-23.2×10.1-14.5微米;无性阶段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大小为17.4-29.0×5.8-10.2微米。经鉴定,学名为Physalospora persicae ABIKO et KITAJIMA。从桃树的疣皮病患部分离到的病菌在杏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24℃、40W黑光灯照射条件下,培养10天左右,即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8—40℃,适温为24—35℃。通过接种试验,病菌除侵害桃树外,尚能侵染李树。 Peach wart disease is a new disease of peach trees in our country, mainly affect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year branches, the formation of skin in the skin part of the symptoms of verrucae, causing gel, resulting in premature peach tree. Peach warts disease during the sexual stage to produce ascus and ascospores, ascospore size of 14.5-23.2 × 10.1-14.5 microns; asexual stage produce conidia and conidia, conidia size of 17.4-29.0 × 5.8- 10.2 microns. Identified, scientific name is Physalospora persicae ABIKO et KITAJIMA. The germs that have come from the affected part of the peach tree are best grown on the apricot juice medium. In 24 ℃, 40W black light irradiation conditions, cultured for about 10 days, you can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conidia. Conidia germination temperature range of 8-40 ℃, suitable temperature is 24-35 ℃. By inoculation test, bacteria in addition to violations of peach trees, still able to infect plum.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备课与提升自我专业水平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建议模块是教师教学用书中操作性很强的一个
<正>有一场革新,正在改变世界、改变中国。2008年以来,国家及各地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超过200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正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关于加快电动
将众包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合作形态,首先论述了它的出现及其必然性,然后详细分解了这种新型科研合作形态的运行模式,并论及它的影响、优势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我
以一款城镇客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车身壁板振动剧烈的问题,利用有限元法对其结构振动进行相关研究。对车身进行模态计算和谐响应分析,得到车身结构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和位
1960—62年初步調查发現:桃树腐烂病疤主要分布在主干与主枝上,其中主枝基部(五(木义)骨)占60%;病疤多为西南向;流胶为发病后的共同表現;病害可深入皮层与木质部。各主要栽培
原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文中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反应温度50℃,料液比(g∶m L)1∶10,乙
研制了一种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灭菌的空气消毒净化机 ,它采用一种独特的横置多重式静电场装置 ,可在有人情况下连续消毒杀菌 ,实践应用表明效果良好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的提出,从教育权利、教育方式、教育体系、教育结果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育才梦"、"成才梦"。继续教育作为
采用亚临界水萃取板栗蛋白的方法,研究水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提取压力对板栗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板栗蛋白提取率的最佳工艺参数。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正以飞快的速度向大数据时代前进,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在的文本数据也与日俱增。仅仅让计算机处理文本数据的表面信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如何让计算机深入地理解自然语言文本,并且准确、高效地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文本蕴含识别是一项判断文本之间定向语义关系的任务,要求对于给定的两段文本,文本T(Text)和假设H(Hypo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