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APD分析川西北高原老芒麦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71942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RAPD标记对来自川西北高原(属青藏高原东南缘)的8个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150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25个能扩增出高度重复性条带的引物。这25个引物共扩增出370条可分辨的条带,其中291条(占78.65%)具有多态性,表明供试居群在物种水平上存在较高水平的变异。各居群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P)在46.49%~53.78%之间,表明群体水平的变异较低。居群的平均基因多样性(HE)为0.176(变幅为0.159~0.190),
其他文献
本研究应用微卫星标记对3个国外引进猪品种(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进行了个体识别的可行性研究。每个品种选取同窝的10个个体,利用SSR多态性分析个体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通过染色体步移法从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基因组中克隆了三价铁螯合还原酶(ferric chelate reductase,MxFRO2)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738bp的启动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
ΔFosB作为FosB的一种截短型,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脂、钙沉积和药物成瘾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通过制备重组干扰腺病毒对山羊(Caprarhircus)ΔFosB基因
本实验意在研究一种能够应用于植原体初筛,并且不易污染,易操作耗时短的通用方法。比较了已报道TaqMan实时荧光PCR与目前最常用巢式PCR在植原体通用检测中的应用。利用12种植
构建多态性比例高的基因组代表性文库是提高芯片和测序基础上的标记技术效率的关键。通过差减链式(differential subtractive chain,DSC)反应,去除同一物种内的不同栽培种群间不
种子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复杂的机制应对不同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刺激来促进他们的生存。茉莉酸(JAs)是脂质小分子激素,调节多种植物生长反应,包括对病原体的防御和适应伤害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子克隆、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技术获得山羊GST-Sox2融合蛋白。用RT-PCR方法从山羊(Capra hircus)肠组织克隆了c-Myc基因,通过TA克隆,构建了pMD18-T-Myc质粒
根据脂氧合酶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从瑞蟠5号桃(Prunus persicacv‘Ruipan5’)果肉总RNA中扩增出795bp的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基因的保守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公开的LOX
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能够促进铁元素的吸收,改善人体健康状况,促进新生婴儿的成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作为一种营养添加剂在婴幼儿奶粉中使用。但婴儿对于牛奶过敏的发病率为1%~5%,甚至
根据GenBank已收录的牛(Bos taurus)、人(Homo sapiens)和小鼠(Mus musculus)等物种激素敏感脂酶(HSL)基因序列的同源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西农萨能羊乳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