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率控制对快速房颤患者血浆BNP、CRP及心脏形态的影响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室率控制对预防快速房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对98例快速房颤患者予初始剂量美托洛尔12.5mg,2次/d,逐渐加量至目标心率(75±5)次/min并维持1a,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治疗前和治疗达到目标心率维持1a时分别用免疫比浊法测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用彩超机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各心腔舒张末期内径值。结果快速房颤患者心室率得到控制后,BNP明显降低、CRP明显降低(P【0.01),左、右心房及心室均明显缩小(P【0.05),EF值明显增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表面彩色AMF模型切片算法效率问题,为了获取彩色切片位图及二维轮廓信息,提出一种快速的切片算法.首先将模型表面三角形转化为三棱柱,构成表面颜色区域,以提高彩色打印质量;然后利用AMF三角形拓扑关系进行轮廓切片;最后针对AMF三角形颜色的3种表示方法推导出颜色信息坐标公式,使用增量法计算X向扫描线上相邻像素点的颜色信息坐标.实验结果表明,与AMF官方给出的算法相比,该算法显著提高了算法效率.
针对Criminisi 算法中易发生置信项趋向于0, 使优先级计算公式失去作用而影响修复结果的“效果丢失”, 以及无法在已知区域匹配到合适匹配块而造成修复效果失真的问题, 提出
随着我国新农村工程的建设,农村普法教育问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事务,在农村基层普法教育能够给新农村基层教育打下基础,为我国进一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