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予如和太行邮报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救会初露锋芒
  张予如,原名张英才,字育吾,山西垣曲人,生于1898年2月,1939年2月在垣曲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予如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外祖父邓安抚养长大。他1919年考入省模范教师养成所受训,毕业后分配到新绛县任小学教师,1921年到荣河县(1954年荣河县和万泉县合并为今万荣县)任高小教师。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民不聊生,学校难以为继,遂返回垣曲。
  1938年秋,为了贯彻落实中共晋豫特委南底会议精神,垣曲县委将牺盟会组织由县城搬迁至同善山区,并以同善为中心,建立了区、村牺盟会组织,通过宣传发动,掀起了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相继成立了工人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等群众抗日团体。张予如返乡后,为人诚恳,处事公正,积极参加革命外围组织,加之他本人当时文化程度较高,遂被大家推荐为农救会代表,并在垣曲县农民抗日救国会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农救会常委,任秘书(主席)。
  张予如当选为农救会主席后,夜以继日地为农救会工作,10月,他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山西省《民族革命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所规定的“二五”减租和“分半”减息办法,亲自草拟了《垣曲县减租减息暂行规程》,其主要内容:一是减租,改地亩计租为按耕地实产375‰计租,然后再按375‰中减25%(即二五减租),即为地主应得地租。二是减息,凡贷款一律按年息1分5厘计息。
  《规程》拟好后,经垣曲县抗日总动员实施委员会讨论通过,由垣曲县政府公布实施。同年冬天,减租减息运动在全县72个行政村轰轰烈烈地进行,农村地主与佃农斗争十分激烈,上访上告案件数量较大。为推动这项工作开展,张予如带领农救会干部,带着案卷、铺盖下乡办案。到1939年秋,他们处理案卷1440件,共减租12500石,折合粮食300余万斤,减息25.1万元(旧币)。在减租减息运动中,张予如发挥有文化、口齿伶俐的特长,发动群众,敢于斗争,在与众多地主交锋中屡露锋芒,获得了全县农民群众的喜爱,但也过多地暴露了党员的身份。
  1940年3月,受“晋西事变”影响,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县委遵循晋豫特委指示,整顿组织,暂停党员发展,配备公开、秘密两套干部班子,以防不测,将张予如等暴露身份的同志进行转移。3月上旬,娄敦礼、赵绍师、孙景山三人化装成不同身份,分别赶到西型马村的张予如家里汇合。他们几个人白天躲藏在张予如家土窑洞上方的天窑里,晚上才敢下来活动找接头地点。13日,他们赶到同善北垛,由“十八兵站”的干部护送,几经周折,终于到达晋豫边区党委党校。
  创办太行邮报
  张予如在晋豫边区党校短暂学习后,1941年来到太行区,此时正值晋冀鲁豫边区交通总局成立。为适应边区战争和人民群众对交通和邮政的需求,交通总局下设各分区交通局、各分区交通局又下设各交通分局,各县在原有的报社分销处基础上成立县交通邮政机构。张予如担任太行区交通邮政管理局四分局局长,即潞城县交通局局长。当时交通邮政都是秘密性工作,保密性很强,对党的工作影响重大。
  1944年,抗日进入最为残酷的阶段,张予如调任潞城县县委秘书,后任潞城县县长。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25日,晋冀鲁豫交通总局更名为“晋冀鲁豫边区邮务管理总局”,下属的太行交通局更名为“太行邮政管理局”,为适应新形势下交通邮政工作数量巨增的变化,张予如从县长岗位上又回到交通邮政领域,担任太行邮政管理局局长,从此与邮政管理结下了毕生之缘。
  张予如担任局长后,太行邮政管理局在总局的领导下,除担负党、政、军各机关、各团体的公文信件传递和报纸发行外,在民用通信方面,也进行了强有力的推进,增加了很多为民服务项目,开始收寄私人信件,并对制作和使用邮票和邮政日戳等工作进行了规范,设计的邮政日戳很有特色,戳样曾广泛用于晋冀鲁豫边区邮务管理总局。如1947年5月8日由边区邮政总局苏幼农局长签发的《晋冀鲁豫边区邮务管理总局通令》中规定:“凡前线牺牲将士之所遗财物统称为烈士遗物,免费邮寄,但应一律按规定盖用烈士遗物之戳记,即太行区局下发的戳样”。
  又如,新邮戳启用时,太行局即下通令告之,1947年10月11日张予如局长签发的《太行邮政管理局通令》,就是通告邺县邮政局因战争原因,原邮戳损失,重新颁发,并附戳样,下发到各分局、站点。
  当时邮政工作条件艰苦,邮件传递主要是马驮、肩扛、手提,加之山区道路崎岖,工作量很大,为了加强邮政宣传工作,提高邮政从业人员素质,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太行邮政管理局内部编撰发行了《太行邮报》,1946年8月1日创刊,报头“太行邮报”四个字由他亲自题写,潇洒飘逸的红色报头,激情的内容,工整的字体,并配有插图,一份小报把太行邮政管理局的干部职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苦大家共担,有乐大家分享。
  当时办报条件十分艰苦,印报用的是麻纸,最初为手刻版,后改为铅印版。刊登的内容除总局和本局需公开的文件规定、战争的形势等内容外,更多的是本局职工工作、学习、业务等进展情况,如《热情生产的工人弟兄》、《解放南京太原振奋人心》、《黎城六区领导认真解决乡邮具体困难》、《伯延邮务所主任亲自送报》等,基本上是周刊两版。
  到1949年6月,随着晋冀鲁豫区战争的结束,太行区面临撤销,太行邮政管理局的光荣使命也结束了。张予如奉调进京,任邮电部供应处长。《太行邮报》也随之停刊,前后共出版发行109期,截止时间为1949年6月12日。有一张邮局员工合影摄于6月20日,也可能是送行张予如局长赴京上任的。从合影可以看出,当时太行邮政已达100余人,男女老少均有,下设几十个分局、站点,已达到了一定规模。随着太行区撤销,邮政管理划归各省管理。
  《太行邮报》创刊百期时,时任中共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在贺信里写道:“邮政建设和我们解放区其它工作一样,是我们解放区的联络组织,要从工作指导上说邮政建设更有它的意义。因为它是和整个神经中枢——指导机关、报纸紧密联系着的。邮政建设的好坏,将强烈地影响着整个工作的健康程度。祝你们加倍努力,为邮政建设的健康与解放区的健康而工作。”这充分说明了太行邮政管理局战时的地位和《太行邮报》的作用,引起各级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后记
  《太行邮报》倾注了张予如毕生心血。他把每期报纸认真阅读后,分年度装订成册,无论是到邮电部任供应处长,还是回山西任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甚至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回到老家垣曲,其他行李可以扔掉再置,唯独这份报纸,他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直到1983年12月,85岁的张予如临终时,他对儿女们说:“我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遗产,这两柜书留给你们(其中包括3本《太行邮报》合订本),我走后要交给组织。”
  2008年3月14日,张予如最小的儿子张来平遵从父亲意愿,将珍藏了60年的《太行邮报》合订本共109期捐赠给山西省邮政公司。据悉,《太行邮报》合订本在全国仅有三套,一套保存于原邮电部博物馆,一套保存于原山西省邮电管理局,但这两套均没有这次捐赠的完整。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不动产权人的财产权保护以及财产交易的顺利进行,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提高登记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是保护产权人合法利益的重要保障。但是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目前不动产登记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对策,希望能为产权登记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不
会议
实施已有16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全新制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到底该“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有了更加明确的答案。今天上午闭幕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条例将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2005年,本市制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在实施了十余年后,有必要对条例进行重新制定。在此前经过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后,《北京历
期刊
会议
  从简单的微粒操纵,到作用在粒子上的皮牛力的精确测量,近年来光镊技术发展迅速,己成为生物、物理、化学等领域的重要微操纵和微测量工具.使用四象限探测器(QPD)记录微粒
会议
【摘要】目前我国国土资源执法检查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违法违规等方面,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方式有待提升。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应当通过改善执法环境以及执法方式。通过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相关的宣传,给国土资源管理监察工作给予更高的执法权力等来提高国土资源的监察管理工作,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土资源;执法检查;对策  国土执法监察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与社会群众
高PRF脉冲多卜勒雷达的测距模糊可用基于算术余数的简单算法予以分辨。得到的不模糊距离为R=T+R_a,式中T为查表中的值,R_a为测得的模糊距离值。本文的公式很容易推广到需用三
杨春峰,男,1973年生,辽宁沈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辽宁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沈阳大学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
一九七○年我国研制敷设了第一条长距离24ZDL海底电缆通信系统,至今在我国沿海、岛屿之间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海缆通信网,并沟通了和国外的海底电缆通信系统,为祖国四化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