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贴壁分离和消化控制相结合可否为简便高效的技术方法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一般采用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分离法,本实验观察了采用贴壁分离和消化控制相结合方法分离纯化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选取6~8周龄的SD大鼠,雌雄不限,从其股骨、胫骨中取材,在无菌条件下操作,用剪刀分别剪去股骨胫骨的两端,暴露骨髓腔,用含有体积分数为0.15的胎牛血清Dulbecco改良培养基从骨髓腔中冲出骨髓于平皿中,用含有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的Dulbecco改良培养基培养,用消化控制及贴壁分离法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观察其生长状态,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分裂指数,贴壁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表型分析。结果: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椭圆型、短梭型、长梭型、多角型等。纯化、扩增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均匀一致的长梭型,第6代前生长性状稳定,增殖能力强。传代周期为7d,每次传代时细胞活力测定均>97%,传代后24h内贴壁率99%。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第3代细胞均匀表达CD54(ICAM-1)、纤维连接蛋白。结论:实验建立了一种可行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纯化、扩增方法。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高,细胞活力强,生物学性状稳定。本实验通过贴壁分离和消化控制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条件要求低等优点,是目前一种比较理想的分离纯化方法。
其他文献
青铜时代和其并行的中国奴隶社会一样经历了从初始到鼎盛,又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青铜艺术的装饰风格也经历了一个独特的演化过程。
目的分析研究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采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子宫腺肌患者开展此次研
目的 观察吗啡依赖或吗啡戒断大鼠脊髓和脑干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以β-actin为内参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NOS mRNA平较正常对照大鼠降低,纳洛酮激发大鼠吗啡戒断症
目的 观察6只新西兰白兔灌服罗红霉索前后对氨茶碱稳态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二期:Ⅰ期为d1~4单独灌服氨茶碱至稳态;Ⅱ期为d5~10合用罗红霉素与氨茶碱,血药浓度采用HPLC法
实验证明,2,4,5-三氟苯胺(TFA)与大鼠肝微粒体、NADPH和分子氧共存时可经历脱氟、对位羟化和氧化释放一氧化碳(CO)等代谢过程。与对照组(Control)微粒体相比,苯巴比妥(PB)或地塞米松(DEX)诱导的微粒体,使2,4,5-TFA代谢降解为CO的速
本文所研究的“刘全进瓜故事”,包括“魏征梦斩泾河龙”、“唐太宗游地府”、“刘全进瓜,李翠莲还魂”三个叙事单元。这三个叙事单元在公共叙事领域的历史与平面内独立发育,
使君子氨酸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张丽慧,张士善(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浙江310012)使君子氨酸(Quisqualicacid,QA)是从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种子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70年代以来,QA作为一种兴奋性氨基酸在
70年代末期,一种简便,可靠的抑郁动物模型--大鼠和小鼠强迫性游泳(Forced swimming test)在法国Porsolt神经药理室悄然出现[1,2].该模型是利用动物不能逃逸出恶劣环境,以致行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了IHC-66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研究了IHC-66对豚鼠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结果:IHC-66可缩短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50%时程(ADP50),大剂量时降低动作电位零
目的探讨与总结在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对在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