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的用能分析以及节能设计探索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交通需求的提升,地铁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加,地铁能耗问题也逐渐凸显。地铁能耗中的重要一部分是地铁暖通空调系统,所占能耗比例较高,本文主要探讨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系统,提升整体控能水平。
  【关键词】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用能分析;节能设计
  近年来,地方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地铁开始成为人们的主要代步方式之一,影响城市的综合建设。暖通空调系统是地铁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的用能现状并不乐观。地铁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问题突出,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提高节能的可靠性、可行性,对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积极探索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技术,减少能耗。
  1、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用能现状
  1.1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一些单位认为建筑工作完成,所有工作就可以结束,对后续的工作不重视。后期空调操作相关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训练,操作人员随意变更设计参数,对空调系统的操作形式、操作方法不规范。在操作中,没有考虑到室外温度的变化[1]。地铁设计规范中,冬季地下温度不得低于12℃。但不少城市的地铁,实际上地铁冬季温度达到了25℃。温度过高,不仅增加能源消耗,而且乘客在乘坐过程中也不舒适。不同工作人员的操作,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能耗差值可达50%。
  1.2设计管理不足
  地铁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不重视节能设计。许多部门和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空调的节能水平。一些设计人员忽略能耗的设计,专业素质较低,无法实现节能减排。地铁工程的施工时间比较长,在设计当初存在的问题,导致能耗超出预期。有的技术性问题没有解决,就开始施工[2]。现代社会提倡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在方案设计中,需要使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每一种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选取最佳的方案,是地铁暖通空调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3公众节能意识薄弱
  普通民众对空调的认知有限,尤其是地鐵空调系统,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人民群众是地铁的主要乘坐人员。地铁的空调系统设置,主要考虑人体的舒适度。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冬季空调温度越高越好,夏季空调温度越低越好。实际上,这种想法不符合人体的适应性和舒适性。不适合的温度不仅不舒适,甚至容易出现疾病。同时,空调的单位能耗也会增加。公众的节能意识薄弱,需要政府加强宣传,提倡节能建筑,使民众对空调采暖有正确的认识,提升民众的节能意识。
  2、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措施
  2.1合理选择空调的冷源
  在节能减排中,存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冷热源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这也是暖通空调广泛推广和应用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热源有区域锅炉房、热电站、小型锅炉、热采等。相比小型锅炉,区域锅炉房更优。热电站的能量利用率是最高的。吸收式制冷机、压缩式制冷机是常用的空调冷源,在不同的制冷范围内,不同的机型也有不同的性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组。空调蓄冷系统能够减少空调制冷机的装机容量,缓解系统的电力负荷,降低运行成本,节约用电。在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大部分使用螺杆式压缩机,操作简便,排气的温度较低。螺杆式压缩机结构简单,在强大的压力比,或者大压力差下,也能够工作。并且疏气性较好,不会对智能机当中含有的大量润滑油产生敏感,在空调、化工工艺、冷冻、冷藏的制冷装置中,有广泛的应用,使用范围不断扩展。如果能够合理用电,处理空调的蓄冷系统,可以降低空调制冷机的装机容量,减缓系统的运载负荷,节约运行成本。相比制冷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可以大幅降低耗能设备和用能量,达到节能的目的。对于站厅如果不采暖,温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以考虑利用地铁排风中的废热。
  2.2减少传输系统的能耗
  通过科学的方式,降低系统的单位能耗,减少低风机和水泵的电能消耗,降低输送系统的能耗,可以有效提升节能减排的效率。在实际生活中,为降低空调的系统能耗,通常采用低流速水系统、大量温差水系统。管理系统的流速越高,水泵风机的功耗越高。因此,低流速的方式能够降低单位的能耗,实现水泵和风机的有效控制。大温差水系统可以直接减少低水量输送的能源消耗,增加冷却塔与冷冻水系统的温差。也可以使用高效率的载能介质。相比水输送的能耗,使用空气输送冷热量的能耗更小。使用的水管管径比风管管径低,也可以节约成本,减少传输和使用空间。
  2.3提升空调系统的整体控制水平
  在整个地铁暖通工程中,空调系统是一项关键的环节,需要加强整体控制水平,准确把握系统的负荷计算。系统的工作性能与负荷计算密切相关。目前,在空调系统设计中,一些设计人员实行的施工的冷负荷指标,直接使用空调系统的冷负荷指标,从而节约设计的时间。但这种方式增加空调的负荷,增加系统能耗的总负荷[3]。反而增加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运行空调系统时,为达到温度的平衡,对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平衡风俗进行调整。人体感知周围的环境,湿热的环境容易使人体不舒适,主要是湿度没有控制好,只是简单的控制室内的风速和温度。必须积极开发新的控制方式,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改善空调系统的参数的调控,以体感指标为主,实现大幅节能。
  结语:
  总之,地铁暖通空调系统是地铁实现节能的重要一部分,目前在暖通空调节能减排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地铁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必须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改善已有的大能耗损失。我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地铁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工作人员也要加强操作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促进实现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张超,丁路.蒸发冷凝式螺杆冷水机组在地铁车站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暖通空调,2018,48(1):96-98,108.
  [2]邵红波.浅谈地铁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1954-1954.
  [3]赵校伟.地铁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关键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1174-1174.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项目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以应用,这得益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高层土建工程施工项目来说,降低施工难度才是项目的首要需求,因此,兴起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并且加大了对其的研究力度。然而,高支模操作工作极为复杂且难度大,所以必须将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施工行业技术发展研究的首要目标,不断攻坚克难迎难直上才能够促使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  【
期刊
【摘要】当前,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因此,人们对于房屋建筑功能效益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其经常会面临多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干扰因素较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的难度性。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是其基础结构,技术应用合理性能够直接决定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所以,为了提升工程水平和质量,在今后的施工阶段,应该强化对地基处理的重视,科学选择地基处理技术。  【关
期刊
本论文对鸭瘟病毒UL19基因(GenBank登录号:EU195092)进行了如下研究:DPV UL19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UL19全基因的克隆与分段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抗体制备,主要实验结果
本研究分离猪(杜长大三元杂)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经LPS或ConA诱导培养48h后,提取培养细胞总RNA,应用RT-PCR扩增猪IL-6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如何切实推进党内民主,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Inner-party democracy is the life of the party. How to effectively p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屹立在城市中央,促进着城市的繁荣。全国各地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施工环境的复杂化,对桩基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桩基技术已不能满足现如今桩基工程的施工需求,合理选择先进的桩基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本文以周口市引黄调蓄片区某安置房项目桩基工程的应用为例,对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在黄泛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本研究通过PCR-RFLP技术对我国来源于不同宿主的5株弓形虫的GRA6基因进行基因型的分析研究,同时对其ITS及5.8S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
【摘要】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的特点。轻型预制楼梯在设计阶段可应用BIM的可视化的特点,让不同结构尺寸的预制楼梯更加直观的展示,通过对比分析确定预制楼梯的结构尺寸;在预制楼梯生产阶段可应用BIM的协调性及模拟性,可协调预制楼梯的钢筋与预埋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可模拟预制楼梯构件的生产流程;在预制楼梯的吊装阶段可应用BIM的模拟性,模拟预制楼梯在项目施工中的吊装流程。  【关
期刊
【摘要】支撑拆除技术是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重要环节。提升支撑拆除技术,落实拆除工艺流程各项施工技术措施,提升安全意识,加强拆除过程安全控制,是确保支撑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桃浦科技智慧城605地块商办项目基坑混凝土拆除施工安全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怎样预防和控制基坑混凝土拆除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和安全事故,并着重介绍了混凝土支撑拆除过程中安全管控的重点及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支撑;支撑拆除
期刊
  抗菌药物在动物养殖业的大量广泛使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给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关注的公共卫生焦点。因此为了对动物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