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结-膨胀复合型软土固化剂不同固化效果的原因探讨

来源 :岩土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q769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水泥固化土强度相比,由胶结性组分和膨胀性组分构成的复合型固化剂固化软土得到的固化土强度可能大幅度提高,也可能降低。本研究试图探讨影响复合型固化剂固化效果的原因。采用三种复合型固化剂固化两种土样,通过对固化土强度发展规律的试验、采用XRD和DSC-TG等方法对水化硅酸钙CSH和钙矾石AFt生成速率的测试,得出:复合型固化剂的固化效果取决于固化土中AFt生成速率与CSH生成速率间的协调性,如果AFt生成时,CSH的生成量还很少、所形成的胶结结构还很微弱,则AFt生成过程产生的体积膨胀将对固化土强度产生增强作用;反之亦然。 Compared with the strength of cement-cured soil, the curing strength of the hardened soil obtained by curing the composite hardener composed of the cementitious component and the expansive component may be greatly increased or may decreas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curing effect of the composite curing agent. Three composite curing agents were used to cure two kinds of soil samples. Based on the tes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ength of the cured soil, the formation rate of CSH and ettringite AFt by XRD and DSC-TG methods was obtained. : The curing effect of the compound curing agent depends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formation rate of the AFt and the generation rate of the CSH in the solidified soil. If the generation of the AFt is small and the formation amount of CSH is still small, the formation of the cementitious structure is still very weak. Then AFt generates Volume expansion resulting from the process will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hardened soil; and vice versa.
其他文献
踏上翠绿色的国土一九六四年七月到一九六五年四月,我們作为中国钢铁专家組的成員,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参加越南第一个鋼铁联合企业——太原鋼铁厂的建設工作。在越南期間,和越
大宁河特大拱桥巫山端拱座建造在弱风化溶崩角砾岩基岩上,拱座–基岩的长期稳定性是桥梁安全运营的关键。依据弱风化溶崩角砾岩蠕变试验得到的幂函数形式蠕变方程,建立了三维
天然软黏土由于土结构的存在表现出比较复杂的力学特性:应力应变关系的时效特征;固有各向异性和诱发各向异性;土颗粒间的胶结和大孔隙结构在变形过程中的破坏。基于上述某些试
本文集是2006年第一次全国临床遗传学学术会议的论文汇编集,内容包括,发展我国的临床遗传学,为建设和谐上社会作出新贡献,遗传病的防与治,人类基因组计划对解决出生缺陷问题的可能
会议
本文集是2006年第九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首届美沙酮维持治疗与艾滋病防治研讨会的论文汇编集,内容包括,防复吸药物研究进展,关于建立社区药物滥用防治体系的考虑,脑功能显
会议
总结了建立土体屈服函数的6种方法,并以剑桥模型和修正剑桥模型为例,详细说明了使用应力剪胀关系法、热力学方法得到屈服函数的具体步骤。分析了这6种方法的优缺点,发现应力
本文集是2006年第五届上海国际袋式除尘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暨研讨会的论文汇编集,内容包括,Teijinconex在过滤行业的应用,帝人公司生产的芳纶纤维,窑炉煤气的过滤,钢铁行业的应用,煤
结合复变函数理论求解弹性力学平面带孔洞问题的优势,以及交替法简单的重复循环计算步骤,成功地解决了半无限平面内双孔平行圆形隧道开挖的弹性问题,并且借助于计算机编程,获
本文集是2006年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的论文汇编集,内容包括,大脑皮层发育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精神分裂症与NRG1,G72,RGS4,FZD3基因的关联研究,首发精神
会议
通过对黄土场地爆破的波动响应频谱及其微观结构形态的分析,首次提出了黄土的微结构颗粒动力理论。根据颗粒理论建立了动应力–应变–时间的阻尼式,后引入波动方程最终得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