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术后穿刺点最佳压迫时间。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拟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CAG的患者384例。
干预措施采用右侧鼻烟壶区或合谷穴区穿刺远端桡动脉,顺导丝送入6 F桡动脉鞘管,完成穿刺及CAG。根据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5 h组、2 h组、3 h组及4 h组。
观测指标及测量方法收集各组年龄、体重指数、动脉穿刺时间、术中收缩压、舒张压、手术操作总时间及实验室检查等一般资料,并观察术后各组出血情况,以及血肿、瘀斑、张力水疱、全身迷走反射及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肿发生率和瘀斑等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比表示,采用Fisher精确概率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各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动脉穿刺时间、术中收缩压、舒张压、手术操作总时间及实验室检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5 h组、2 h组、3 h组及4 h组弹力绷带拆除后的出血例数及比例分别为21例(21.9%)、16例(16.7%)、4例(4.2%)、3例(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4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发现1.5 h组、3 h组各出现血肿1例(P=0.570 ),1.5 h组、2 h组、3 h组及4 h组出现发绀的例数及比例分别为5例(5.2%)、7例(7.3%)、8例(8.3%)、9例(9.4%) (P=0.728);4 h组出现1例张力水疱(P=0.390);各组均未出现瘀斑、全身迷走反射及感染等并发症,各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
结论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单纯CAG术后穿刺点压迫≥ 3 h后解除压迫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