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中新型的师生关系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崇尚师德,敬重师心,尊师爱生
  师道兴则教育兴,师道衰则教育衰。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师心并非抽象而是具体可感的,它体现在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中,是教师人格和精神力量的象征。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感召他人,以自己的学识启迪他人,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引领他人。但教师不是上帝的代言人或层出不穷的理论体系的化身。教师对学生关爱与否或关爱程度,直接关系下一代的道德面貌和身心成长,关系未来的社会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今天的教师只要有师爱,学生就会有乐观,就会感到幸福,就会有寄托,就会有追求,就会有希望。
  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大胆管理,又要注意方法手段,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健康发展。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素质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严洁从教,恪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举止文明,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尊重家长,加强联系,虚心听取意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师生平等,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过去人们认为教师是处于庄严神圣而又不可冒犯的地位,成了教学的“王子”而学生只不过是教学的“奴才”而已,只能处于被灌输、被批评、被管教的地位。当然,我们承认九一般意义而言,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在知识、能力和品德上都应该高于学生,教师之所以为“师”,总有高于学生的地方,而学生之所以为“生”,总有不如教师的地方。从工作关系上讲,教师居于领导地位,学生是被领导者,学生应该尊重教师;从学问和道德上来说,教师一般比学生知之在先和知之较多。教师是指导者,而学生是被指导者,学生应虚心接受教师的教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地位上有不平等的地方。所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是人格尊严上的平等。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应该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信仰和爱好,尤其是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真正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其次是在学问上的平等,虽然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要高于学生,但在某些问题上,教师不一定就比学生强,就像唐代散文家韩愈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所以教师要改变“唯我独尊”的陈腐观念,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会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做得“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绝对不能用简单的“家长式”方式对待学生。对于学生的权利,教师无权干涉,更不能事事处处越俎代庖。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能以影响学习成绩为名,粗暴反对,横加指责,阻止和扼杀学生特长的发挥。即使是学生与教师有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意见、观点和看法,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相互理解。如果确实是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教师也应在适当的场合给予耐心的说服,正确地指导和诚恳的帮助,切忌对学生劈头盖脸地批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还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将自己的情绪波动变化带到课堂上,更不能喜怒无常。当然,民主平等是师生双方都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更应该平等对待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理解教师对学生的良苦用心,学会关心教师的疾苦,配合教师搞好教学工作。千万不能对教师求全指责,因为教师也是人而不是神,在教学和生活中偶尔有过失或过错也是难免的。只要师生双方都做到在人格和真理面前平等,才能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其他文献
这两天终于闲了一些,有点时间正儿八经看点书了。随便翻翻,读到于丹的《唤醒心中的诗意》,不免感慨万千。于丹在文章里说:“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这话说得对。小的时候,读李白,孟浩然,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长大了,学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通过诗歌,寄托情感。再后来,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我们又羡慕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期刊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那么,语文教学如何设计提问?我认为对学生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要起到激发学生的兴趣作用  教学时要抓住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的最大失败就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要
期刊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都一样有了对某一件事物的浓厚兴趣,观察会愈细致反应会愈清晰,创造性思维和各种智力活动也最活跃。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和合乎科学的各种手段,精心设计45分钟,灵活多样找准教学切入口,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习思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其
期刊
一、灵活运用多种激发兴趣的教学手段  设“境”,即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入激趣  导入新颖别致,能让学生动情,就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就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学《散步》一文,因这课文是歌颂亲情、提倡尊老爱幼的,在走进文本之前,先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让深情、甜美的歌声将学生带进一个浓郁的亲情氛围中,以激发学生的盎
期刊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
期刊
一、多角度观察生活,积极积累写作素材  (一)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文学、艺术讲究“真、善、美”。第一位是“真”。只有真的,才是善的,才是美的。作文也如此,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选出来,文章表达的中心才会感动人,才能收到中心鲜明、内容充实、喜闻乐见的效果。  写作上会叙事是关键。我要求学生写日记,观察生活所得,把它们化成文字,在心底留下影像。待到作文时,调动“影像”,把作文的素材与曾有的
期刊
这些年,每到一处培训学习,我习惯关注他们的管理细节、课堂细节,更喜欢透过那一横一捺、一人一事去享受教育的快乐,思考教育的真谛,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目前,我校生本教育已开展半年有余,身处其中的我,临帖、入帖,步步践行,领悟一二。  一、关于前置性学习布置  前置性学习是任务性作业极少,腾出时间让学大量阅读、预习。同时要求学生把搜集的资料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汇报给同学。  前置性作业设计要注意“低入”。
期刊
一、教师要从主体变主导,做好学生的参谋  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绝对控制、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为“引导”,即带着学生向某个目标行动。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帮助学生制定切实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其要旨应该是引而不发,导而不露。要充分信任学生,并注意到个体与整体的差异,因人施教,点面结合,绝不能一味地“填鸭式”式地灌输,“标签
期刊
一、师生互爱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回答肯定而明了,那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而师生间沟通的渠道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者和引路人,理应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但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待生,以情育人,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浓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  (一)关爱学困
期刊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本,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强化思维为训练程序,以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为目的。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  一是深刻感受,探究诗歌的语言美。诗歌之美首先体现在词藻、语句的优美之上,因此,诗歌教学首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外在形式之美。学生自由朗读,播放朗读录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