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有机磷中毒有两个死亡高峰:中毒后24小時内为第1个高峰;中毒后2~7天为第2个高峰。近年由于改进了洗胃和其他抢救措施,死亡第1个高峰的人数不断下降,而因为反跳死于第二高峰者有所上升,其中医源性反跳是重要组成部分。
医源性反跳主要原因
(1)阿托品用量不足及维持量不够:①部分中毒患者治疗中出现“假性阿托品化”,未能及时认识,而将阿托品减量。“假性阿托品化”多见于就诊时间早,毒物尚未大量吸收,即给予较大剂量阿托品,而出现阿托品化表现;或者因脑水肿等并发症,出现散曈,烦躁、心率快等症状而误认为阿托品化。②阿托品化后减量过早、过快,维持量过小,维持时间过短。
(2)复能剂应用不当。用药过迟或量不足,可使中毒酶老化而不能复活;用量过大可抑制胆碱酶活性,并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3)过早或过多地输入外源性辅酶A及葡萄糖:辅酶A为乙酰胆碱合成的原料,糖分解中间产物有大量辅酶A产生;二者能使乙酰胆碱合成增多。
(4)镇静剂使用不当。如氯丙嗪类,可阻断多巴胺受体,使乙酰胆碱优势明显,并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5)快速大量补液,使血中有活性的胆碱酯酶因稀释而失去功能,而阿托品的作用也因稀释而降低。
医源性反跳防范措施
(1)应用阿托品应以早期、足量、反复、持续和快速阿托品化为原则,并注意识别“假阿托品化”,因胆碱酯酶活性全面恢复需2周左右,故建议阿托品维持应持续5~8天或更长。
(2)合理输液。输入的糖类液体每日应少于1000ml(葡萄糖量小于100g),避免使用辅酶A。
(3)禁用氯丙嗪类镇静剂
(4)少量多次换血,既可减少阿托品的用量,又有预防反跳作用。
医源性反跳主要原因
(1)阿托品用量不足及维持量不够:①部分中毒患者治疗中出现“假性阿托品化”,未能及时认识,而将阿托品减量。“假性阿托品化”多见于就诊时间早,毒物尚未大量吸收,即给予较大剂量阿托品,而出现阿托品化表现;或者因脑水肿等并发症,出现散曈,烦躁、心率快等症状而误认为阿托品化。②阿托品化后减量过早、过快,维持量过小,维持时间过短。
(2)复能剂应用不当。用药过迟或量不足,可使中毒酶老化而不能复活;用量过大可抑制胆碱酶活性,并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3)过早或过多地输入外源性辅酶A及葡萄糖:辅酶A为乙酰胆碱合成的原料,糖分解中间产物有大量辅酶A产生;二者能使乙酰胆碱合成增多。
(4)镇静剂使用不当。如氯丙嗪类,可阻断多巴胺受体,使乙酰胆碱优势明显,并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5)快速大量补液,使血中有活性的胆碱酯酶因稀释而失去功能,而阿托品的作用也因稀释而降低。
医源性反跳防范措施
(1)应用阿托品应以早期、足量、反复、持续和快速阿托品化为原则,并注意识别“假阿托品化”,因胆碱酯酶活性全面恢复需2周左右,故建议阿托品维持应持续5~8天或更长。
(2)合理输液。输入的糖类液体每日应少于1000ml(葡萄糖量小于100g),避免使用辅酶A。
(3)禁用氯丙嗪类镇静剂
(4)少量多次换血,既可减少阿托品的用量,又有预防反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