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思考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c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就是传承人,因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即是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正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也陆续出台一系列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及传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当前对传承人的保护及传承机制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阻碍着非遗传承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因此,在建设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时,必须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全面完善认定机制、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教育传承工作,让非遗传承人能真正将民族文化精髓传承与发扬,促进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种有效的解决措施。
  我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并且很多民族文化艺术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辉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是传统技艺,或是独特的生活方式,其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的核心因素就是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应当受到特殊保护,而现阶段我国在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建设中有众多不完善之处,这都亟待解决。
  一、我国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申报,轻视保护
  当前,有一个问题亟需人们重视,即各级科研单位和各级地方政府,甚至是某些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却忽视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这从侧面反映出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以及部分学者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其思想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往往在申报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各单位表现得非常积极,号召大家都各显其能,共同协作,尽最大的努力保证项目申报成功。然而,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却没有建设科学、合理的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并且各个单位又回到各自为政的状态。非遗保护工作比较复杂,在实际开展中会有层层困难,一般都会超出在申报项目时所预测到的问题。所以,当申报完非遗项目后,实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就显得异常困难,很多指标都无法达到,并且被列入到申报名册中的传承人,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获得与书面描述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非遗传承人呈现断层趋势,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传统戏剧、曲艺、音乐类目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现代社会流行音乐文化对其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绝大多数青年人都遗弃那些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甚至有些老年傳承人也渐渐将其遗忘。非遗中的民间传统工艺也由于不具备可观的经济价值而很难形成广阔的市场,所以很少有学徒愿意去学习。非遗中的传统医药类项目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被现代医疗设备所替代,其生存空间所剩无几。新时期,青年所接触的信息较多,喜欢快节奏的生活,视野也更开阔,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持有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就直接舍弃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这导致非遗传承人出现严重的断层趋势,使得非遗保护工作非常严峻。此外,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也不容乐观。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非遗传承人也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而非遗行业基本都是生产文化及精神产品,其本身的生产成本比较高,而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中很少涉及这些精神文化类产品,这让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变得比较差,久而久之,只会让整个行业发展得非常缓慢,并且走向消亡。
  (三)非遗传承人现有的认定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在非遗传承人的认定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层级认定方式,并且传承人也明确分成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认定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笔者很明显地看出几个问题,包括认定数目不明确、认定程序不科学以及认定条件比较抽象等。首先,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数量没有明确规定,显然,对于某个非遗项目被认定的传承人数量越多则推广的力度也会更大,将会促进非遗项目健康长久地发展。其次,认定程序不科学、不合理。目前非遗传承人一般都是被推荐的或自行申请的,而这些传承人都生活在民间,对相关的申请制度几乎没有了解过,所以自愿申请的流程并不适合。最后,认定条件模糊,较为抽象。我国规定非遗继承人不能为集体,而在发达国家则对传承人的主体身份没有任何限制,采取“个别认定”“团体认定”“综合认定”等方式。
  二、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督导检查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结合目前非遗传承人的现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从而能够明确传承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审核各地方部门递交的非遗项目申报方案时,一定要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确保传承人的切身利益。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就应该积极督促相关部门要按照申报书所写的关于保护传承人的方案,派遣专人不定期地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对本地的非遗传承人做好普查登记,对于特定弱势的非遗传承人群体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传承工作中。同时,也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保非遗传承人的财产性权利和精神性权利,让他们依法享受获取报酬的权利。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可以利用社会募捐等方式建立专门的非遗传承人保护基金会。政府部门加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让当地老百姓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拓展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市场,这也能增加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当传承人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可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也能吸引到更多青年做非遗传承人的学徒,这也有效地解决了传承人的断层问题,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展。
  (三)健全认定机制,确保科学合理
  首先,非遗传承人的数量认定必须科学合理。根据非遗项目的具体情况,尽量提高传承人的认定数量,鼓励年轻人去拜师学艺,并且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就会不断扩大非遗传承人的数量,也会进一步推广非遗项目。其次,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必须科学合理。很显然,认定标准是判定非遗传承人是否符合标准,那么认定标准就直接决定了传承人的认定数量。为了适当提高认定数量,认定标准可以适当放宽。扩大传承人的候选范围,尤其是初学者,要给予充分的鼓励,给予他们特定的认定标准,可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拜师学艺,且继续给予资金扶持,这样就会慢慢培养出一批批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最后,认定程序多渠道化。要突破传统的个人申请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认定程序,当地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寻找和发现非遗传承人,并且协助他们申请,鼓励民众多推荐非遗传承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并且做好登记,由专人去调查,最终协助其申请。同时,评定对象也应该多元化,不仅包括个人认定,还要包括集体认定,只要是具有非遗文化价值的传承人或传承群体,都可以认定为非遗传承对象。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不断改善和优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发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刘光平(197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非遗传承保护。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2016年度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优秀青年项目“非遗在高职院校传承保护与创新的‘五位一体’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6B0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西尔维娅·马里诺(Sylvia Marino)是加州南部城市圣塔莫尼卡Edmunds.com社区事务执行理事,Edmunds是一家为汽车销售商、购车者和驾车人提供信息的公司.她领导的团队除了负责
行政机关及授权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某些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问题的出现,建立公益行政诉讼制度极为重要,而确认原告资格是建立该制度的一大难点.我国现
PPP模式已成为我国公共产品或服务提供的重要方式。PPP 项目的融资性是公私双方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PPP项目中主要合作方的融资目标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点。研究在文献回顾
提出一种基于Legendre正交矩的新的三维边界检测算子。通过窗口计算,该算子可以用来检测三维物体的边界,并具有比一般其他算子更高的方向灵敏度和表面精度,同时具有明确的几何模型意义。计算量是采用矩算子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地方。通过预先计算模板,可以大大加速计算过程。我们通过光线跟踪方法将该算子应用于医学图像的绘制当中。结果表明,采用Legendre矩的三维边界检测算子,是一种位置方向计算精度较高的三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借词,又称外来词,是指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借用的词语.世上没有纯粹的语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移民杂居等形态对对一个民族的语言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汉族是中国的主
刑事搜查制度的目的就是搜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同时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公民的权利的侵犯.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刑事搜查的相关界定,其次对我国刑事搜查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
摘 要:现代市场环境下交易和事项的复杂与多样性日益加剧,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已不能满足会计实务的发展需要。在新会计准则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广泛应用"公允价值"概念。公允价值是交易双方在交易时达成的共识。公允价值在未来的会计计量中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一、新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  (一)新会计目标的必然要求  我国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
One unusual dimeric tropane alkaloid,bishyoscyamine,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Anisodus acutangulus,whos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absolute stereochemistry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