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感官文化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主的上海早期电影研究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早期电影研究已成为一个国际性话题,而其中以美国学者为主的“感官文化”研究,则是一股正在兴起的对中国电影史研究产生较大影响的学术思潮或流派。这一学派以探讨上海早期电影与现代性的关系、及其与好莱坞的关系为主题,并注重女影星对都市文化的影响;其研究方法超越了解读式电影研究而涉及到电影与物质表象、与身体等感官文化领域,还涉及到电影与广告牌、杂志封面等其它视觉模式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一学派主要学者观点的分析,梳理出他们的基本思路和研究特点,但同时指出用感官文化研究的方法进入对早期上海电影的研究,电影文本则可能沦为一种文化素材或社会档案。
其他文献
<正> 近代史学界的泰山北斗陈垣先生(1880~1971),一生著述等身,跳伞满天下,道德文章为后人钦敬。不过,也许很少有人知道,陈垣先生在文物的鉴赏、保护和收藏方面也寝馈恒久,一
目的:了解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7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用药方式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
在六十余年的文艺生涯中,贺敬之创作了大量的新歌剧(包括秧歌剧)、新诗、“新古体诗词”、歌词。在这一系列的诗学(广义上)实践中,贺敬之逐步形成并完善着自己的诗学品格。其
众所周知,人的主动性行为基本是基于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翻译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当然也不例外。1978年,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莱斯和弗米尔共同创立了翻译
<正>快闪族(Flash Mob)是一群互不相识的人,透过因特网相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然后一起做出一些无意义的动作,例如拍手掌、喊口号等。
期刊
<正> 清代扬州地区画家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扬州八家",即:汪士慎、李(鱼单)、黄慎、金农、李方膺、郑板桥、高翔、罗聘。这八家不一定籍贯都在扬州,如黄慎是福建人。他们
<正> 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在广东国画界中,"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创立了岭南画派,主张艺术革命,当时又被称为革新派。岭南画派倡导中西画学融汇折衷,打破旧中国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家崛起的战略规划的一部分,电影产业化的推进对我国电影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传播中国文化、中国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
将二氧化钛、无机微粉填充剂硫酸钡,加入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中,通过流延拉伸的方式制备PET反射膜。并借助分光光度计方式,对填充剂含量、拉伸倍率等对PET反射膜光泽
<正> 目前,我国连锁药店的发展虽然迅猛,但也不过2~3年的时间,与国外连锁药店相比,连锁规模较小。我国的连锁药店,规模最大的不过300余家门店,而美国四大连锁店每家均有28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