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恐龙的小怪兽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中,凶猛的恐龙一出现时,所有的其他动物都争先恐后地逃跑,唯恐成为它们的盘中餐,如果奔跑速度一般的人类遇上了一只食肉的恐龙,存活的几率更微乎其微。
  不过,强中自有强中手,还有一些动物,胆子大到竟然敢吃恐龙。
  咬合力惊人的鼠齿兽
  空旷的草原上,一只小霸王龙发出了悲哀的鸣叫,它在寻找着同伴,然而,同伴已经走远了,它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周围太安静了,没有动物敢在这个凶残的动物面前继续捕食,纷纷躲进了洞穴里藏身。然而,另外一只动物注视着这一切,它蹑手蹑脚地躲进了小霸王龙旁边的灌木丛,然后,乘着小霸王龙不注意,一跃而起,扑倒了它,并用锋利的犬齿咬住小霸王龙的咽喉,瞬间小霸王龙鲜血四溅,当小霸王龙试图反击时,它用力地咬了第二口,小霸王龙咽喉大动脉破裂,一命呜呼。
  这个吃恐龙的彪悍怪兽就是沃氏鼠齿兽。
  沃氏鼠齿兽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栖息地为今天的美国蒙大拿州和北达科他州,大小很像獾,吻短,眼睛稍突而圆,身材修长,体重可能只有2.4~5.2千克。虽然看上去并不庞大,然而,那时候哺乳动物大都是像老鼠一样毫不起眼的小个子,所以,沃氏鼠齿兽算得上是白垩纪最大的后兽亚纲动物。
  研究者们通过比较沃氏鼠齿兽和其他化石物种以及现存哺乳动物的牙齿,发现沃氏鼠齿兽是杂食动物,它们的菜单上既有多种脊椎动物,也有像植物、贝类、昆虫、环节动物(如蚯蚓和水蛭)等无脊椎动物,而最让人称奇的是它们有的时候还会捕食小型恐龙,这就跟当时主要以植物为食,为了躲避恐龙而昼伏夜出的哺乳动物很不一样,而这一优秀的捕食能力不得不感谢它们那惊人的咬合力。
  咬力测量表明,按体重比例计算的话,鼠齿兽是地球上出现过的哺乳动物中咬力最强的,甚至比现在的哺乳动物咬合力冠军鬣狗更大。
  除了强大的咬力,鼠齿兽的犬齿形状与现存的猫科动物和鬣狗相似,这说明它们也可以咬穿猎物的骨头。而用来切割的臼齿和大而圆的前臼齿,以及强大的头骨、下颌和下颌肌肉,这些都是食肉动物的顶级配备。研究者猜测,鼠齿兽或许能够咬碎硬骨或贝壳,在面对大猎物,比如小型恐龙时,也可以毫不惧色。
  吃小恐龙的能力让沃氏鼠齿兽声名远播,让我们知道也有让骄傲的恐龙们胆寒的动物。对沃氏鼠齿兽的研究还重塑了有袋类动物的起源理论。以前的理论认为有袋类起源于南美洲,但沃氏鼠齿兽的解剖学特征说明有袋类应该起源于北美,比原先想象的起源时间要早1~2千万年,然后才在南美扩散和多样化。
  巨大的青蛙
  在《火影忍者》中,有一只叫做“蛤蟆文太”的灵兽,这是一只巨大的蛤蟆,常常叼着一根烟,十足“大哥范儿”,在地上行走的人类,在它庞大的体型衬托下,简直就像小虫子一样小。“蛤蟆文太”当然是日本漫画家岸本齐史发挥想象力的结果,不过在遥远的恐龙时代,还真有大得让人吃惊的青蛙。
  1983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戴维·克劳斯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发现了一个700万年前的青蛙尸体化石,这个化石长度达40.6厘米,比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青蛙哥利亚蛙还要长。现在栖息在非洲喀麦隆和几内亚赤道地区的哥利亚蛙,从鼻子到肛门的长度能达32厘米,重达3.25千克,眼睛直径2.5厘米,可以说是青蛙中的巨无霸了。那么,这个史前青蛙得有多大呢?
  虽然研究者找到了这个物种大得让人不可思议的化石,但直到14年后,又寻找到了75块化石碎片后,研究人员才得以在2008年重建出了这个巨蛙的外貌,并给它取名为“魔鬼蛙”。
  复原图显示,魔鬼青蛙头骨异常厚实,有一张阔嘴,下巴非常强壮,嘴里长有几十颗牙齿。不算腿长,魔鬼青蛙在长度上能达到41厘米,重量达4.5千克,是它們现在还存活的最大近亲南美角蛙的两倍大,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青蛙!
  专家们推测,这种生活在白垩纪末期的马达加斯加岛的食肉动物,和南美角蛙一样,性格应该也非常暴躁,富有侵略性,凭借着它们那巨大的嘴和强有力的下颚,魔鬼蛙曾经可能不仅吃蜥蜴、小型脊椎动物,甚至也敢捕食小盗龙、结节龙以及大型恐龙幼崽,如小霸王龙、小梁龙。
  不仅仅是魔鬼青蛙凶猛的捕食作风让人印象深刻,研究者们还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魔鬼青蛙出现在非洲?而它们的现代近亲南美角蛙分布在南美呢?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大约在1.6亿年前,冈瓦纳超大陆(一个假设存在于南半球的古大陆)解体,形成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澳洲大陆、南极大陆、印度古陆等独立大陆。但在马达加斯出现的南美特有的南美角蛙的近亲表明,6500万~7000万年前,南美大陆、马达加斯加、甚至南极洲之间可能还有连接。
  巨型爬兽
  200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在中国东北发现了一个大个头的动物化石,这个动物的下颌上仅由一块齿骨组成,说明它是哺乳动物,因为爬行动物的下颌通常是由数块骨头构成。最特别的地方是在它的上腹部保存了一团叠压着的不明物,这团不明物聚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骨头,这些骨头大都是相互关连,前肢、后肢都清晰可辨,在一堆骨骼的右下部,竟然有两排整齐的牙齿,这就说明这些骨骼碎片可能来自另一个生物。经过仔细辨认,这些骨骼竟然是婴年个体鹦鹉嘴龙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未知的史前哺乳动物可能曾吞食了一只恐龙。
  那么,它会是什么哺乳动物呢?复原图显示,这个哺乳动物长约60厘米,重约4~6千克,四肢短而粗壮,呈半直立状奔走,有点类似于现在生活在澳洲的袋獾。由于区别于已知的其他中生代哺乳动物,中国古生物学家将它列为一个新属种和一个新科:爬兽科(兼具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特征的兽类),并给它们取名为强壮爬兽。
  然而,该如何判断强壮爬兽腹中的恐龙,是它猎捕到的活恐龙,而不是龙胎,或者恐龙的腐尸呢?
  研究者发现,这个幼体鹦鹉嘴龙大概长12~14厘米,约是强壮爬兽的1/3。牙齿上面有轻微的磨痕,说明鹦鹉嘴龙已经用牙齿咬磨过食物,肯定不是胚胎,而是一个鹦鹉嘴龙的幼体。
  现在的以腐肉为食的哺乳动物典型代表是非洲的鬣狗,它们咬肌不发达,门牙小,在抓咬方面能力弱,只能吃腐肉。而强壮爬兽则不至于沦落到吃腐肉的地步,它咬肌相当发达,负责嘴巴张合的颞肌也非常发达,证明它有非常强的吞食和咬合能力,所以很有可能是主动猎食者,而且从这只强壮爬兽胃部发现的关节相连的肢骨可以看出,强壮爬兽在捕食到恐龙后会直接大块撕裂吞食。
  不过,这个有幸捕到大餐的强壮爬兽也许只是吃了它的一顿“最后晚餐”,因为从保存完好的恐龙骨骸化石可以看出,强壮爬兽在吞食小恐龙后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消化,就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除了这些动物,吃恐龙的动物其实还不少,比如史前还有一种体长达10米的恐鳄,这种水栖史前动物有吃大型恐龙的能力。当恐龙死后,还会有许多小型哺乳动物、以及甲虫等臭虫撕咬尸体。所以,即使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凶猛的统治者,依然也有让它们胆寒的敌人。
其他文献
1995年4月的一天,英国退休邮递员托尼·内格尔带着他的狗在德比郡峰区国家公园中散步。他所在的位置是峰区国家公园北部一片名为“黑峰”的区域,这里有这个公园里的最高峰,还有大片的沼泽地。  突然,内格尔发现天色变得暗了一些,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天空,却发现一架飞机正好挡住了他头顶的太阳。奇怪的是,那架飞机明明离地面很近,但是他却没有听到任何声音!更奇怪的是,飞机摇晃地落向不远处的树丛,但他跑过去看时,
期刊
这里的空气中充满了有毒且刺鼻的氯气和硫磺味,这里是被称作“地狱之门”的埃塞俄比亚达纳基尔凹地,这里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之一。拥有剧烈的火山、灼热的气温、毒气和强酸湖,以及五彩缤纷的含盐池子。除此之外,地表其他地方被地热和烈日一同烘焙得又焦又脆,像大块的桃酥一样。所以,这里是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  然而近期,在这块被视为生命禁区的荒原上,科考队发现竟然有大量生命存在。  极端环境下的艰难的科考  
期刊
海水嘗起来是咸的,这是因为雨水冲刷裸露的岩石,将氯和钠离子等物质带到河流中,最终这些物质到达了大海。如此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应该会变得更咸。真正的谜题在于,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海洋不像死海那样咸度很高,变得死气沉沉的?据研究,至少在5亿年前,海水的平均咸度就和现在的差不多,也就是说海水咸度已经5亿年没什么大变化了。关于这个谜题,有一种理论认为,在沿海泻湖中的水蒸发之后,大量的细菌把盐留在了
期刊
说到世界上最丑陋的动物,裸鼹鼠一定能获得名次。这种分布于非洲东部的啮齿动物,体长不过8~10厘米,体重一般在30~38克之间,身体没有毛,獠牙外露,皮肤起皱,并呈现粉红色或者淡黄色,看起来就像一根没有煮熟的腊肠。当科学家们最初发现它们时,以为是老鼠的变异体。  不过,这些丑陋的动物们却有一些惊人的本事。它们堪称是啮齿类动物的“寿星”,老鼠的平均寿命是3年,它们的寿命能达到约30年;裸鼹鼠虽然皮肤直
期刊
岩石就如同地质学的镜头,向我们透露着数亿年前的景观。现在苏格兰东南部彻恩赛德区附近的一个村庄,在数亿年前曾是河岸边一片闷热和潮湿的热带沼泽。  嘘—快看!3.5亿年前的某一天,就在这个泥泞的河岸边,一双狡黠的眼睛悄无声息地伸出水面。这双眼睛属于一只类似蝾螈的动物,它脑袋宽,嘴巴扁,长着针状锋利的牙齿,长尾巴。它甚至还长出了四肢,笨拙地拖着自己的身体走到岸边。  这只动物绰号叫“小不点”,是一种远古
期刊
能,并且速度会更快。  在地球上,我们吹气球时,空气被吹入气球中,气球中的压力比周围环境的要高。更大的压力就是气球膨胀的重要原因。随着更多空气被吹入有限的空间,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会越来越高,从而产生更多的压力,并将气球壁向外推。而制成气球的材料的弹性是有限的,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气球被吹爆,并發出巨大的声响。  在太空中,气球外部没有空气压力从外面推气球的外壁,因此,当我们把空气吹进气球时,空气
期刊
像香蕉这样的大叶植物往往生活在热带地区,而像石楠这样的小叶植物生活的地方则更靠近两极。植物学家在19世纪第一次注意到这种差别,但没有人能够解释这种现象。我们都知道,大的叶子比小叶子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如果是为了吸收热量,那么大的叶子应该出现在寒冷的地区而不是热带地区。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研究了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植物叶片的大小与气候的关系,例如昼夜温差、降雨和湿度。结果他们发现,避免夜间的寒
期刊
可能有人听说过,用不锈钢做的东西,比如用勺子,能去除蒜味。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资助的一项公民科学实验中,许多参加实验的人都证实,用不锈钢擦手确实能把手上的蒜味去除。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還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细致研究,不过我们做了一些推测。大蒜中含有大量的含硫的化合物,这使它产生我们所说的大蒜味。其中一种叫做蒜素的东西可能会在你的手上留下大蒜的气味。不锈钢是一种合金,主要由铁制成,但也含有铬。铬
期刊
漫游太阳系只是时间问题。基于事实与设想,我们现在就可以提前想象一番。  去太阳系的其他星球旅行将是未来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人类早晚会把其他星球打造成度假胜地。那么,你想去哪里呢?  温馨提示:文中提到的各个星球上的度假中心、休闲中心或者观光飞船等,目前当然都还只存在于设想之中,它们均是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宇航员的名字命名的。  月球  豪华水疗中心和低重力高尔夫球场  月球,作为地球最近的邻居,毫无疑问
期刊
2017年6月,英国科学家们在《前沿》期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男性青少年中,左撇子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明显比右撇子好。  据统计,世界人口中约10%~12%的人是左撇子,为了争取左撇子的权益,国际上还把每年8月13日定为左撇子日。  关于左撇子是不是更聪明的问题,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2010年,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三国的科学家对895个人的大脑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左撇子不是病,而是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