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快乐巧识字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yiz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所以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不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低年级学生很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学。针对小孩子的年龄特征,在教学生字时,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娃娃” 或“字宝宝”等,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成为学生交朋友的过程。亲切的称呼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生字的兴趣就得到了激发,学习生字就不再困难。
  低年级学生爱玩是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他们的年龄特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化识记方法是不符合儿童天性,也不符合课改要求的。为此,我们非常注意让学生在“玩”中识字,把活动、游戏、儿歌、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入到识字教学之中。如可以采取拼一拼,画一画等形式来学习生字。让学生用手中的字卡去拼组新字,或让学生将偏旁与字卡拼组生字,学生在动脑筋、摆一摆、拼一拼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新字,发现了构字规律,又玩得开心。“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我们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把识字与画画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把汉字画出来,并加以说明。
  2 多种方法,让学生轻松识字
  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后,我们还要适时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轻松的记住生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1 猜谜语识字法。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中国汉字,很多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好的识字法。如“帮”字:“小丰耳朵长,站在一条毛巾上”; “碧”字:“王老爷,白老爷,同坐一块石头上”。 这些字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丰富的联想,如此简单而有趣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2.2 换偏旁识字法。就是利用以前学过的熟字换个偏旁来进行识字。如学习“娃”字时,引导学生由学过的“蛙”字的女手旁换成虫字旁就是女娃的娃,既学会了生字,又加深了生字与熟字之间的联系,还如学“斧”字时,可由“爷”字去换。换偏旁比较识字,既能用熟字记住生字,又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的生字,真是一举两得。
  2.3 编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休息”的“?休”字时,把“?休”字拆成“亻”和“木”,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走累了靠着树木休息。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
  2.4 儿歌识字法。儿歌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创编儿歌教学生识字,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如“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再如,学习“坐”字,可以说二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
  3 培养能力,让学生自主识字
  识字教学中,帮助学生总结方法是为学生自主识字提供基石。随着基本识字方法的掌握,便可开始放手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创造性的识字。
  而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创造出了许多识记方法。如:学习“克”字时,有的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古+儿=克;有的学生用猜字谜的方法来记,十个兄弟是克。演一演:如“看、着”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我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想办法辨清楚,有个学生这样记的: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并做出模仿动作。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再问“着”已有不少学生把两个指头伸上头去了。编一编:顺口溜和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好记,比较受欢迎。例如学习“力”,我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字一撇写出头变成“力”,让学生编顺口溜。有的学生编出了“刀字出了头,力力力。”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灵活、充满激情地为学生铺路架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识字过程中的乐趣,教给学生灵活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和巩固知识。那么识字教学也将不再是一种枯燥乏味的教学,而是充满着乐趣与享受的教学。
其他文献
多媒体的运用,使得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因其形式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其形象生动,可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其创设情境,可增强教学效果;因其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可与传统教学相互补充。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得使用多媒体,也并不是每节语文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得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不仅达不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还会产生副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语言和语言运用。”英语的“兴趣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也使得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成为必然的趋势。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等于一体,能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具有大容量、多
期刊
【摘 要】 《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美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所以美术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情感体验 自主欣赏 创造能力 审美观点  有人认为“小学美术欣赏”就是拿美术作品让学生看,多么轻松!其实不然。《美术课程
期刊
小学生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具有许多成年人甚至中学生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小学开设英语可以发挥他们学习语言的潜力。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开阔眼界,扩展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国际意识。  1 英语教学应从语言学习抓起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一的用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
期刊
【摘 要】 如今,多媒体教学这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发挥了它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示了语文这一基础学科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巨大力量。在语文学科中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 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按照
期刊
科学制定目标是提高效果的前提,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改进和提高课堂效益,必须精心制定和有效实施教学目标,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的三维目标。它是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落实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结合教学实际,本人提出关于三维目标的四点认识,以供各位同仁借鉴:  1 对三维目标的基本认识  1.1
期刊
1 转变教学观念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始终是矛盾的,教师要教,而学生要学,教师最不放心的就是担心学生学不会,学不深,这也是长期以来学生主体作用不能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教师的指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重要前提。  2 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首先是平时和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和学生玩在一起,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
期刊
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
期刊
目前,“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正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它所强调的“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这一目标,则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我试着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发现效果真的很好。  1 转变教师角色,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才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 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激发学习智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