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乐退”,早规划

来源 :投资有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退休”不在早晚,关键是怎样实现“人退休了,钱不退休”?答案是尽早做退休理财规划。但究竟是按照风险属性来进行资产配置,还是根据退休愿景来规划,这是一个问题。
  国内的富裕人群及其拥有的财富都在突飞猛进。他们大多处于40~50岁之间,当然也有的可能是“80后”甚至“90后”,可投资金额至少在100万元以上,是很多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但他们在春风得意的同时,也隐藏着对未来社会各種不确定因素的焦虑和担忧。因此,他们最近热议的一个话题是:退休,你规划了没?
  未来养老生活“大爆炸”
  按照现有经济规模的发展,10年或20年之后的退休生活与现在已经截然不同。
  中国老年产业发展促进会华东办事处秘书长吴根生告诉记者,未来中高端的退休人群来自两个领域的人士:成功商务人士和中高端退休干部。
  “处级以上的干部,可支配现金一般有300万以上人民币,房子也有两套半,居住面积平均达到200~300平方米。”经商成功的人士一般也是有房有车,手中至少握有100万元以上的资金可供投资。
  这些高端人群对未来的退休养老规划是如何设想的?“他们更强调的是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圈子,同时又要保持较高的生活品质。”启元财富的投资总监汪鹏称。
  “在一二十年之后,可能会有高端的养老公寓,里面养老设施配备齐全,全面满足退休老人的生活和娱乐。比如退休老人的健康管理、细微到每日饮食营养的平衡,必要时还要给他们配备生活秘书、政治秘书以及旅游顾问,甚至还需要有各类公益组织,以方便他们做慈善,满足他们对社会散发余热的需求。”吴根生说。
  “不同于敬老院的升级版,未来退休养老生活不仅需要高端养老设施,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找到圈子。”不仅如此,他们周末可以各自回家,也可以经常去旅游,就像年轻时从公司到家一样的自然。
  可以显见,这些人群对退休生活已经摆脱了一般意义上居家养老的概念,对于生活的品质有着很高的要求。
  而这样的生活品质,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也就是说,退休金额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生活品质。“要过上较为有品质的退休生活,所需要的资金一般为一年50万元左右。”
  以目前传统的养老投资来源作为衡量,吴根生称,“中高端人群退休后一般持有多处房产,其养老收入大多来自房租收入,同时还有自身的养老金,以及国有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收益。”
  汪鹏也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现有退休的中高端人士其资产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自购房产的资产估值上升以及房产出租收益。可以显见,房产成为目前中高端人士养老的主要来源。
  然而,在10~20年之后,以房产为主的退休养老规划将难以为继。汪鹏认为,由于受到刚需人口变化的影响,房产估值将产生下行的压力,因此现金流的来源也将产生不小的变化。
  “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刚需人口减少,城市人口老龄化对房产估值产生下行的压力,加之房产税会增加超出居住需求的多套房的持有成本,会使市场产生房产抛售的压力。虽然不同的城市会有较大不同,但分化会比现在更加明显。”
  因此,当10~20年后中高端人士退休期到来,在持有的资产中,房产比重将下降,而投资获得的现金流比重将上升。
  在这样的变化中,如何规划才能到达理想中的退休生活?在国内财富管理业界,目前的主流做法是根据客户的风险属性进行资产配置。而一些业内专家认为,该主流做法其实是“剑走偏锋”,真正靠谱的方法应是根据客户期望的退休生活品质进行资产配置。
  风险属性决定资产配置?
  “我接触的大部分客户是按风险属性进行资产配置的。”北京方鑫汇投资管理中心的机构业务部总经理赵鑫认为,目前国内大部分中高端客户的规划心理都是如此。
  他认为,这是由于我国主要财富人群的财富积累时间都不长,大多不足30年,特殊的心理和财富传承理念,使他们倾向于直接以纯粹的收益来衡量退休生活品质。汪鹏也表示,现在的中高端客户最关心的是手中的储蓄以及未来退休现金流能否令其购买力基本保持不变。
  关于这点,在王律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今年50岁,属于稳健型投资者,目前用于投资的资产大约300万元,其中50万资金被套牢在股市。王律师准备在10年后退休,对目前投资的年平均回报率要求在10%左右。
  根据他的情况,理财规划师最初建议他将剩余的250万元全部用于购买类固定收益产品。但考虑到他不想错过年内随时可能产生的二级市场投资机会,因此做了调整,建议他用150万元配置了一款两年期的年收益9%左右的信托产品,70万元配置了一款一年期年收益12%左右的债权产品,剩余30万配置了超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王律师对这样的配置表示较为满意。
  王律师的例子代表了大多数中高端人士的投资心理:根据风险属性决定资产配置,以此作为退休规划的基础。
  王律师属于稳健型投资人,因而配置了较多风险相对较小的产品。然而有投资就必有风险,这種普遍的资产配置心理是否真能引导退休规划的主流?
  鑫舟理财、理财88网创始人夏文庆告诉记者,理财师为客户进行投资组合设计时,需要按一定的科学比例配置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货币等,依靠各種资产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可正可负)来抵御系统性风险,帮助客户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投资回报。
  然而,资产类别之间以什么样的比例进行科学配置却是一个业内难题。目前国内的现状是,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配置标准,大多还是以风险属性测试来确定客户的风险类别,所得的结果诸如进取型、积极型、稳健型、保守型等,然后以产品配置来替代资产类别的配置。
  而风险属性的测试又是一个难题。一般而言,风险属性包括客户的客观风险承受能力和主观风险容忍态度,前者是指净资产规模、资金的流动性要求等因素;后者则受制于对投资收益的期望值、生活和成长经历、现在所从事行业等因素。   两者都需要结合客户的具体情况、社会普遍形态、心理学原理等因素进行量化,才能测试出比较客观的风险属性。夏文庆告诉记者,客户主观风险容忍态度的量化尤其困难。
  汪鹏也表示,客户的客观风险承受能力是刚性的,而主观风险承受能力是弹性的,两者都会随着时间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确认起来颇费周折。
  这直接导致以风险属性为依托的资产配置“不靠谱”。因此,夏文庆认为,可淡化风险测试结果,而把客户满足人生不同阶段生活品质所需要的投资回报率,作为资产配置比例的基准。
  从退休愿景出发
  退休规划的起点和目标都应该是投资人想要的退休生活品质。我国财富市场目前处于“高增长,高分化,高通胀”的“三高”时代,而且“三高”特征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如果要保障自己退休生活的质量,以退休愿景为导向的合理规划尤为重要。
  退休愿景,简单来说就是想要过什么样的退休生活,达到何種生活品质。在此基础之上,与理财师达成“沟通调整确认”的反复过程。
  理财师应帮助客户梳理的问题包括:为达成退休生活品质目标,结合已有的经济资源和未来的收入,所需要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要获得这样的投资回报率,现在已有的资产应该如何配置?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该如何调整?家庭财务如何保障,财产如何传承……夏文庆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说的退休理财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退休愿景一定要具有“可实现性”。“不少客户自己都不清楚未来退休目标是什么。比如说一位目前投资资产100万元左右的客户,他打算在5年后退休,并实现完全的财富自由,开超级名车、住顶级豪宅等。这样的愿景仅仅通过规划是难以实现的。”
  赵鑫认为,退休规划是让财富稳定增长进而实现最终的财富目标和生活目标,“但绝不是纯粹的发家致富。”
  在客户提出明确的退休愿景之后,理财师一般会借助两種工具来辅助规划方案的制定。夏文庆告诉记者,由于国内的财富管理市场刚刚起步,理财师的水平良莠不齐,甚至并未形成较为正确的理财观念,因此科学的规划软件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寻求较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内理财市场已经研发了相应的规划软件。业内专家正致力于计算出客户未来的收入以及现在积累的资产,并根据不同的人生阶段,去找到获取理想的投资回报率的投资方式。
  同样重要的是资产配置模型。“根据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的理论,假设用股票和债券进行投资,在风险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有的投资组合收益率可以更高。”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在资本市场线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组合。
  因此,“愿景派”所主张的退休规划流程归纳起来就是:投资人充分提出退休养老要求和现有的资产,理财师在现有软件和资产配置模型的基础上,分享资产配置的理念与案例,对客户脱离现实约束的愿景和一些认识上的错觉提出建议、进行修正,最后形成一条可行的路径(即退休规划方案),使客户的现有资产向愿景方向稳步推进。
  根据众多理财师的经验,在退休规划中风险类资产的持有比例应该适当减少,资产的配置不宜太固化。
  “若是持有房产作为现金流来源,则一定要注意该房产是否在局部区域占有不可复制的资源,如周边的环境、配套、是否学区房等因素,总体上应提升资产流动性工具的配置比例。”汪鹏介绍。另外,如果考虑规避遗产税,保险和民事信托均为较理想的工具,投资人可以等到遗产税出台后再配置具有避税功能的保险产品。
  Box
  理财师应帮助客户梳理的问题包括:
  为达成退休生活品质目标,结合已有的经济资源和未来的收入,所需要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
  要获得这样的投资回报率,现在已有的资产应该如何配置?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该如何调整?
  家庭财务如何保障,财产如何传承……
其他文献
作為资产超过500万、年龄超过40岁的高端收入群体,如何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使自己的资产得到保值并获益,以保晚年生活无忧呢?未雨绸缪、统筹考虑是关键。  如果你的资产达到了500~2000万,正值40~50岁,那么你会如何制定你的退休规划?在你达到了这样的资产规模时,如果把整个家庭因素统筹考虑进去又该如何规划?在众多的高端客户退休规划案例中,经过专家评审,上海融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融义财富”
期刊
房价上涨,油价上涨,水电价格上涨,蔬菜价格上涨……随着生活成本的逐渐提升,资产在300~500万的中产阶层也开始焦虑,如何储备养老资产,成为他们的当务之急。  很多中产阶层都会面临20多年后退休到底需要多少养老金安度晚年这个问题,那如果你现在有300万至500万元可配置资产,你又如何规划你的养老生活?  某知名IT企业工作的陈先生,在一般人眼中生活条件算是优越,但他依旧没有安全感。“如今的市场,大
期刊
当下市场上理财产品花样繁多,使人眼花缭乱,有的产品宣扬高额回报,令人顿生欲望,“穷追猛打”。其实,任何理财产品都蕴含风险,包括银行存款。只是银行这类机构监管比较严密,信誉相对较好,存户挤兑的机会较小。在理财过程中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并在风险意识指导下了解理财产品、判断理财产品的风险度、设定风险控制措施、设立风险限度。现实中,由于理财产品的“高超”销售手段,促使投资者对理财产品产生浓厚兴趣,在追逐利
期刊
中国企业出境并购趋于活跃,近五年来宣布交易规模达4545亿美元,能源行业完成交易达1393.93亿美元,成为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生力军。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间跨境并购已经成为在全球竞争格局中获得优势及互补资源,从而迅速提高和改善自身经营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内企业出境并购交易也日趋受到关注。  出境并购规模逐渐提升  根据投中集团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中国
期刊
对於美国的大多数中产阶级而言,在退休时储蓄100万美元是一个很现实的目标。算上各种各样的花费、税款和罚款,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简单,需要经过相当的努力和细致的规划。  尽管有诸多方法可以在退休时积累100万美元,但这取决於你的年龄,计划何时退休,使用什么样的帐户,定期储蓄多少钱,你的投资成本,以及你的风险承受能力。除此之外,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如裁员、职业变换或意外费用也很容易打破一个人的退休储蓄
期刊
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典故,几乎家喻户晓。作为专业的风投,他给我们上了非常经典的一堂投行+并购课。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当年,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万贯家产。慢慢的,靠低买高卖赚钱的套路令他感到厌倦。百无聊赖中,他走到赵国邯郸城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子楚租住的房子。子楚?战国时有七大财团,秦国集团最初实力较弱,属于七大财团里的小弟,为了向“赵老大”示好
期刊
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实力,更依赖于领导层的决策是否英明,而中国企业领导力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成效仍有待提升。  德勤领导力学院日前发布的《2012德勤中国企业领导力发展调研报告》表明,由于企业对领导力发展的重视和投入,中国企业的领导力发展成熟度正在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但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出胜任管理岗位的领导人才,仍是各类企业要持续面对的挑战。  发展方式过度依赖课堂
期刊
对于资产在100~300万区间的人群,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需在维持日常开支的前提下,谨慎分析投资结构,合理配置资产,以保证日后养老所需。  对于拥有100~300万资产的贾先生而言,想要在退休后保持目前较为舒适的生活水平,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下。为此,他找到了恒久财富“排忧解难”。  贾先生今年45岁,是公司的高级技术主管,月收入35,000元,年底奖金约为7~10万元,妻子在某公司当行政主
期刊
在市场竞争近于白热化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大潮来势汹汹,然而在并购过程中对标的企业的估值方法至今还未做到准确统一,估值偏低成为并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话题。2013年在政策支持下,A股上市公司有望掀起新的并购重组大潮。而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价格选择主要参考资产评估机构对标的方的评估结果,资产评估机构在估值的过程中主要应用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三种评估手段。一
期刊
《西游记》中,悟空遇到难题常会喊:“土地,土地!”而现在,开发商们一见到土地拍卖便会在心里呐喊:“囤地,囤地!”于是,在高涨的拿地热情下,一块又一块土地被推上了地王的宝座。可是,之后呢?有些地王由于种种原因被打入“冷宫”,地王们的待遇由此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上海黄浦江沿岸E18地块(9-3)终于要动工了。据上海城乡建设与交通委员会网站上显示,开发商九龙仓于2012年4月25日获得E18(9-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