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生素质教育与德育问题初探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lig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天津市的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在天津的中学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的身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当中学教育阶段国际学生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有必要对这一年龄段国际学生教育的规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进一步探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对国际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目前我国对中国学生素质教育的提法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提法针对在我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国公民而言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而为了更好地对到我国中学留学的国际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国际学生的特点,包括国际学生本国的社会制度、民族特点、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家庭组成、宗教信仰、教育背景、世界观等。
  在考虑国际学生教育培养目标时,我们有必要对中外中学教育培养目标进行比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对我国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具体规定,我们应该以它们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指导。
  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美国2000年教育改革法案》。该法案有十大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内容是《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确定了美国2000年的8项教育目标。在这8项目标中的第3项目标,专门论及了基础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开动脑筋,从而成为负责的公民,能接受继续教育并在生产部门顺利就业。全面大幅度地提高中小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提高全体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的能力和进行流畅交流的能力,大幅度提高能掌握和使用两种以上语言的学生的比例;所有学生都要参与促进个人品德良好发展的活动,参加促进身体健康的社区服务和培养个人责任感的活动,接受体育、卫生教育,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所有学生应了解本国及世界多元化的文化遗产。”笔者在瑞典接受教育高级培训时了解到的瑞典中学教育培养目标主要分成两个部分:1.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包括五点内容) 2.知识(包括十一点内容)。这些实际也涵盖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各方面内容,但是其具体内容与表述同我国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异。
  在德育方面,国际学生的特殊性表现得比较突出,也最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研究。我国过去对中国学生的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较低年龄阶段接受了过于高深的道德理论教育,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结果流于空泛。同时,学校又未能在基本的人格及道德建设方面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导致有些学生甚至到高中毕业都没有学会基本的做人道理,缺乏公德意识。对于中国学生尚且如此,对于国际学生,考虑到其本国社会政治文化背景,通过空洞说教以进行道德教育更加没有效果。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呢?
  瑞典教育和科学部制定的课程大纲对学校的要求是:“学校内的各种工作都应鼓励对每个人的内在价值的尊重和对我们所共享的环境的尊重。学校应传递给学生人类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个人的自由与诚实、所有人的平等、男性与女性的平等、团结弱者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应通过培养学生正义、慷慨、忍耐和责任感等精神来实现。学校的责任在于鼓励所有的学生发现他们作为个体的自身独特性从而能够通过负责任地、自由地奉献最好的自己来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在瑞典的一所中学参观时我们看到,学校每天指定两名学生义务为整个学校的学生刷洗餐具,(学校学生不多,仅120人),学生自觉快乐地在水池边劳动,他们觉得这是很好的服务他人的机会。
  通过比较,我们认为,有一些基本道德准则,是超越政治、社会制度、宗教、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为每个人所必备,学校有责任去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培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崇高远大的理想教育才有可行性。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有深厚的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积淀,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宝藏。我们选用《弟子规》作为国际学生的道德教育读本。《弟子规》集中国童蒙教育之大成,在中国将近有一千年的历史。它首先讲孝敬父母,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下手,这都是为人子最起码的修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第二讲长幼有序,如“称尊长,勿呼名。长者立,幼勿坐。”培养学生行为举止有礼貌。想想现在有些中国学生,在老师背后直呼其大名,甚至起各种外号,其实《弟子规》并不一定只有国际学生才需要学习。第三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要求学生从小事着眼,培养优雅的气度和严谨的作风。第四讲言谈,如“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不仅未成年人应做到,成年人也应该自省。第五讲博爱,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即是东方“仁者爱人”的精神,与西方基督教“爱你的邻人”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六讲应亲近道德高尚的人,如“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教育学生应向好的榜样学习,远离不善之人。最后讲读书成才,如“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鼓励学生多读好书,立定志向,努力进取,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使用《弟子规》作为道德教育读本的同时,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世界观及人格的养成教育。
  对国际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让我们培养出的外籍学生既具有国际视野又能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成为学贯中西的新世纪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继续进行深入探索。
其他文献
是谁说过,我们不能掌控自己的物理生命,更不能参透灵魂的诸多秘密。只有信仰某种超验的力量,才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心里安宁。曾经,生命中那段温暖与辛酸交织的日子,让我极尽
森林调查中常用三项指标说明立木间隔的紧密程度:①郁闭度,②疏密度,③株数密度。前两项习惯上用相对值表示——即与所调查林分面积之比的百分率和与模式林分比较的 Three
李莉,乃北京一美容院经理,8月6日为单位购得一台电脑,兴闻仅需添加200元,即可得一台喷墨打印机,故不做任何思量多付200元。事后,李莉听一专家好友告知,此打印机耗材并非便宜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里变化,平时要多关心、爱护学生,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要使师生之间的感情之树常青,班主任必须深入班级,把自己的这种爱传
在向四化进军的征途上,戏曲艺术的革新工作,远远落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思想的飞跃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尤其与青年一代的欣赏趣味、审美要求,有着很大的距离。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品德课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沟通、理解、启发的过程。“对话式”教学策略是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围绕着教材提供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对话中师生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识;通过对话,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调动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以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达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
期刊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HPLC–MS)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acetyl-glutamin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在学科课程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师的教学得以变革,为学生的学创造多样化的认知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创
目的分析经皮染毒反复束缚对大鼠生长的影响。方法 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束缚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束缚组大鼠模拟经皮染毒试验每天束缚固定6 h,连续91 d,对照组不
新的教学理念衍生出了新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使得众多教师都在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手段,以期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