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lg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作为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要求较高,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问题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整体上提高了教师教学的质量。从问题教学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与应用分析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高中物理 问题设计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高中物理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既要照顾到学生的思考方式与和思维模式,还要注意在引入问题教学法循序渐进,以免影响下一步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物理教材的思考与研究,进而寻找教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掌握知识,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并赢得学生的喜爱,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有的老师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有人踩上去时,烂泥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这样讲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又能吸引學生,可谓一举两得。在这轻松愉快的问答之间,不知不觉就说明了物体的重力势能和质量有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学既是认知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上课时的语言、语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一堂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提出问题是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前提。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情以及基本需求,这是问题有效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若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提问题,就有可能在提出问题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探讨。并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影响,问题的难度过大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的难度过小会使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消极上课,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问题设计得太过简单使学生们失去了探索答案的乐趣,无法在探究问题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得到很好地锻炼,也就使问题教学法失去了意义。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设置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就能有结果。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信心,在了解学情时应放低身段,不要给学生一种畏惧的心理,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都应虚心接受,这样教师才能客观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不断地完善教学。
  教师将问题既立足于教材,又可以延伸至课外,进而实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高中物理教材中能够将问题与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并不多,所以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将问题尽量延伸,将教材中的重难知识点与现实结合,给学生看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给予他们学习的动力。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趣味性。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的形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兴趣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将问题设计与学生经常接触的故事、电影等结合,才能提出真正高质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将探究式教学法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对高中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纵观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方式,早已无法满足当下新课程对于高中学生培养的要求,所以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中,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深入学习物理等相关知识。
  高中物理教材中有众多实验,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应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思考。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时,教师拿出两种外形相同但重量不同物体,向学生进行提问:谁先落地?原因是什么?教师向学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结论与实验结果是否相同。接着教师进行新一轮实验,改变以上两种物体的外形,再将两种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向学生进行相同的提问。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教师所调动,教师再进行进一步地提问,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最后,教师将一片羽毛和一块铁片放在真空管中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教授。这种提问方式是循序渐进的,使学生的思维在跟着教师走的同时也能自己思考问题找寻答案。教师还要适时追问,在不脱离本堂课内容的前提下,针对核心问题积极追加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解决问题。
  高中物理中的许多习题只是变换或增减某些条件后就成为了另一种类型的题目,在发现这一特点后,教师在授课时就应有意识的将问题“变形”,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懂得条件的重要性,对问题有更加深入地认知与理解。就像高二课程中有关“单摆”的学习,在学生掌握了单摆周期公式,理解单摆模型后,教师可以在单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匀强磁场,让学生再求单摆周期。在多次问题变形后,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单摆的知识,还巩固了电磁场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学生们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往往超过从教材中获得的知识,所以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理解物理知识,在“光的折射”这一章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有关光的折射的各种现象。如将一支笔放进水中,学生会看到笔像被折断了一样,出现了错位的现象;将物体放进水中,物体看起来会变大好几倍。在这些简单的实践中,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增加了生活的乐趣,还使学生掌握了物理知识。小组与小组之间还应多加交流与合作,互相分享自己获得的新知识。由于学生的物理知识不足,有些问题仍需要教师的解答,教师的辅助与引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地理解与掌握。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任务要求,这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则是一项新挑战,要求教师在以往教学方式上进行一些改变。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既能解决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又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帮助教师解决很多难题。为了将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教材知识与问题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渴求度,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提升。在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模式,以便更好地设计问题进行教学,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实例,说明采用GM(1,1)模型和指数平滑法预测城市工业三废排放量是可行的,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异同。
人们在位于长谷中心的“猛犸象山”下发现了采金队的宿营地,眼前的景象立刻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采金队74人已全部死亡。
本文选取丹麦作曲家卡尔·尼尔森在创作生涯中期的两部交响曲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1914-1922年间创作的《第四“不可磨灭”交响曲》(Det Undslukkelige,Op.29)和《第五交响曲
【摘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各职业学校的内科护理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鉴于此,建立在内科护理的学科性质及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对于其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进行详细地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和开展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内科护理学 研究与实践  一、关于内科护理学课程性质的概念论述  内科护理学科主要是为了有效研究和解决患有内科疾病患者病症及身体问题的一门学科,
邓小平不仅为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对思想路线作出了新的贡献.他强调了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构建了思想路线的内容体系;拓展了解
无机/有机纳米杂化材料作为一种具有许多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在传感器和生物芯片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论文分别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四种磷酸锰基纳米花杂化材料,在对其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避免小学化进程中,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在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时,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拥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如何让游戏的权力回归幼儿?在这个变革中,安吉游戏顺应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朴素、最原始的游戏需求,开放材料、赋权孩子、相信孩子、支持孩子,实现“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的科学理念。  【关键词】童真 自然发展 安吉游戏 小学化  在幼儿园教育避免小学化进程中
【摘要】传统文化中的绘画作品或灵动或婉转,或飘逸或精湛,风格迥异的绘画作品为我国传统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挖掘绘画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帮助学生感知我国传统文化中绘画艺术的风格、绘画作品中美的内涵,将之传承并发扬。  【关键词】传统文化 美术教学 感知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理,更有充足的审美鉴赏空间,将之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
【摘 要】分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特点及其需求变化,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内涵的建设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馆藏建设 服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100-02  在网络日益普及和入学门槛逐年降低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四多四少”现象:馆藏纸质文献多,电子文献少;一次文献多,二次文献少;读者来上网多,
【摘要】在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美术这门课程要特别注重欣赏能力的训练,从美术课程的学习中,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要融入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的教育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学生在美术這门课程中的获得感。  【关键词】中学美术美术欣赏课课堂氛围  在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美术这门课程,可以在美术学科中得到美的熏陶,并通过上美术欣赏课,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得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