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图

来源 :新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ea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幅长卷名叫《捣练图》,记录了唐代妇女捣练的场景。原本的作者名叫张萱,是唐代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擅长画人物,尤其是描绘贵族生活。他创作的原本早已失传,我们看到的这幅是宋代画家(据考证可能是宋徽宗本人)对唐代原本的摹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捣练的“练”指织好的丝织品。在我国晋唐时期,织好的绢经过洗、煮,再放到木砧上加以捶捣,就会变得十分柔软,用来制衣,穿起来非常舒适。这个捶捣的过程就叫“捣练”,若捶捣的是制好的成品衣物,便叫“捣衣”。捣练是当时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劳作,《捣练图》描绘的便是皇宫宫女们捣练的场景。
  这幅宋代摹本的《捣练图》,布局精巧、简洁凝练。画面除了12个人物外,只有简单的道具,没有多余的背景。人物从右至左,按照工序分为三组。第一组共四人。两位手持长杵的宫女,正在用长杵捶捣木砧上的白练,另两位宫女则稍作休息。我们似乎可以推断,捣练的工作,大概是由两个人同时进行的。若四个人一齐工作,则是两两交替。画面上杵棒高低错落,人物动静相宜,生动地表现了捣练的画面。这一组若按照工序来命名,应该叫“捣练组”。
  中间一组有三个人。右边的两个人,分坐在地毡与凳子上。坐在地毡上的那位宫女面前,有一只缠线棍。她张开双臂,同时张开手指,像是在整理一条长线。而坐在凳上的宫女,左手拿着一块衣料,右手上扬,好像正在缝制衣服。这两人大概可以被划分为“缝制组”吧。旁边还有一个蓝衣少女,就是那个手持长柄圆扇,蹲在火盆旁边的女孩儿。盆中有烧红的热炭,她大概怕炭灰迷了眼睛,所以雖然在用扇子扇火,身子却躲得远远的,还转过脸来。她的工作显然不是缝制,而是负责把木炭烧热。为什么要烧炭呢?再往下看就可以知晓答案。
  最后一组有五位人物。其中两位面面相对,紧拉一匹刚刚捣好的练。另一位妇女,手持装有热炭的熨斗,正在熨平白练的皱褶。刚刚那位负责扇火的少女,就是要保证火盆里的木炭燃烧,供熨烫所需。一个小女孩儿大概觉得好玩儿,在白练下钻来钻去。另一个稍微大些的女孩儿已经不再顽皮,她站在熨练宫女的对面,帮忙扯平白练。这就是“熨烫组”的工作。
  画中的人物或坐或立,穿插呼应,生动又自然,足以看出画家的精心安排。在技法上,画家用勾线填色法,线条以圆笔长线居多,细劲圆浑、刚柔相济。设色华丽而不浮艳,端庄秀雅。同时,画家还很注重对人物流露情绪时的细小动作的描绘,如捣练时挽起的袖子,缝衣时灵巧理线的手,扯练时微微后倾的身体,还有小孩儿的穿插,煽火时以袖遮面的神态等,使得画面中的人物与场景真实生动,充满生活情趣。这是画家熟悉生活、认真观察的结果,体现了这个时期仕女画在写实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责任编辑 王硕)
其他文献
大嘴兔子最喜欢上舞蹈课了。教舞蹈课的孔雀老师长得漂亮,在动听的旋律伴奏下翩翩起舞,那画面美得让大嘴兔子心动不已,脚下也不自觉地踩起节拍。  大嘴兔子真希望自己也能穿上艳美的舞服,在灯光璀璨的大舞台跳上一段精彩的民族舞蹈,她找到孔雀老师,提出了想加入舞蹈队的愿望。孔雀老师愉快地说:“我看得出你喜欢跳舞,做做准备,下个月你能通过考试就可以被录取。”  大嘴兔子央求妈妈买了一双白色的舞鞋,这双鞋软软的,
期刊
戴大智的爸爸妈妈经常向他抱怨:“你怎么就只有一个心眼儿呢?”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不难理解,那是爸爸妈妈责怪戴大智做起事情来呆呆傻傻的。在他们眼里,戴大智这样的孩子只会认死理儿,一条路跑到黑,完全不知道换一个思路来解决问题。  可这句话听在戴大智的耳朵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他觉得爸爸妈妈简直在说笑话,人当然只有一个心眼儿了,还没听说谁是长了两个心眼儿的!  戴大智对爸爸妈妈批评他的话不以为然,反倒觉得
期刊
从小我就对馒头没有好感,嫌它口感粗糙,没什么滋味。妈妈却非常爱吃,路过包子店不买上三五个馒头不罢休。所以当她直接买回一大袋面粉,准备自己做馒头时,我也无动于衷。  她让我在一边看着,如何把一大堆面粉加上水变成一块面团……我心不在焉,甚至有些嫌弃地看着她做馒头。这年头,生活条件都变好了,包子饺子不香吗?馒头不就一个味儿吗,淡淡的,没见有多好吃。  妈妈一边和面,一边给我讲起了故事。和面的手速重复不变
期刊
奶奶家有个苹果园,一到秋天,果园就弥漫着又香又甜的味道。把树上红通通的大苹果卖掉,是奶奶家每年秋天必须要忙碌的事情。  周末,我和爸爸来到奶奶家,正赶上奶奶要卖苹果。我们便自告奋勇,也帮忙装了几箱苹果,拿到市场上去卖。  刚到市场不久,一位中年大叔走了过来,一下就要买一箱苹果。可他手里还拎着菜,便让爸爸帮忙把苹果送到他的车上。他的车离我们有些远,但爸爸还是答应了,让我一个人先卖一会儿,说他很快就回
期刊
疫情期間,我在网上学习了吴老师的微课《扎染时装秀》。看着挺简单的“扎染”做出来的作品那么漂亮,我也打算动手给自己做件扎染裙子。  我信心十足地准备材料,但开工的时候,才发现一大堆问题:怎么搭配颜色?设计什么样的图案?怎样才能把图案做出来?我用橡皮筋把纸巾随意地绑扎起来,然后漫无目的地染上颜色,打开一看:有的纸巾因为染料过多染花了,有的因为染料过少纸巾没有渗透,还有的粘在一起打不开……全都失败了!我
期刊
妈妈说卧倒一片  爸爸说金黄一片  他倆戴着眼镜也没发现  那是天空落下的黄皮夹克一件  大地哦,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告诉我们那是稻田  沈阳市皇姑区童晖小学五年五班 徐若乔  指导老师:孔清  (责任编辑 王天抒)
期刊
有一年寒假,我去了哈尔滨,印象最深的非冰雪大世界莫属了。那里面的美、冷、乐,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那里的美,令人流连忘返!所有的建筑都是用冰做的:有冰做的汽车,有冰城堡,还有冰桥、冰塔……那些建筑可不像搭的积木般小巧,都和真正的实物一样大,造型也是栩栩如生;而且洁白、透明,里面装着灯,晚上灯光透出来,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金黄的,有淡绿的,有暗紫的,还有橙红的……我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
期刊
漫畫
期刊
东汉以来,世家豪族的势力逐渐强大,他们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并漸渐把持了朝政。
期刊
甲 你对“火”有研究吗?  乙 没有,妈妈不让我玩儿火。难道你有研   究?  甲 是呀,我天天离不开火。  乙 啊?敢情你天天玩儿火?  甲 谁天天玩儿火!  乙 你不是对“火”有研究吗?  甲 我是对“火”这个字有研究。  乙 你倒是说清楚哇!你都研究出什么来   了?  甲 我发现这个“火”字很有意思。一个“火”   字,是“火”。  乙 这还用你说吗?  甲 两个“火”字,是“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