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并存,相得益彰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402179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弹、唱、跳是音乐教师的基本功,是传统的教学手法。近几年很多公开课和优质课,教师大多是依赖多媒体课件和立体声音响,极具视觉、听觉冲击力,课堂效果丰富、生动。一些教师盲目跟从,混淆了公开课的个性化和平时课的基础性,以唱歌和键盘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被重视,好像过时了,导致音乐课几乎听不到歌声、琴声了。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弹、唱、跳为代表的古典教学法和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当今教学法并不矛盾,“古”“今”并存,相得益彰。
  一、古典教学法
  “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新课标对教师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需华丽而高超的技巧,好听自如、情感贴切的范唱更能拉近距离,起到引导作用。要做到“好听自如、情感贴切”,不仅要坚持练声,保持声音圆润通畅,还要厚积薄发,去感受、理解歌曲,调动丰富的感情,全身心去演绎,更要与时俱进,了解学生的爱好与欣赏的价值取向,以便适时导引。我的课堂经常有这样的环节——唱歌互动。我唱一首歌(自己拿手的),声情并茂地面对面演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歌唱的渴望。一名学生唱一首(包括好的流行歌曲),我引导:“老师会唱的歌曲风格、数量有限,希望能听到每个同学最棒的歌声!”每节课只有一到两人的机会(5分钟左右),但同学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唱氛围。长期下来,大多数学生有了准备歌曲、尝试表演、克服紧张心理的体验,通过歌唱实践建立了自信,也通过唱歌互动丰富了情感,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
  键盘涵盖自弹自唱和即兴伴奏。拿即兴伴奏来讲,备课时备伴奏——要力求做到4个方面:1.为歌曲配写一个简短的前奏,使学生知道这首歌的音调、速度、何时起唱。2.对歌曲进行分析,根据调式确定和声进行,根据情绪确定音型。教师在把握作品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技能水平进行编配,努力把伴奏与歌唱融合到最佳状态,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美。3.移调练习。即兴伴奏常见两种极端,原调伴奏,往往偏高,学生唱得断断续续,C调伴奏,原来是降B、A调的歌曲学生唱的声嘶力竭,上不去,原调是F、G调的歌曲又低不下来,黯然失色。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合适的音域才能唱出美感,也更利于成长,所以练习移调、多调伴奏是必备的功夫。4.色彩对比。在唱歌教学的提高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声音、音乐的情绪以及歌曲的表现力等方面加以启发。即兴伴奏可做多种对比,如无旋律伴奏,在过渡句、高潮部分华彩处理。再如和声色彩处理,古典的ⅠⅣⅤⅠ和声进行,民族性的五声调式编配等等,不同的和声色彩感觉,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再创作。
  二、当今教学法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拓展音乐知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网络信息的搜集整理,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各种功能的软件制作声、形、图、神俱备的课件,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大大提高了音乐欣赏的实质;而电脑音乐能将平板的书面符号转化为生动音响传达出来,在视唱练耳、合唱和音乐创编中更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我上音乐鉴赏《拉丁美洲音乐》一课,在探讨了拉丁美洲音乐风格是3种音乐文化的融合,以及它们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后,通过PowerPoint的插入功能,让学生选择3首不同风格作品,插入到拉丁美洲简图相应的位置上(简单、重复的五声音阶风格——印第安民间器乐合奏《告别》——安第斯高原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七声音阶、自然放松风格——欧洲旋律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热情奔放、粗犷豪迈的歌舞音乐——非洲、美洲音乐——巴西、加勒比海地区),播放幻灯片时点击某一地区就会播放相应风格的作品,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对作品风格的理解,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思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简单、合理地进行了音乐、历史、地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
  “古”“今”并存,相得益彰。古典传统的教学方法直观、亲和,易于和学生交流、互动;当今多媒体技术新奇、生动,赋予学生思索想象的空间。只有将两种教学方法巧妙合理地运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能力,点亮音乐思维,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协调与对抗、追逐与遇合、跳跃与停顿、飞跃与消逝的独特魅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的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校
其他文献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我校也积极开展了多媒体教学的公开课,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一)集成性  能够对信息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  (二)控制性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
期刊
人们嘲笑不认字的人说:一字认扁担。殊不知这浅显的“扁担”能担不少东西呢!  “一”字除作数词外还有:①成语“一发千钧”“沧海一粟”的“一”兼作量词,有“一根”“一粒”的意思;②《阿房宫赋》“六王华,四海一”的“一”作动词,当“流一”讲;③《劝学》“用心一也”的“一”作形容词,当“专一”讲;④《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的“一”作副词,当“完全”讲;⑤《石壕吏》“吏呼一何怒”的“一”作助词,跟“何”组成
期刊
素质教育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品质差异,并把此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通过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中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学生基本功的差异   如学生A比学生B上课时思维要敏捷,学生C长于形象的直观记忆等,有的甚至则
期刊
数学试卷中的解答题我们通常称为大题目,而选择题和填空题在习惯上就被称为小题目,在解决大题目上我们主张“大题大做”,在解题中非常重视解题思维形成的过程,努力揭示问题的实质;但在解小题目时我们为了提高解题效率往往提倡学生采取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手段找出正确答案,这种只重视最终结果的解题方式我们就称为“小题小做”。但很多时候“小题”恰恰浓缩了数学中“精华”,尤其是近几年来高考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压轴题通常是高
期刊
摘 要: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如何高效复习、提升学生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通过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复习溶液的概念、基本计算、实验操作;通过典型例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溶质的质量分数 理解定义 实验引导 精选例题 练习    一、设计意图  复习课是中小学各学科重要的教学课型,这种课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期刊
摘 要:本文肯定了教书、育人二者有机结合的必要性,论述了结合的具体做法——找到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最佳契合点,并结合语文教学的实例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教书育人 倾向 有机结合 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
期刊
何其芳先生曾经指出:“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凝练与和谐和程度上,特别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诗词以其自身的抒情性、语言的凝练性、形象性和音韵性有别于其他文体,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们须根据诗歌的个性与特质,循其规律,鉴赏和解读诗歌。  一、知人论世是诗词鉴赏的前提  诗词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只有掌握了诗人的
期刊
一、走上讲台  走上讲台,是能力,是技巧,是教师。  只要你拥有了教师资格,你就可以走上讲台,去扮演你的角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于是,教师就充分地充当了“工程师”的角色。学生是雕琢的对象,由我们来任意地“雕琢”,万一“雕琢”得不尽如人意,就发出“朽木不可雕也”的感慨。不可否认,教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教师本身也是负责任的,工作也是辛苦而劳累的。在这样的一种教育观念的支配下,近些年来,我国的
期刊
一、内容标准  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二、内容分析  从了解金属矿物的开发引入,通过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是冶金工业的重要科学基础,化学方法是由金属化合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惟一方式,金属活动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选择金属冶炼方法的主要依据。金属冶炼过程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容易造成
期刊
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件“宝贝”,你们猜是什么?  生:(好奇而兴奋地猜测)  师:(摸出一只扁圆形的空酒瓶)  生大失所望。  师:怎么啦?难道你们不觉得它很美吗?(说罢,迅速在瓶子的不同部位粘贴特备的纸片,那个酒瓶刚好成了乌龟扁圆的身体,而细长的瓶颈成了乌龟伸长的脖子,一只乌龟便出现在老师手中。)(学生若有所悟)  师:请再看一件“宝贝”(老师摸出一只香蕉皮)。请不要笑,其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