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坤:丰盛事业 多彩人生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立法会的辩论中,从工商人士的讚誉中,从欧美客商的信赖中,从澳门民众的口碑中,都可以看出:他不仅是澳门资深议员、著名商会领袖,更是澳门商界精英,同时也是热心社会公益,为澳门的发展作出诸多贡献的傑出人士。他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澳门出入口商会理事长、澳门付货人协会会长、积臣洋行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伟坤先生。
  
  商界精英
  
  徐伟坤祖籍广东宝安,生於香港。幼年时家境贫困,全家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生计,母亲边做家务,边做零活补贴家用。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徐伟坤从小学会了体贴、关心和帮助他人。他放学回家主动做家务活,照顾家人,自己有时也做事挣点钱。日子过得虽艰难,但全家其乐融融。1964年父亲不幸逝世,使家里突然失去了支柱。徐伟坤不得不放棄学业,跟姐姐一起肩负起家庭重担,走出去打工挣钱养家,供两个妹妹上学。
  徐伟坤在一家贸易公司谋得一份工作,他工作勤恳,认真敬业,深得老闆赏识。由於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1965年老闆决定把业务扩大到澳门,在澳门成立分公司。老闆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徐伟坤调到澳门分公司任管理工作。
  到澳门後,徐伟坤阅读了大量管理书籍,丰富了自己的管理知识,且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他很快就胜任了这份工作,管理经验的积累和业务知识的丰富为徐伟坤以後的创业奠定了基础。当时公司业务对象都是葡语系国家及东西非国家,主要做出口贸易,徐伟坤不仅聪明勤奋,而且灵活多变,将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为公司打开了局面,深得老闆的赞赏,而老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原则也被徐伟坤牢记在心。
  1966年12月3日,澳门发生了一次暴动事件。当时大批居民上街示威遊行,暴乱持续发生,商户生意受到影响,老闆决定将澳门所有业务撤回香港,同时,希望徐伟坤能一起回来,继续服务。徐伟坤以一个从事贸易行家的眼光看到了这种混乱局面里潛藏着巨大的商机,他决定放棄原来的职位,留在澳门继续寻求发展空间。
  徐伟坤在澳门工作多年,已建立了良好的人际网络关係,他通过梳理、沟通、加强这些关係,利用原来公司在澳门的资源优势,1969年,徐伟坤创立了积臣洋行,主营服装、杂货、五金、傢俬、玩具、电器等出口贸易。他不设厂生产,专接订单,並开始与澳门和内地的厂商合作,充当国际贸易的桥樑角色。
  成功总是青睐那些有準备、敢作敢为的人。公司在起步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徐伟坤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坚守到一定时候,扭转乾坤的局面必然到来。他眼光独到又敏锐,头脑灵活,重视信息,往往通过对一个信息的研究而获得商机。果然不到两年,当时其中两个澳门重要的出口贸易夥伴——安哥拉及莫桑比克——调整了对澳门的贸易政策,为各商家营造了一个较好的贸易环境,徐伟坤抢佔先机,扩大公司业务,迅速积累财富,公司得以发展壮大。
  徐伟坤先生是一个勇於开拓、勇於创新的人,他通过努力总能发掘出前所未有的新内容,是一个永不言倦、变革求新的企业家。
  1974年的一场葡国革命後,葡国政府放棄所有位於非洲的殖民地,有关的优惠政策也因而受到影响,令到贸易行业在东西非国家生意骤降,许多公司难以为继。但徐伟坤先生主动寻找商机,凭着他敏锐的市场目光和灵活的商业头脑,以及公司多年来树立的良好信誉,经过努力他成功地接到了欧美客商的订单,並与欧美客商建立了良好的互惠合作关係。他以此为鍥机、为突破口,经过不懈努力,终於成功打进欧美市场,公司业务量不断提升,公司发展呈蒸蒸日上之势。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徐伟坤听到了祖国内地的召唤,此时已有许多港澳厂商到内地建厂,也是贸易蓬勃发展之际。为了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徐伟坤决定自设工厂生产。当时,服装是澳门的主要出口产品,徐伟坤选準行业,大展拳脚。
  1984年徐伟坤全力投入服装生产行业,先後在澳门和内地开设了晴晖製衣厂、英晖製衣厂及福泰製衣厂三家不同类型的服装厂,主打产品坚持高档路线,主要出口到欧美国家。其後,他又成立了澳门物流发展有限公司、MAG物流有限公司等几个合资企业。
  徐伟坤先生称喜欢与欧洲人打交道。他说欧洲人比较有人情味,守信用。欧美有许多大客户与徐伟坤的合作已长达二十多年,彼此本着“互惠互利”的商业原则,营造和谐贸易环境。
  为缓和2005年全球纺织品及成衣配额制度取消时,澳门成衣出口以及成衣製造业的商人和一众工人将要面临的冲击,徐伟坤先生发起倡议在澳门与珠海边界地方建立封闭式“边境加工区”,为的是保障该行业在澳门的持续发展,並於2002年与另外十七家厂商联署,向澳门特区政府呈交建区的意见书。有关计划珠澳两地政府几经研究之後,由中央政府拍板落实,演变成後来投产的“珠澳跨境工业区”,成为一国两制框架下一个开拓区域合作新纪元的重要项目。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徐伟坤先生的用人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旦选準了人,就会放手让员工去做,对员工抱以百分百的信任,这种方式使他赢得了人才,保证了公司人力资源所需。公司不少员工都是做了几十年的老员工。这离不开徐伟坤用人管人的方式。徐伟坤一般不会解僱员工。他说“与人为善,自己方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对员工有极大的包容心,让员工有一种归宿感,员工就会报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工作。
  面对市场日趋激烈的竞爭,徐伟坤先生不断摸索,冲出桎梏。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徐伟坤说:现在越南、柬埔寨、印度的手工业已经发展起来了,在以後三五年的时间里,那里将会有新的商机。现在公司将不断开拓进取,发掘新的商机,扩大经营范围,使公司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局面。
  
  商会领袖
  
  2003年,徐伟坤先生顺利当选为澳门出入口商会理事长;2006年,在新一届改选中徐伟坤先生获得连任。此乃众望所归,连任商会理事长是商会数百家会员对徐伟坤理事长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充分肯定。
  在担任理事长期间,徐伟坤先生与商会会长和各位领导成员一道,以前瞻的视野,大力发扬和传承澳门出入口商会“爱国爱澳”的精神和“服务社会”的宗旨,承前启後,继往开来,为商会的发展不遗餘力。他积极团结澳门工商贸易界,鼓励和推动商号之间的良性互补,通过切磋交流,取长补短,达到互惠互利、共存共荣;並积极营造在竞爭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的和谐发展氛围和行业运行机制,克服困难,与时俱进,有力地推动了出入口贸易的有序发展,使澳门出入口商会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威信。
  2005年4月,为了庆祝澳门出入口商会成立四十周年,徐伟坤先生邀请到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蒞临出席。
  何厚铧特首从繁忙公务中蒞临庆典,说明特区政府对澳门出入口商会这些年对澳门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徐伟坤先生这些年对商会所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
  何厚铧特首在致辞时肯定了澳门出入口商会对澳门经济所作的贡献,他相信澳门出入口商会定能以更佳的服务角色,发挥紧扣时代进步的功能,领导业界成功把握机会,迎接挑战,为澳门对外贸易事业,作出更大的新贡献。
  2005年,徐伟坤理事长等商会领导以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在深圳建立另一个贸易出境港口,将改变澳门长期依赖香港出口的形式,有利於澳门整个出入口贸易的发展。为此他积极组织商会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洽谈,经过多方面努力,並取得分署的全力配合,终於达成了共识。澳门出入口商会联同澳门付货人协会将澳门首批货物由陆路经珠海运往深圳盐田口岸出境,打破了澳门长期以来以香港为唯一转口点的局面,使澳门物流业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澳门出入口贸易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秉承着这次的成功,几个有关的商会现正为了开辟澳门与深圳之间的海路转运航线而进行积极的筹备,进度乐观。
  徐伟坤理事长带领澳门出入口商会一方面开拓传统和新兴的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把握CEPA和泛珠三角“9+2”合作的有利条件,拓展与内地的贸易夥伴关係,使澳门出入口商会能够整体和谐发展。徐理事长表示未来三年,澳门出口货物品种将因CEPA政策而多元化,希望透过CEPA政策及跨工区,推动出口货品及出口市场多元化,改变依赖製衣业的出口结构,使内地成为澳门继美国、欧盟後的第三大出口地。
  为了填补澳门在出入口文献资料方面的空白,同时也为业界分析市场提供依据和资料参考,徐伟坤理事长已经组织商会着手出版一本《澳门出入口贸易史略》,详细阐述与纪录澳门四百多年来的出入口贸易概况。前期準备工作已完毕,於2006年下半年出版。
  徐伟坤先生自2003年任理事长以来,在开展会务方面策划推动了很多新的形式和内容,他将商会推向了世界,推向了内地,为澳门出入口商会的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使商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议政为民
  
  徐伟坤先生不仅在商会、商界有较好的口碑,同样在政界也有较高的威望。他一直把助人为乐、服务社群、造福澳门视为己任。
  2001年,徐伟坤先生被何厚铧行政长官委任为立法会议员,2005年又获连任。澳门特区立法会四年一届,立法会由十二名直选议员、十名间选议员及七名委任议员组成,徐伟坤先生就是七名委任议员之一。
  徐先生说,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要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取向。他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为澳门市民谋福祉。针对澳门各界普遍关注的人力资源短缺、经济单一化的忧虑,教育、医疗卫生制度的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在立法会议会期间以其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作用,以及对市民和政府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切实履行了一位议员的崇高职责。
  2002年,徐伟坤先生被推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在参政议政过程中,他认真分析“两会”报告所提出的关於“加强重庆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正着手準备一份集体提案,呼籲为重庆中小企业打造更好发展环境。此外徐伟坤先生认为教育是民族之魂,他联同港澳委员捐出30万元,支持重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让更多的贫困生完成学业。
  徐伟坤先生不仅是一个社团领袖、成功人士,同时也是一个对家庭极其负责的好丈夫、好父亲。徐先生妻子温柔贤淑,为家庭和孩子默默地奉献着。1993年,两个女儿要去加拿大升学,太太专门同往照顾孩子。两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大女儿念的是经济与心理学,学成归来後帮助父亲打理业务;小女儿念的是经济与市场推广学,她继承了父亲拼搏进取的优点,在加拿大打拼自己的事业。徐伟坤先生家庭和睦、其乐融融。他住的地方离高尔夫球场很近,閒暇时,经常去打高尔夫球,也会去游泳,享受阳光、享受生活。
  一分付出,一分收穫。长期以来徐伟坤先生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因而,也获得了诸多荣衔。如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澳门经济委员会成员、跟进《商法典》适用情况关注委员会委员、保安部队及保安部门纪律监察委员会成员、澳门付货人协会会长、澳门出入口商会理事长、澳门中华总商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人民政协重庆市委员会委员、曾任澳门基本法諮询委员会委员等二十多个职务。凡此种种,都显示出他对社会所做的诸多贡献,也是社会对他的事业、奉献认可的标誌。
  徐伟坤先生自身事业发展稳健,经营领域涉及很多方面。他担任的职务有:积臣洋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英晖製衣厂董事长兼总经理、福泰製衣厂董事长兼总经理、澳门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MAG物流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澳门世界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等,这些都是他勇於拼搏、不断进取,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而得到的事业光环。
  在徐伟坤先生身上,人们所看到的不仅是商人的拼搏精神,更多的是一名社会活动家的奉献精神。他宁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社会公益、团体利益上,从中获得比在商业的成功更大的满足感。
其他文献
大凡世界上留存下来的辉煌业绩和傑出成就,无一例外得益於勤奋的工作和执著的追求,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也不论是诗人还是艺术家。  2006年6月1日是澳门书画界风光无限的日子。由澳门中国书艺会、澳门书画联谊会联合举办的“李秋平书画展”在教科文中心隆重揭幕。  参加主持剪彩仪式的有中联办宣传文化部部长孔繁壮、文化局代表李丽娇、民政署代表仇丽芬、广东省政协委员吴利勲、澳门日报常务副总编黎胜培等文化
期刊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成为香港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回归之後,香港特区政府多年都在这个日子向社会各界的傑出人士和机构颁授勲章或奖状,以此表彰他们为香港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在这些授勲名单中,获颁铜紫荆星章的尖沙咀街坊会理事长游俊英先生是香港众多街坊会首长当中唯一获此殊荣者,时任特首董建华先生在为游俊英先生颁授勲章时的嘉许辞中称讚他“长期尽心竭力为油尖旺社群服务”。这一喜讯不胫而
期刊
仰望艺术的天空,群星荟萃、星光璀璨。当流星静静地划过天际,用一道光诉说艺术生命的短暂时,卻不知有一颗星辰已闪耀於艺术的星空长达半个多世纪。她就是赵春琳女士,一位有着“印尼之莺”美誉的舞蹈家和歌唱家,至今仍充满青春活力地活跃於艺术舞台。作为中国和印尼之间友好往来的艺术交流使者,赵春琳女士将舞动的长袖化作两国文化交流的纽带,用磁性的歌喉唱响两国人民的情感共鸣。   ——採访手记    赵春琳女士能歌善
期刊
流云志在四方,霓彩情洒大地。成功女性的志向丝毫不逊色於鬚眉男子,她们的柔情更似一江春水滋润着慈善事业。在濠江之畔就湧现出这样一群傑出的女性,她们在走过风雨飘零的日子之後,获得了事业、家庭和社会工作的三赢,为晴朗的人生天空镶嵌了一片美丽的云彩。   ——题 记    澳门的移民公司不在少数,但如果你问澳门的出租车司机,哪一家移民顾问公司服务质量最佳?他会告知你:“永利!”  那麽,究竟是什麽使永利国
期刊
1974年,许宏全和曾敏丽伉俪放棄内地教师享有的优厚待遇,来到香港,另谋出路。初来香港,语言不通,囊中羞涩,整整三个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内地的亲人还要靠他们供养,更要面对众人的冷嘲热讽……那段日子,是他们人生当中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  32年後的今天,一切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们不仅早已在香港扎下根来,事业上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一手创办的港怡企业有限公司,旗下业务涵盖了金银珠宝、包装、彩印
期刊
必须承认香港今天的繁荣,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聪明勤奋的香港人的自身努力。马逢国就是这样的香港人——深爱着香港这片热土,把个人的命运和香港紧密相联,把智慧和勤劳积极奉献出来,与香港共同发展。  马逢国属于优秀的香港人,体现在对香港的透彻了解、对香港繁荣责无旁贷的责任心,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贡献和不息的奋斗。同时,他对中华民族有着高度的认同,对“一国两制”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上升到为中华复兴而“有一份力,发
期刊
陈清霞女士是香港祖伟仕律师行高级合夥人,香港省区政协联谊会副会长,资深律师,她的足跡遍涉於法律、经济、公益和政界。她广泛联繫外国商会、工商界朋友,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经贸商务方面的关係,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走向世界护航,为世界瞭解中国搭桥。  她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委托的公证律师、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对外经济事务法律顾问,她还是一位拥有英国、加拿大、香港三地律师资格证的跨国
期刊
人生的鼓点在哪里?心灵的深处!自卑的人,用悲观的情绪敲响低沉的鼓声;自狂的人,以傲慢的态度爆发刺耳的高调;自信的人,将乐观开朗的性格融入鼓点,演奏欢快悦耳的人生旋律。自卑者令人怜悯,自狂者令人生厌,唯有自信者让人羡慕:享受着美好人生。  ——採访手记    有人“爱江山更爱美人”,而张振雄先生则是“爱事业更爱汽车”。从19岁与车结缘,迄今他已有三十多年的爱车史,曾拥有13辆经典藏车,驾驶过的各类汽
期刊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素有“半边天”之誉的她们,活跃於各行各业,以亳不逊色於鬚眉男儿的执著拼搏,勾勒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题 记    当年留学海外时,温嘉路女士研读艺术专业,练就一双善於捕捉美好事物的慧眼,形成凡事都力求完美的执著性格。源於兴趣和爱好,回到香港後,她选择投身工程建筑业,在崭新的领域里创造美的价值,展现了一名女性“巾帼不让鬚眉”的卓
期刊
朱德朗先生以“凡事皆有可能”为信念,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挥不断创新的智慧,历经一次又一次的择业,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及所从事的各项事业都取得的傑出成就,为“机会总是垂青於有準备的人”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其实,朱德朗先生的事业经过数次转型,但每次转型都是一次自我挑战与上升的过程。从Samsonite(新秀丽)皮具香港区总代理,到加入美联集团,建议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並出任最高领导,转营自己並不专长的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