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181例(共188侧),应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网塞及补片作为疝修补材料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原发性斜疝129例,其中双侧7例;原发直疝4例,其中1例为斜直疝并存疝,1例双直疝合并右斜疝;股疝3例;复发疝9例.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天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手术均告成功,平均手术时间(单侧)约50 min,6例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出现阴囊积液,3例术后有异物感.术后平均7 d出院,随访3~36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具有手术简单、创伤痛苦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和复发率低等优点,手术方式依类型可按"个体化"方案.
其他文献
设计并生长了一种新的InP/InGaAs/InP DHBT结构材料,采用在基区和集电区之间插入两层不同禁带宽度的InGaAsP四元系材料的阶梯缓变集电结结构,以解决InP/InGaAs/InP DHBT集电
目的:观察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131I-chTNT)对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晚期肺癌治疗的新方法. 方法: 选取2006年6月- 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13例经病理证实
综合利用并实时处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互补优势信息,设计实现了一种新型的以TMS320DM642——适合视频和图像处理的高性能定点DSP为核心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可编程验证多种双波段图像融合算法。叙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工作流程,板卡各关键组成单元的功能、原理,功耗计算,高频电路设计。介绍了系统的软件流程,包括初始化程序、驱动程序和融合应用程序的实现方法。结果表明,此高速、小型、低功耗的硬件平台可应用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外阴瘙痒的疗效.方法:对60例外阴瘙痒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口服.结果:治愈53例,有效7例,治愈率为88.3%,有效率为100.00%.结论
胸腰椎骨折传统治疗方法多以开放复位内固定为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且术后因坚强内固定产生的应力遮挡导致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时有发生.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自行设
目的:探讨多烯紫杉醇联合TNF-α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人前列腺癌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多烯紫杉醇和TNF-α的联合作用下观察其对皮下
从手足口病概述、流行概况、预防措施、护理对策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手足口病的流行及护理进展;并阐述了手足口病的预防及健康教育措施.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55例适合行保乳综合治疗的患者,分实验组27例行保乳手术,对照组28例行改良根治术,其余辅助治疗相
目的 探讨肺灌注/通气显像对评价肺栓塞溶栓治疗的价值. 方法 43例肺栓塞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3个月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评价溶栓治疗效果. 结果 43例患者共观察到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呈负相关.大量研究表明,阻断EGFR表达的靶向抑制剂能够增加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