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米诺环素经根管途径和牙周袋内给药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效果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y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中盐酸米诺环素不同给药途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17年11月-2019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根管治疗,且均进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乙组牙周袋途径给药,甲组经根管途径给药,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出血指数都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细菌密度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結论:研究证实在根管治疗后,同牙周袋给予患者盐酸米诺环素相比,经根管途径给予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牙周牙髓综合征,盐酸米诺环素,牙周袋内给药,经根管途径给药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7-0058-02
  对于牙周牙髓综合征来说,是指在晚期牙周炎患者的牙周以及牙髓组织发生的一种联合病变,在病原菌培养后,发现患牙牙周袋内以及牙髓内都有混合感染存在,主要是厌氧菌。为探讨在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中盐酸米诺环素不同给药途径的治疗效果,选取我院医治的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2017年11月-2019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各50例。甲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37-63岁,平均(53.59±2.19)岁;乙组3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38-62岁,平均(53.55±2.12)岁;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做对比。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龈上下洁治和刮治,0.5%的甲硝唑液、3%过氧化氢交替冲洗牙周袋,并调整咬合。乙组常规根管治疗与充填,开髓、揭顶以及拔髓,在冷牙胶侧方进行加压充填根管,在牙周袋内注盐酸米诺环素,直到边缘有药液溢出,每周一次,持续六次。甲组经机用大锥度镍钛Protaper旋转器械来预备感染根管,通过根管途径在根尖周病灶加压注入盐酸米诺环素,暂封一周左右,进行复诊,在多次(1 6次)换药后,确保达到根管充填标准后对根管进行充填。
  1.3观察指标两组完成治疗后,测量牙周致病菌的密度、牙周牙髓指标(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出血指数)。两组治疗后,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4评价标准疗效,显效:症状消失,出血指数低于1,牙周袋探诊深度低于4mm,牙体叩诊(一),经x线片发现根充致密完善,且根尖阴影区、病变区的骨质密度显著增多;好转:症状显著减轻,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显著下降,牙体叩诊(±),经x线片发现根尖阴影区、病变区的骨质密度增多;无效:症状没有减轻或者加重,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x线片结果等没有变化。引。
  1.5统计学分析经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牙周牙髓指标、细菌密度经(x±s)表示,行t检验,疗效、不良反应经(%)表示,行x2检验,P低于0.05时,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结疗效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12)。详见表1。
  2.2总结牙周牙髓指标
  甲组的菌斑指数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00)。甲组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00)。甲组的牙龈指数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00)。甲组的出血指数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00)。详见表2。
  2.3总结细菌密度甲组细菌密度少于乙组,差异显著(p=0.000)。详见表3。
  2.4总结不良反应 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695)。详见表4。
  3讨论
  尽管牙周炎同牙髓根尖周病的病因、病理过程不完全相同,但均存在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有许多共同点,感染或者病变均能通过牙髓、牙周的交通途径进行相互影响,可互相渗透、扩散,而出现联合病变,最常见的就是牙周牙髓综合征。有研究证实:在感染根管中可存在10-50种的细菌,同牙菌斑中细菌比较相近,而且感染根管同牙周袋内的菌群组成比较相似,充分说明根管主要致病菌也是牙周主要的致病菌。所以,在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治疗中,要在根管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菌药物对感染进行控制。在患者牙周袋内局部给药中,可使牙周袋内微生物环境被破坏,而改善牙周的炎性反应,降低机械治疗后牙周遗留的致病菌数,可巩固疗效。本次为提高患者的抗菌治疗效果,在患者根管治疗后,经根管途径给予其盐酸米诺环素,并同牙周袋内给药进行比较,结果是:甲组治疗总有效率、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细菌密度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结果看以看出:通过根管途径给予患者盐酸米诺环素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牙周袋内给药。盐酸米诺环素属于四环类的广谱抗菌药物,其主要成分为米诺环素,抑菌效果确切。而且,该药物对骨组织存在较强的亲和力,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再生而使牙周组织附着加速。
  总之,对于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来说,在根管治疗后,同牙周袋给予患者盐酸米诺环素相比,经根管途径给予患者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减少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出血指数以及细菌密度,且安全并比较高。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贵州织金铅锌矿区寻找隐伏矿体的问题,在该矿区进行了以地电化学法为主的找矿预测研究,并对地电提取的Zn、Pb、Ag、As、Sb、Hg等14种元素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
在绝缘加速老化实验中,一般将漏电流作为绝缘失效的判别标准。为了从回路电流检测信号中去除电容过渡过程电流从而获得漏电流值,设计一种基于相邻采样点距离进行漏电流判别的
锁骨下血管损伤临床少见,出血多而快,伤情凶险,处理棘手.2001年4~10月我们成功救治3例左锁骨下血管损伤,现举2例报告如下.
笔者介绍了三个关于引力的实验:一是测定引力介质的相对引力常数。二是电子的波动性质由引力场决定。三是光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面对当前复杂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现实,许多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上存在着矛盾和困惑,出现了人格偏差。为此,本文试图探讨“两课”的辩证互补关系及其对学生人格形成的作用,促使大学生形
环境审计产生以后,各审计组织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展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审计业务需要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民间审计组织介入环境审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推动民间环境审计的发展
本文以英国、日本、印度为例,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以及北京市从中可借鉴的经验。
BIM引领着建筑业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次,它的全面应用将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为建筑业带来极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得设计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