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研究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现代化建设迅速,公路桥梁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标准要求高,且工程包含众多的工种、专业性强,由于建设周期较长难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各种不可控因素而影响施工质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公路桥梁施工中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预应力技术以其能降低自身结构自重、防止混凝土裂缝发生及增大桥梁跨度等优点在众多新技术中脱颖而出,并且随着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公路桥梁的承载力、使用寿命都显著增强。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研究
  
   公路桥梁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外形以及承重需求,因此对混凝土拉力的要求比较高。越是跨度较大的公路桥梁施工,用到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率越高。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桥梁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钢筋与钢丝高张拉力的特点,更好地中和混凝土自身抗拉力偏低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做好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1公路桥梁施工中运用预应力技术的必要性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应用时间虽然较短,但预应力技术表现出的强大优势得到众多施工单位的认可,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预应力技术可确保公路桥梁结构进一步完善,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公路桥梁结构施加外部压力来抵消外部荷载拉应力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因公路桥梁结构破坏而造成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因此,应加强对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探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预应力技术优势,促进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长远发展。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应用时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节约建设材料。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施工材料大多数为高性能材料如高强度钢筋、高粘性混凝土等,这样就减少了材料消耗数量,使得公路桥梁结构自重明显降低,并且降低了工程成本投入,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二是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后,可有效减少公路桥梁主体拉应力冲击,使得公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公路桥梁结构主体的抗压性,抗渗性以及抗滑性能都明显提高,既保证了施工过程安全高效的进行,又提升了施工质量。三是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降低了公路桥梁的施工难度,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操作难度降低,且施工过程中不稳定因素降低,确保了施工安全。
   2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波纹管通畅性差
   波纹管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预应力钢筋的通过与长度。预应力钢筋不能穿过,它的预应力作用就失去了,如果波纹管变形或者有渗漏的地方,钢筋管的使用长度就会增大,拉直时,失去其数据的有效性,或者抽拉不动,无法完成浇筑。
   2.2预应力结构出现裂缝
   不同的预应力构件有不同的裂缝要求,因此,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要选择高质量的预应力构件,预防施工前后桥梁出现裂缝问题。公路桥梁出现裂缝在于受力和混凝土结构与温度两方面。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公路桥梁出现裂缝无疑是桥梁使用价值的一个败笔。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形成的裂缝的规律,查找裂缝的根源,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保证桥梁的寿命。
   3优化措施分析
   3.1预防滑丝、断丝现象的产生
   在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预应力钢丝或者钢筋进行安装与张拉(钢绞线安装示意图见图2),在此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失误,很容易产生夹片与钢丝无法咬合的情况,或者是两者在滑动过程中钢丝张拉与夹片咬合会出现断裂的情况,都很容易造成混凝土内的预应力设置失败。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夹片硬度的检查工作,以确保与钢丝进行咬合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咬合力度不足或是过大而导致滑丝、断丝情况的出现。如果产生滑丝、断丝的情况,还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果在顶锚之前产生滑丝、断丝,需要立即终止张拉,使用千斤顶进行回油后检查原因,及时进行调整,在更换已经损坏的钢丝与夹片后进行重新张拉。如果滑丝、断丝现象出现在顶锚之后,需要先将千斤顶的状态调整至张拉状态,并对钢丝进行张拉,这样便可以将夹片带出,并使用钢纤夹夹住,之后将千斤顶回油,钢丝便会反向收缩,而夹片因为被钢纤夹夹住难以与钢丝同时回缩。该步骤不断重复操作直到夹片退出为止。之后对损坏的夹片、钢丝进行更换后重新张拉即可。
   3.2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混凝土是公路桥梁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桥梁的整体质量,混凝土结构中注重对预应力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可有效增强混凝土强度,同时降低了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几率,使得混凝土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形变。在应用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应力验算,来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承载力等符合工程标准,以此来不断提升公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当前我国对于预应力在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应用在混凝土多跨连续梁、混凝土简支T梁、混凝土路面以及混凝土箱梁等方面。
   3.3公路桥梁预应力裂缝改进措施
   公路桥梁的预应力结构在张拉前出现裂缝是由干缩和温差决定的。这就要从根本入手,避免预应力构件有太大的温差,高温时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在低温时预制构件进行保温防冷措施,模板拆除不要太早,对空心板等薄壁构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预制构件和台座之间应涂刷有效隔离剂以预防粘接,使构件不受底模热胀冷缩的作用。在砼浇筑前的施工作业中应注意保护隔离剂,对于用长线法生产先张构件应及时放松应力筋,以減少约束作用。
   4结语
   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为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需加强对现有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改进,针对工程建设实际及社会使用需求,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近年来在公路桥梁建设的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中应用时,要加强对每个施工环节和施工步骤的质量控制,实现对预应力效应的持续优化,努力改进和避免预应力技术缺陷,确保预应力技术在提升公路桥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发挥作用,进而促进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琛.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7(11):33.
   [2]罗春明.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综述[J].江西建材,2017(16):168,10.
   [3]薛秋兴.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珠江水运,2015(2):82-83.
   (作者单位:沁阳市农村公路管理所)
其他文献
水库在资源型缺水地区是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命库,对现存的高危病库进行除险加固迫在眉睫,介绍了水库现状及除险加固程序。为争取项目和顺利开工建设夯实基础。
数学是高考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尽管当前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对于数学学习都高度重视,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文科生而言,依然存在数学成绩不理想的问题。作为高三的文科生,
根据Doherty技术,设计了一款工作于宽带码分多址信号(W-CDMA)下行频段的改进型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在设计过程中,将功放管的膝点电压效应考虑在内并通过减小此效应来提升回退
在“田园综合体”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龙溪乡与街头镇组建寒山田园综合体党建联盟,逐渐打破了原先两乡镇各村党组织之间的“无形藩篱”,在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和乡村振兴中作出了
以二十一个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其株高、穗位高等9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进行了分析;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光照,设置遮光处理(玉米拔
运用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或称RCM法)对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含气量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为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参
分析了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和影响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提出了加强青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摘要:铜矿在开采过程中,铜矿资源多处于泥质岩和砂岩的构造内,矿体及顶板多为坚硬岩组合,在井下实际施工后,采场內围岩均为中硬度岩石,为不稳定的矿体类型,地质灾害发展较弱;采矿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主矿体的开采深入研究,从采矿技术角度考虑,针对矿岩稳定性较差或矿岩裂隙发育差的适合采用崩落开采发,铜矿开采时开采人员根据铜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开采方法,保障开采过程对铜矿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为了保障铜矿地下采
通过对不同菜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相关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菜地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存在差异性,大棚内土壤酸度增加,养分
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王爱霞一、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隐球菌脑膜炎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容易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其特点是起病缓慢,常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发病。主要症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