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香弥漫的新疆味道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华带我去找帕它尔·吾甫尔的烤全羊时,进错了院子,院子里出来的是帕它尔·吾甫尔的弟弟,而帕它尔·吾甫尔则是斜对门的一家。
  其实这也难怪,吐鲁番市高昌区的幸福路基本上成了烤全羊一条街。虽然这里被称之为“路”,但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条弯曲而狭窄的小巷,两侧的好几家房屋前都高立着巨大的烤全羊招牌,一家家的院门里也堆积着色彩鲜艳的烤全羊包装盒。在这条路上,除了帕它尔·吾甫尔和他两个弟弟都在经营着烤全羊店之外,还有帕它尔·吾甫尔的徒弟,都挤在这条窄小的路上,一同构成了这样一条肉香弥漫的“烤全羊之路”。
  “除了我的两个弟弟跟我学了烤全羊,我还有100多个徒弟。”帕它尔·吾甫尔对我说:“间接的徒弟还有100多个。”


摄影/高守东

  所谓“间接的徒弟”,我的理解就是再传弟子,也就是俗称的“徒孙”了。
  如果说起吐鲁番的烤全羊,高昌区人通常都会有两个选项,一个就是帕它尔·吾甫尔的烤全羊,另一个,则是位于艾丁湖乡的艾湖烤全羊。
  艾丁湖乡的艾湖烤全羊此前我曾经吃过,当时就听人介绍过这家店的烤全羊在吐鲁番非常有名。那家烤全羊店和一家名叫“艾丁湖沙塔尔”的拌面馆子开在一起,而这家沙塔尔拌面在高昌区的口碑似乎也很是不错,很有特色,吃起来颇为清爽。
  所以很多人到艾丁湖乡,一顿标准而优质的午餐就是要去吃沙塔尔拌面配烤全羊——和很多人以为的不同,烤全羊主要的销售方式不是如影视片里所看到的那样,一上来就是一整只,那一般都是用于重大的宴请——更多情况下,烤全羊都是称公斤来卖,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羊的部位。因此,在艾丁湖乡,称上一两公斤艾湖烤全羊,剁成大块就着拌面同吃,既耗费不多,又可大快朵颐,过足肉瘾。
  那天吃完烤全羊,我和金华专门和艾湖烤全羊的老板,同时也是大师傅的艾尼·艾比布聊了聊。
  艾尼·艾比布的烤全羊炉子就在店门口,紧挨着沙塔尔拌面馆,因此只要是进入沙塔尔拌面馆的人,一眼就能看到那些金灿灿的烤全羊,诱惑着人们的肠胃。
  艾尼·艾比布身材敦实,方脸大耳,大部分时间都在围着烤炉忙活,说起他的烤全羊,艾尼·艾比布说:“除了吐鲁番人到这里来吃,乌鲁木齐、昌吉、五家渠这些地方的人,也都经常开车专门过来吃的。”


摄影/李敬阳

  艾尼·艾比布是从2007年开始烤全羊的,对于自己的烤全羊手艺,艾尼·艾比布说全部来自不断的揣摩,也就是说,完全是自学成才。
  “刚开始烤的时候不成功。”艾尼·艾比布说,“有的烤糊了,有的没烤熟,有的外面熟了,里面还是生的,结果人家买回去后又退了回来,话也说的很难听。”于是艾尼·艾比布就先从鸡开始烤,鸡烤成功了,就再用羊,半只半只的烤,逐步掌握了烤制的技巧。
  “除了选材、配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烤炉,保温要好。”艾尼·艾比布说。
  艾尼·艾比布所选的羊均为本地的山羊,而且必须是一岁以内的羊娃子。
  “羊娃子”是新疆人对小羊的一种叫法,所以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很多新疆饭馆会以“羊娃子肉”来招揽顾客,表明自己食材的鲜嫩,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宣传用语就是:来尝一尝没结过婚的羊娃子肉。
  艾尼·艾比布的羊娃子之所以用山羊而不用绵羊,是因为相对于山羊,绵羊的脂肪较多,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吃太肥的。但一只烤全羊如果太瘦了,显然也烤不出肥美的滋味,烤出来会柴,这便尽失了烤全羊的精妙,因此太瘦的山羊艾尼·艾比布也不会选用。通常,艾尼·艾比布都是选择宰杀后净肉达到12公斤以内的山羊,羊大了也不行,因为肉质欠佳且难以入味。每天艾尼·艾比布都是早上七点(相当于内地五点)开始对羊肉进行腌制,腌制两三个小时后再在羊肉上抹上调配好的芡料。
  烤全羊所使用的芡料,主要是用面粉将盐、黑白胡椒、姜黄等调料拌成糊状后,涂抹在羊的全身,各家烤全羊风味的不同,除了烤制的过程略有不同外,就是取决于各自的腌制调料和外层涂抹的芡料。
  艾尼·艾比布的烤全羊都是上午十一点左右放入烤炉,大约一个小时即成,一般到中午两三点就卖光了。據艾尼·艾比布说,每天都能卖好几只,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七八只。


摄影/高守东

  与艾丁湖乡艾尼·艾比布的艾湖烤全羊相比,帕它尔·吾甫尔的烤全羊似乎更具有一些官方色彩,这不仅仅体现在他一大堆的获奖证书和各个机构授予的头衔,更在于他的烤全羊俨然就是吐鲁番的一张名片,成为每年的吐鲁番葡萄节上的一个保留节目。事实上,在葡萄节上烤全羊,更具有表演的性质和象征的意味——通过帕它尔·吾甫尔的烤全羊,彰显着浓郁而欢快的维吾尔族风情,从而营造出鲜明而热烈的节庆氛围,为葡萄节增加了一番厚重的滋味。
  而在2004年的葡萄节上,帕它尔·吾甫尔则将这种表演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时葡萄沟里达瓦孜景区的老板找到我,问我能不能烤个大的?要是能,他们就盘一个大号的馕坑来给我用。”帕它尔·吾甫尔对我说。
  如今的达瓦孜景区,有着一个硕大的馕坑,而这个馕坑平常的主要作用是供游客拍照留念,2004年的时候,帕它尔·吾甫尔就是在这个馕坑里烤出来了一头全牛。   其实,在此之前,帕它尔·吾甫尔也从未试过烤全牛。答应了烤全牛后,回到家就找来小舅子商量,两个人商量到最后,达成了共识:小的能烤,大的也能烤。
  “那年的葡萄节我们烤了一头牛,特别成功。”帕它尔·吾甫尔说:“从那以后我的胆子一下子就大了。当时的记者采访我,说师傅你还想烤啥?我说我要烤全驼。结果第二年的葡萄节我就真的烤了个全驼,记者又问我明年还想烤啥?我说烤啥都行,如果不是保护动物,大象我都想烤。”帕它尔·吾甫尔认真的说。


摄影/高守东

  我大笑。
  虽然帕它尔·吾甫尔后来也没有去烤一头大象,但是自此以后,烤制的东西花样百出,有烤过用6只羊做成的巨型烤羊肉串,可供200人同吃;烤过一次两头牛的所谓“牛行天下”和一次两峰骆驼的“双驼吉祥”——我觉得这些名字大概也是那些记者们给起的,怎么看都有着“本报讯”的文风——2011年,帕它尔·吾甫尔又在葡萄节上烤了一次“百凤朝阳”,没错,这次是同时烤了100只鸡,只不过,烤的是吐鲁番本地的斗鸡。
  “其实烤吐鲁番斗鸡,要比烤羊的用时还长些。” 帕它尔·吾甫尔说。
  因为吐鲁番斗鸡肌肉紧密结实,要烤透自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帕它尔·吾甫尔打开手机,给我看他在历年葡萄节上烧烤的照片和视频,后来我才注意到,网上很多烤全羊、烤全驼之类的照片,原来都是帕它尔·吾甫尔。照片上的帕它尔·吾甫尔和他的徒弟们基本上都是穿着明黄色的衣服——那大概相当于他的工装,十分的醒目。而在那些烤全驼、烤全牛的视频中,帕它尔·吾甫尔和他的徒弟们使用吊车将那些牛和骆驼放入馕坑,看起来颇为壮观。
  “烤全牛大概要烤5个小时左右。而烤全驼就要烤6~7个小时。”帕它尔·吾甫尔说:“现在全新疆,烤全牛、全驼的,除了我再没有第二个。”帕它尔·吾甫尔自信的说,“也有人学着烤全牛,但是烤出来外面黑黑的,里面还是生的。”


摄影/杨政春

  如今,帕它尔·吾甫尔给自己的烤全羊注册了“皇味”商标。在自己的店里,帕它尔·吾甫尔一面给我展示了他各种的获奖证书、奖牌和头衔,一面给我介绍发这些证书奖章的都是些什么机构。这里面有些是针对帕它尔·吾甫尔个人的称号,比如“烧烤大师”“中华金厨”“新疆烹饪大师”等等,有些则是针对烤全羊或者某个菜品的,如“名小吃”“名菜”之类,还有一些则是在各种厨艺大赛中获得的荣誉。
  不过帕它尔·吾甫尔最看重的,应该还是2013年和2014年其被国际烹饪协会和中国烹饪协会评为的“世界烧烤大师”和“国家级烧烤大师”。怕我不明白,帕它尔·吾甫尔给我认真介绍了半天这两个机构和头衔。
  帕它尔·吾甫尔今天不仅仅在吐鲁番烤全羊,盛名之下,北疆的呼图壁、阜康、奇台等地都纷纷在各地美食节等节庆活动中请他前去烤全羊、烤全牛和烤全驼,甚至某年夏天,还有人想让他烤一匹马。
  “夏天吃马肉季节不对,所以我没有答应。” 帕它尔·吾甫尔说。
  帕它尔·吾甫尔的烤全羊最初是跟着自己的父亲学的,而他的父亲,则是在南疆学会的。


新疆美食——烤全驼 摄影/叶金

  那时候人们能吃上土豆白菜就很不错了,自然没有多少人会奢求去吃烤全羊。因此对帕它尔·吾甫尔来说,从父亲那里,只是对烤全羊略知一二罢了。不过由于父亲的影响,帕它尔·吾甫尔倒是从小就对厨艺充满了兴趣。17岁的时候,帕它尔·吾甫尔进入到当时的吐鲁番地区一宾馆(现吐鲁番宾馆)餐厅学厨,之后又到了乌鲁木齐的八楼宾馆(昆仑宾馆)学厨,在八楼,帕它尔·吾甫尔专门跟着一位南疆的师傅学习烤全羊。
  1985年,帕它尔·吾甫尔被调到专门负责接待贵宾的吐鲁番绿洲宾馆。他烤制的烤全羊也由此成为吐鲁番的代表,乃至新疆美食的菜品,基本上到过吐鲁番的国家领导人,都品尝过帕它尔·吾甫尔的烤全羊。
  现在,帕它尔·吾甫尔平均每天都要烤四五十只全羊,在7、8、9三个月的旅游黄金期,他每天则要烤七八十只羊。不过最忙的还是春节和古尔邦节这样重大的节日,每天都需要烤300多只。帕它尔·吾甫尔如今还做起了电子商务。向全国销售真空包装的烤全羊和烤鸡。
  “吐鲁番的羊用来烤全羊非常理想。” 帕它尔·吾甫尔说,“首先吐鲁番的羊吃的草都是鹽碱地上的草,其次艾丁湖生长的骆驼刺羊也爱吃,吃了这些草的羊,肉质粉嫩,烤出来肉的颜色白白的。”
  有些地方制作烤全羊,会在羊被宰杀之前给羊喂盐水,为的是让羊肉入味。不过在吐鲁番,这个步骤基本会被省略,因为除了草料的原因之外,吐鲁番传统的养羊方式,是都会在喂羊的同时,给羊吃粗盐,这样的羊肉,自然就更无腥膻,鲜美的味道浑然天成。而帕它尔·吾甫尔对羊的选择,也与艾尼·艾比布一样,所选的羊要肥瘦适宜。


摄影/李敬阳

  “现在的人不吃肥的,但是羊太瘦就没味道,好的烤全羊,要一层肥的,一层瘦的。” 帕它尔·吾甫尔说。
  对于烤制,帕它尔·吾甫尔还是认为传统烤制的方式最为地道。
  “比如煮肉。”帕它尔·吾甫尔说,“煤气煮的就不如煤炭煮的,而煤炭煮的不如柴禾煮的,柴禾里煮肉最好的,是桑树。烤肉也是,现在虽然有电烤箱,但是电烤箱烤出来的永远也比不上用柴禾烤的。直接用火烤出来的肉,才是外酥里嫩。”对此,帕它尔·吾甫尔态度坚定:“现在人们都说,用火直接烤的肉致癌呢,但是电烤的和火烤的两个肉放在一起,我还是吃火烤的,味道不一样。”
  这一点,我记得香港的美食家蔡澜也说过类似的观点:现代人怕肥肉、怕胆固醇,怕这个怕那个,殊不知丧失了多少乐趣,而有些担忧,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
  在帕它尔·吾甫尔的店里,所有的烤全羊都是在传统的馕坑里烤出来的。一只只小羊被穿在架子上,悬挂于馕坑之内焖烤,出炉的烤全羊,表皮上是鲜艳的橘色,油脂丰盈,浓香扑鼻。将烤好的全羊剁开,橘色的表皮之下是晶莹洁白的膏脂,附着在粉嫩的羊肉之上,层次分明。趁热一口下去,油脂四溢,表皮焦酥,吸足了油脂的精肉汁水充盈、入口即化,鲜香的滋味奔涌而出。
  一只优秀的烤全羊,从秉性上讲是霸道的,那种鲜美浓烈的感受肆意而酣畅,粗暴而直接,占据了整个味蕾,充满了原始的力量。
  其实无论是烤全羊还是烤全牛和烤全驼,所显现的,都是一种质朴的气质,就像新疆这片土地一样,厚重而奔放,浓郁而悠长。正因为如此,烤全羊才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新疆美食的顶级代表,完美诠释着新疆味道。
其他文献
火烧山,这种被地下自燃煤“烧烤”成红色的山体,在新疆广为分布。  驱车奔驰在将军戈壁上,不经意间,这种炽烈地“燃烧”着的红红的山红红的丘,或突兀独立或扎堆成群地就撞入了眼帘,让人激动、惊诧。  坐落在吉木萨尔境内的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戈壁上的五彩湾火烧山群面积最广规模最大,最为典型,也就成为观赏、探究这一奇丽自然奇观的最好去处。  通红的火烧山原本就给人以炽热的感觉,准东煤田勘探开发之后的金秋季节,
期刊
在新源县喀拉布拉镇吉尔格朗村东北面的高山上,有大片的野果林。沿着山道一直向深山内部走,会看到一株年龄达600余岁的野苹果树。因为这片野果林和这株树的存在,纠正了一个历史误解——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现代苹果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传教士带人中国,栽培苹果是从欧洲扩散至世界各地。但事实上,位于新疆天山山脉的这一片野果林才是世界上栽培苹果的始祖,见证了苹果的西传和东送。  一月的一天,老夏带着他的手工
期刊
秋,总是从山里的草原开始,慢慢地向山下走来的。  秋天的牧场和夏天相比,各有千秋。秋季的牧场,失去了夏天青青的绿草缤纷的鲜花的装饰,深深浅浅的黄色成为了主色调,一望无际的草原换上了肃穆的秋装。  随着秋的到来,草原上的草也变得越来越少,仅仅能覆盖着地皮。牛羊用舌头似乎已经卷不起要吃的草,只能吃力地用门牙在地皮上硬啃着干草茬子,几乎连草的根都快拔出来了。秋把草折腾得苦不堪言,怪不得诗人说“北风卷地百
期刊
北疆的冬天是漫长的,等待白桦林的是那份超然的宁静。走在一条铺满白雪的弯曲小道上,雪是前几天下的,雪后没有人来过,因为雪地上丝毫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像是一条洁白的哈达向着巍峨的天山山脉飘去。路旁的几只麻雀,在一个没有被雪覆盖的角落,叽叽喳喳地寻找着食物,像是在责怪这雪下得不是时候,害得它们忍饥挨饿。徜徉在白桦林中,林间只能听见我清脆悦耳的脚步声,咯吱咯吱的,一声接着一声落在了心底,快要把心融化掉了。 
期刊
骄阳还炙烤着大地,风中不经意透出了薄凉,那一刻,阿勒泰的秋天就迫不及待地来了。  女人们对夏天是恋恋不舍的,因为美丽的薄纱裙还没有来得及一件件亮相,就不得不压回箱底。可是,秋天的到来也并不让她们气恼,飞扬的风衣和丝巾一样会打扮出女人的妖娆美丽。她们只会笑着说:“刚买的无袖裙,才穿了一回,咋就到秋天了呢?”  是啊,阿勒泰的秋天就是这么率性,说来就来,像极了高天的流云,或者山里的阵雨,爽快豁达,不像
期刊
当透着凉意的风吹落树梢上的第一片叶子时,那拉提草原的秋天就来了。  这个依天山而生,靠伊犁河谷而生的地方,凭借山与水的眷顾,总是最先收到季节更迭的通风报信。若是在别的季节,倒也没什么。比如春天,即便前后脚的收到春天翩翩而来的讯息,也占不到太多便宜,反正随后所有的地方都会绿茵满地。可秋天不一样,早一点瞅见秋天莞尔一笑的模样,就可以早点调试好色彩,让漫山的树,流淌的河,晕染上强烈层次感的笔墨。  就是
期刊
羊肉汤揪片子是源自西北的一道美食,朴实无华到寻常巷陌都很常见,仿若洗尽铅华安心归于民间。  民间对于理想化的老婆的描述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实际上,这道最接地气的美食恰恰就是这种极致老婆的定位,它是将庙堂与巷陌结合的最完美的一道食物,即便就是在豪华的星级大饭店,一群食客酒酣之后总是将羊肉汤揪片子唤将上来,一群人不顾形象,不顾汤面的滚热,稀里哗啦将各自碗中的面片和汤灌到肚中,这下全部掩盖了翻腾
期刊
特克斯是这样一座玄机之城。传说,特克斯八卦城是由南宋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设置。整座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迷宫,可迷宫里却路路相通。多年后,有关部门取消红绿灯,八卦城成为一座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却街街相连。  离街上的八卦故事  6月的特克斯县,阳光很暖,洒在离街斑驳的店铺门牌上,有了岁月的痕迹。  这让初来特克斯的我们,感到很疑惑。来之前听说,离街于2016年6月开街迎客。为什么一条年轻的
期刊
8月4日,“鑫控集团·2017新疆塔城乌苏啤酒节”在乌苏啤酒的故乡新疆乌苏市隆重举行。  今年是新疆塔城乌苏啤酒节举办十周年。2017新疆塔城乌苏啤酒节活动主题为“啤酒之都·幸福乌苏”,宣传口号为“十年荣耀·全民共享”,共有节庆活动70项,分为主体活动、民俗文化、体育竞技、旅游休闲、商贸洽谈等6大类,目前已开展40项,其余活动正在陆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乌苏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期刊
民以食为天,这是颠仆不破的真理。  中国人最讲究吃,走进一座城市看它繁荣不繁荣,景气不景气,只需观察餐饮业便可管窥一二。  新疆大地极具包容性,随便哪座城市,走到大街上一网撒下去,捞上来的人口音五花八门、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哪儿都有,饮食也是川鲁粤、闽浙湘要什么有什么。库尔勒这座新疆南部最大的城市,人口不过百万,上至五星级酒店下到街边小吃摊,少说也有万余家。供求的需要,使得库尔勒的餐饮业兴旺不衰。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