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情歌(组诗)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沧桑里的风景
  目光
  沿着岁月
  刻满皱褶的额头
  开始丈量
  斑白的鬓发
  沧桑的脸庞
  哪一处
  是深埋的风景
  哪一段
  是浅掩的情肠
  有多少新事旧往
  有多少历练辉煌
  顺着隆起的脉搏
  走进跳动的心房
  才发现,这里的一切
  水云依旧,烟雨呈祥
  初夏之恋
  谁把云朵
  撕成碎片
  随串串流风
  飘向人间仙苑
  誰拈绣针
  巧织彩帘
  使花儿朵朵
  覆盖座座山峦
  涓涓溪流叠叠潺潺
  巍巍山巅绿茵悬
  一夜晴暖
  峰涧两重颜
  醉的人儿清影闲
  欲引美景镜中眠
  我的心船
  早已载满
  用所有的情感
  把爱的港湾装点
  美美美 甜甜甜
  柔柔眼波笑意漩
  缠缠心音挽
  绵绵情韵涟
  诗情画意心语传
  遥寄天涯缘
  共进一餐诗意
  一碗茶条
  煮得浓香四溢
  令我
  隔屏邀君
  频频杯盏交替
  总想越屏与你促膝
  共进一餐诗意
  可神奇的网络
  却找不到
  万能的钥匙开启
  只能隔屏看着你
  看你柔柔眼波遥寄
  思念的风花
  霎时开遍
  心园的
  每一寸土地
  只能隔屏陪着你
  陪你在虚幻的
  世界里
  用真情演绎
  演绎天涯
  与咫尺的距离
  心灵的窗口
  凿一扇 心灵的窗口
  笔涂墨染
  融进所有的情感
  文字串起的缘
  围坐屏前
  你书清词我写莲
  古老的韵律
  在键盘上同弹
  每一次走过
  你轻轻一点
  便使窗外的 山院亭台
  红绿相间四季向暖
  每一串足迹
  停留与延伸
  都是美丽的风景线
  都在装点
  心灵互通的驿站
  此刻
  我只想紧抱风声
  与你面对面
  听一听跳动的心音
  由远至近
  还是由近至远
  作者简介:赵广梅,从事根艺及诗歌创作数载。在《黄海晨报》《企业家日报》及各种网刊、公众号发表诗歌100余首。系中国根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网络诗歌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徐参文)
其他文献
飞机起动了,开始滑行,二○一七年的腊月三十,海航7122航班,晚十七时四十七分。我是到北京过年的。  不说你也知道,订票单上明白写着,网上预订,班次和时间都在上面。这几天宜昌的天不明朗,时有小雨飘落,说不上好,但雾不厉害,不影响航班出港。天公似乎懂人心情,不去为难有行程的人,飞机飞得准时。  7122航班,都坐满了,前后没有一个空座。没想就除夕了,又是近晚了前往北京,人还有这么多。满就满呗,飞机不
期刊
(一)  走在林中  清脆的鸟鸣  像家的呼唤  一群天真的嬉闹  追逐着你的童年  看飞舞的落叶  飘满回不去的来路  风霜雪雨  四季轮回  走在世界的男人  其实就是一棵树  远看是风景  近看是风骨  (二)  从母亲的怀抱中走出  从母亲的叮咛里走远  风霜染发  脚踩皱纹  只有爱的长路  洁白得那么纯洁  母亲还在家乡的小屋  你还在城市的霓虹  是距离的遥远吗  还是没有归乡的时间
期刊
它总是把我的思绪  带到天空  任意地放飞和盘旋  然后找到  最灵巧的落点  但我无法借助它的巢  孵化我石头一般  生硬的生活  成熟  拥抱时像打架  打架时像拥抱  笑过了哭  哭过了笑  创口  不要说一个人的生活 只是  死亡皮肤上的一张创口  迟早要完合  我要以一粒盐的清醒嵌入生存  始终保持那被  梦幻疤痕  所隐瞒的深度与哭声  杯子  身藏着一万种不同深淺的命运  却拒绝消化
期刊
隔壁房子租住的人家是老少三口,爷爷、儿子和孙子。爷爷六十岁,儿子三十岁左右,孙子六岁。  我平日爱串门闲聊,爷爷一家租住过来后,我经常串门去他家。通过和爷爷拉家常,我对他的家庭有了些许了解。爷爷六十岁了,生养一个儿子,在儿子五岁那年,他的女人遭到狗咬,他和女人没想到咬人的那狗是疯狗,女人被疯狗咬伤后,迅速中毒,来不及治疗,就死了。爷爷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从小到大都很听话,长得也很帅,后来去沿海
期刊
沿着冬麦拔节、草籽歌唱的声线  阳光,渐次回暖  黑夜退缩,白昼一天天长高  南方徐徐送来返青的消息  回潮的心事,纷纷涌出门栏  打春后的女人们身着花衣  再次洗净双手  将丰润圆满的种子小心捧起  面对空旷熟悉的田野  把一年的收成举过头顶  这个时候  我们开始用质朴踏实的动词  抒写梦想,抒写  作物的名字和农历的家史  红灯笼  心火,保持燃烧。不谈燎原  鼓足希望的气场  好日子与坏日
期刊
一条岁月的鞭子  把那枚童年的陀螺  抽得嗖嗖转动  打陀螺的人  从未停歇过  以故乡为圆心  从小镇转到县城  从安徽转到全国  如今,当年制作陀螺的父亲  早已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  那个玩陀螺的孩子  順着时间的高速流转  依然奔走不停  从懵懂的孩童转成了少年  青年、壮年……  不断更新着人生路线  那个,父亲斫削的陀螺  在蝉鸣里转  在布谷声里转  在异乡漂泊的旅途上转  把昨天转旧
期刊
一夜的春雨滴答,滴答  奏响了这寂静的黑夜  扰乱多少盼守黎明的灵魂  化作一潭眼药水  疗伤黑夜里无数的眼睛  听着持续的弹奏  滴落在无声的大地  湿润着心尖的干裂  明日的春花,或开或灿烂  也是春的眼睛  长安之月  举起长安一片月  退回历史的烟云  金樽美酒,独上西楼  一曲《将进酒》,不见夜来人  将一颗心寄予明月  一盏酒杯,装下满弓倒映的大雪  孤雁是否高飞,无从寻觅  只问苍天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与实践领域,其一方面,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化创意产业焕发生机,为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经济建设注入丰富的元素。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思考,以靖江蟹黄汤包为例,对其非遗制作技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以期能为我国各类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期刊
飘飘洒洒的雪花落在地上  北京下雪了  我的家乡下雪了吗  北京真的下雪了  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  把我从思乡的意境中惊醒  职工们都下班了  一个人、一座四合院、四个大红灯笼  这就是我的年  飘飘洒洒的雪花继续落下  北京真的下雪了  我的家乡下雪了吗  一首發自内心的歌  我把真诚郑重投进你的海河  不知能否激得起恋情的漩涡  我用心拨动情感琴弦的篝火  不知能否奏得出和谐的音乐  我就是我
期刊
我爱绍兴  一条小巷, 在黎明前醒来,  大善塔上的鸟儿们开始欢唱。  晨曦透过薄雾,  照亮了八字桥下的两岸。  当兰亭前的山阴道旁,  鲜黄的油菜飘香,  我们行走在,  唐宋诗人最向往的浪漫之路上。  我爱绍兴,我的故乡,  你给了我江南所有的娟秀和浪漫,  河流般滑行的温柔,  涂满油漆的情调。  水乡社戏  越乡江畔豆花开时  舞台搭在了河边  乌篷船满载着欢笑  被一阵阵开场锣鼓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