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先兆流产诊治现状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12周妊娠以前,孕妇出现腹痛、腹胀或腰骶部酸胀感,伴不同程度阴道流血,常为少量暗红色血或白带中带血.妇科检查时窥器暴露阴道及宫颈,可见宫颈口闭合,未见妊娠组织嵌顿,胎膜未破,超声检查提示胚囊存活,大小与妊娠时间相符.据统计,临床确诊妊娠的孕妇中有超过20%的孕妇会发生先兆流产,其中最终流产的比例为10%~20%,甚至有些妇女会成为复发性流产[1].早期流产以妊娠8周前较为多见,妊娠12周后发生率则相对较低[2-3].本文通过早期先兆流产的常用检测指标及治疗药物方面阐述目前国内外的诊治现状,以有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诊治早期先兆流产.
其他文献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生在妊娠20周后,以妊娠期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全身多脏器损害,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是儿童最常见先天性发育异常性疾病,主要依赖于手术治疗,且效果满意.在手术中是否将病变的肠组织切除完整以及与巨结肠同源性疾病的鉴别均依赖手术中及手术后的病理诊断,常规的术中冰冻切片HE染色由于在切片过程中易产生冰晶及裂隙,在观察中不易将神经纤维丛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与炎症细胞、雪旺细胞进行鉴别,同时对判断神经节细胞的成熟度、神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一种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在一般人群中,平均每100人中就有1~2人患有房颤.随着年龄增加,房颤发生率也在增加[1].而在大于80岁人群中,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43例高血压患者,经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ABPM)、颈动脉超声
《实用小儿外科学》[1]阐述的肠套叠水压复位方法如下:处置检查前肌注氯丙嗪1 mg/kg,患儿安静后肛门插入Foley管,将气囊充气20~40 ml;将“T”型管一端接Foley管,侧管接台式血压计监视注水压力,另一端为注水口,将37℃~40℃等渗盐水匀速注入肠管.B超监视“同心圆”及“靶环”状影回退回盲部,直至消失.检查、诊断与治疗同步完成.但是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施治过程中,存在着
川崎病(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是一种以全身中小血管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为主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为风湿性疾病的一种[1].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
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过去的10年中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并被接受替代开腹手术[1-2].其优点包括与开腹手术相比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短、早期下地活动、美容效果好等[3-4].目前最常用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术式是三孔法和二孔法:二孔法适应证范围小,仅用于非难治性阑尾炎[5],而三孔法有3个Trocar孔,仍有一定创伤,减少Trocar孔更显微创特性.为解决以上问题,201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告别了过去的一年,迎来了2007年的新春.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本刊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谨向关心、支持和为本刊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位编委、编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