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对藏族学生的挫折教育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挫折,在心理学范畴中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障碍与干扰,预期的动机难以顺利进行,不能获取需要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映。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在现实中,生命个体发展的历程是与挫折结伴而行的。挫折会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不同的效应,有的人,挫折使其更聪明、坚强、成熟,也有的人會产生痛苦、失望,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影响身心健康。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应该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内地西藏班(校)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藏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挫折:1.生活方面,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的不适应、生有疾病;2.语言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容易在与人交流、学习上受挫;3.学习成绩与同校其他学生或同地区比较起来有较大差距,缺少成就感;4.远离父母、家庭,缺少亲情关怀,情感世界脆弱。这些问题和内地学生比较起来,更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一些同学在挫折困难面前不能正确对待,外显行为表现为: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为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理智,情绪易冲动;自私、狭隘,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心理脆弱;人际关系不十分和谐,攻击行为时有发生。学校和教师应该把加强对藏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促成其身心健康发展。由挫折而产生的不良行为源于错误的认识和脆弱的承受力,在对藏族学生实施挫折教育上,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和挫折承受能力,以下是几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
  
  挫折是人情绪反应的一种,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教师要通过一些专门的心理辅导课或专题讲座,让学生明白产生挫折后会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反映,懂得如何控制情绪,调节挫折感,使得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所心理准备,学会理智反应,并学会渲泄、转移、升华,及时调整不良情绪,走出挫折的阴影。
  
  二、学科教学中注意渗透挫折教育
  
  在中学所开设的各学科课程中,特别是人文学科,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活、学习等方面有无比巨大的优势。以历史学科为例,在教学中应用丰富的史实,优秀历史人物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挫折教育。如孙中山革命一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屡败屡战,愈挫愈奋,终于推翻了清王朝;鉴真和尚6次东渡日本,双目失明,历尽艰辛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司马迁虽受宫刑之辱,却写出了名垂千秋的《史记》;爱迪生历经几百次失败,终于研制成耐用碳丝灯泡,造福人类。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好素材。发掘学科丰富的内涵,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应该成为各科教学的一个出发点。
  
  三、进行以挫折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确立与挫折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课题,让学生通过走访人物、调查收集资料或身体力行的劳动等方式,在实践中改造自己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人生,认识社会,树立远大目标,对未来持坚定、乐观的态度,提高挫折容忍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娱乐活动,能陶冶学生身心、开阔胸襟、挑战自我、和谐与他人的关系。藏族学生能歌善舞,热爱体育运动,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绝活”。应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才艺的天地,获得成就感,通过活动,让自卑者自信、懦弱者勇敢、孤僻者开朗,并且文体娱乐活动是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在挫折教育中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针对藏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而且值得作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应形成合力,不断探索,这对促成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明朝为了应对北部边疆严峻的军事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捣巢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亦是明朝在边地采取的积极的军事行动之一。由于明朝在捣巢行动上态度暧昧,致使捣巢行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