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痛与抑郁相关性分析

来源 :交通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癌痛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字疼痛量表(NR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肝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OL-LC)对145例原发性肝癌癌痛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镇痛护理治疗前后患者抑郁评分和生命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肝癌癌痛患者145例中有125例(86.2%)存在不同程度抑郁,中、重度疼痛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轻度疼痛患者(P<0.001),抑郁评分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618,P<0.001),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r=-0.59,P<0.001).经心理护理及镇痛治疗后,患者抑郁评分为48.9±11.9分,明显低于镇痛前的67.4±12.5分,镇痛后生命质量评分为124.1±31.1分,明显高于镇痛前的99.9±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癌患者癌痛程度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心理护理及镇痛治疗干预可以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在乳腺癌化学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手术后乳腺癌患者115例,采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环磷酰胺进行4个周期化疗,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4个周期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均为Ⅰ~Ⅱ级不良反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平均发生率分别为25.9%和16.3%,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平均发生率为4.3%及2.1%.肝、肾功能异常及心脏毒性反应平均发生率分别为3.9%,0.9%和1.1%,主要发生于第1周期化疗后.脱发、恶心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