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状真菌在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中菌量对抑菌浓度的影响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GDGJ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真菌感染逐年增多,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尤为重要.而每一新药在用于临床前,皆须进行大量的体外试验以确定其使用价值,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药敏试验法.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确定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化方法,主要原因是影响因素较多,如培养基与pH值,孵育温度与时间,接种量、菌的生长期等[1~3,5],其中最难控制的是菌的接种量问题,尤以丝状真菌更难.我们为寻求解决方法,近来选8种常见的丝状真菌作了菌量的检测观察,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言传不如身教  几天前,女儿将她写的课堂作文《记我的第一次“拍卖会”》给我看,内容挺新颖,但是里面的一些情节交代不清楚,细节描写不够生动。比如班级为什么会举办这样一场拍卖会?积分又是如何使用的?另外,应该重点描写的拍卖会的情节显得过于平淡。我和女儿一起讨论如何让这一篇课堂作文更加生动和吸引人,不知不觉中,大概的情节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也勾起了我儿时许多美好的回忆。孩子妈妈看在眼里,微笑道:“不如你
本文旨在观察细胞膜和细胞内钙拮抗剂单独与联合使用对正常大鼠和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门脉压力的影响。实验分两部分进行:(一)钙拮抗剂对钙离子诱导大鼠门脉压力升高的影响;(二)钙拮抗剂预防及阻止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研究。结果表明,硫氮酮(DIL)能有效地预防CCl4诱发的鼠肝硬化门脉高压;联合使用尼卡地平(NIC)和DIL可有效地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和抑制钙离子所引起的门脉压升高,与二者单独使用差异有非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