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的竞跑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物联网”(Intemet of Things),很多人会觉得有些陌生。这个一夜间爆出的名词仿佛飘在云端,其实却是触手可及。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又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小龙先生用了以下例子阐述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功用——
  采购资源的整合:“有家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化工厂在网站上发布采购某化工原料的信息,30秒内,我方企业就可以回复该化工厂从组织货源到送达班加罗尔的整个过程的报价。整个过程包括:获取全面的供应商信息、获取所有出口到岸的真实价格、明确各地的海关规则,对整个采购、运输和交货过程进行全流程跟踪并保证所有货物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要解决这么多问题,需要有一个庞大高效的基础平台,此中会涉及法律问题、标准问题、云计算的平台处理问题、芯片本身的性能和价格问题以及商业模式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要在物联网产业的全流程中加以解决。”
  物流配送的监控:“一个大品牌的服装商每年的销售量是数以亿计的,这些服装在运往全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对二十多个物流环节有效地进行监控,这就需要物联网。有了物联网不仅可以使产品在换季的时候达到最高的效率,把库存降到最低,还可以解决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产品方位的跟踪:“如何让农业产品做到最安全,从产地开始一直到餐桌上,全过程也可以用物联网的芯片加以后台控制。”
  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在上海世博会首场主题论坛“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工信部接下来将融合推进信息化和城市化,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将“推进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探讨物联网产业发展之前景,由上海通信管理局和中国贸促会上海分会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于6月在上海召开。
  
  物联网=传感器+互联网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联网”概念。物联网的雏形源于一个小小的“咖啡壶”,1991年的英国剑桥大学,几个楼层的研究人员为解决共享一只咖啡壶带来的诸多不便,开发了一套网络追踪技术,通过互联网来确定咖啡壶的位置,首次把物与网络联系在了一起。
  物联网概念的正式确定是在1999年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 ID研究中心提出了“传感网将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阿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即传感器加上互联网来构建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世界里,物品可以彼此“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这个网络被称为物联网、传感网或泛在网,体现的是一种物物相连与无所不在。
  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公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The Internet ofthings)》。物联网的概念被再次扩展,意指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这份报告称,物与物之间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数据交换已不再遥不可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目前,对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少数国家,并逐步从最初的条形码、RFID技术在商业零售、物流领域的应用,拓展到RFID、传感器技术、近程通信以及计算技术在环境监测、生物医疗、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应用。
  从1965年发生的以大型计算机为标志的变革、1980年以个人计算机普及为标志的变革、到1995年的互联网革命,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动荡和变化。因此在此次的物联网革命中,各国便开始暗自较劲,希望拔得头筹,成为新的网络时代的主导者。
  
  欧盟的“物联网行动计划”
  
  “健康监测系统将帮助人类应对老龄化问题,‘树联网’能够制止森林被过度采伐,‘车联网’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循环利用率,从而降低碳足迹。‘物联网’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新的更好的就业机会、商业机会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物体与网络的连接将成倍增大和加深通信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这是欧盟绘的物联网蓝图。
  1994年,欧盟的“欧洲之路”计划旨在加速开放电信业。1999年,欧盟在里斯本推出了e-Europe全民信息社会计划,高调宣布信息社会给古老欧洲带来的美好前景。接着,欧盟在2007-2010年相继对“环境感知智能”项目投入了27亿欧元。这项由欧盟和欧洲顶尖芯片公司资助的嵌入式智能和系统项目,通过微型计算、用户界面的设计和无所不在的通讯网络打造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的题为《Internet of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的物联网行动计划,成为全球首个国家级的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此计划系统地提出了物联网发展和管理14点设想,意在希望欧洲通过构建新型物联网管理框架来引领世界物联网发展。
  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在《Internet 0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目前,欧盟已将物联网及其核心技术纳入到预算高达500亿欧元并开始实施的欧盟“第七个科技框架计划(2007年-2013年)”中。
  美国的“智慧的地球”
  在物联网的未来世界里,智能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将整个城市内的车辆和道路信息实时收集起来,并通过超级计算中心动态地计算出最优的交通指挥方案和行车路线,使城市道路资源得到最高效率的运用。智慧电网将通过先进信息系统与电网的整合,把过去静态的、低效的电力输送网络转变为动态可调整的智能网络,对能源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根据不同时段的用电需求,将电力按最优方案予以分配。
  2009年1月28日,距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仅8天,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总统与工商业领袖举行的首次“圆桌会议”上,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的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 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并阐明了其短期和长期的效益。“智慧的地球”战略在当时的局势下,对于美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具有重大意义。在短期经济刺激方面,该战略要求政府投资于智能铁路、智能高速公路、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以刺激短期经济增长,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其次,新一代的智能基础设施将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开拓巨大空间,有利于增强国家的长期竞争力,能够提高对于有限资源与环境的利用率,有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建立必要的信息基础设施。
  这些概念无疑契合了新任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寻找振兴经济新途径的宗旨,奥巴马立刻对这一提议作出了积极回应,并把这一构想上升至国家层级的发展战略。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使之互相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台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实时管理和控制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
  “物联网”概念打破了J人们之前的传统思维,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成为一片新的地球工地,世界在它上面运转,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如果说,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催熟,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那么,今天的“智慧的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信息高速公路”有颇多相似之处,同样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日本的“U-JapaFl战略”
  
  Ubiquitou s(无所不在)、Universal(普及)、User-oriented(使用者导向)、Unique(独特),这就是日本u-Japan战略的4u-ForYou法则。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实现所有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
  2001年1月以来,日本积极实施e-Japan战略,以期在IT起步落后的情况下迎头赶上。高度信息化社会建设在迅速而有序地推进,很快,在宽带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等方面取得了超乎预期的进展。短短5年,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先进的IT国家。
  为确保2006年以后继续成为世界IT的领跑者和开拓者,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产业主管机关总务省(MIC)提出了IT发展新战略u-Japan:即在2006-2010年的5年内将日本建设成一个“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ubiquitous)社会”。此构想于6月4日正式被日本内阁通过,成为总务省提出的年度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策略。2004年12月,“实现泛在网络(Ubiquitous)社会政策座谈会”的最终报告书出炉,列出Tu-Japan战略的核心内容,排出了实现泛在网络社会的时间表。
  对于实现u-Japan战略,日本政府寄予ICT产业很大期望,首先是希望通过大幅提高技术扩散度很高的ICT技术基础,从整体上彻底提高日本全体产业的技术水平,维持并强化其国际竞争力。其次是希望充分利用ICT技术来解决其医疗、福利、治安和防灾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希望ICT产业界在u-Japan实施战略中能通过推进信息化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使日本成为创造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最先进的温床,出现“日本开发”的技术开发和新商业模式的良性循环。开展通信和广播的协作,发展内容服务等,确保竞争优势、扩大泛在网络市场。2004年度日本信息通信白皮书曾预计,到2010年,泛在网络相关市场规模将达到87.6万亿日元,扩大到全体产业界将达到120.5万亿日元的市场规模。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IT发展历经e-Japan、e-JapanⅡ到u-Japan的战略转变。2001年1月开始实施的e-Japan战略以宽带化为核心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制定的e-JapanⅡ战略,其战略重点转向推进IT技术在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金融、教育、就业和行政7个重点领域率先应用,而u-Japan战略则是通过建立更高层次的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实现所谓源自日本的“价值创造”。
  
  中国的“感知中国”
  
  与计算机、互联网产业不同,中国在“物联网”领域享有国际话语权!温总理的“感知中国”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鸣响了发令枪。虽然中国在物联网的基础开发上还略逊一筹,但是在市场运用上不会落后。这场竞跑的起跑基础不错,结果究竟如何?
  位于江苏省无锡新区的中科院无锡传感网工程中心目前是中国“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这里视察时提出,至少有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于是,“传感网”、“物联网”一词在国内迅速蹿红。
  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物联网”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无疑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鸣响了发令枪。温总理明确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其实,中国对于物联网的研究始于1999年,基本与国际同步。中科院早在10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并先后投入了数亿研发资金。物联网的核心在于半导体的设计和应用,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在近几年保持了非常快的发展态势,在消费类电子领域,中国的产能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有很多产品80%、90%是在中国制造。2007年,“中芯国际”具备45纳米芯片制程能力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在上海投产,标志着中国芯片制造的最高技术。虽然在设计上还稍显薄弱,但半导体产业的成功布局为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我国物联网的技术研发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国家之一。
  两会期间,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筹备会议同时召开。该联合工作组旨在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物联网技术标准,为政府部门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全面的技术和标准化服务支撑。
  有了高端技术的铺垫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可谓风生水起。长三角经济中心城市无锡凭借雄厚的微电子和半导体产业基础,在国内传感领域处领跑地位,将建立“感知中国”中心。根据《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除了前期提出大力发展物联网的嘉定区外,浦东也加入了物联网发展大潮。浦东新区发展物联网的行动方案即将出炉,根据上海的行动方案,浦东新区将规划lO个物联网发展示范区,同时在大张江划出1000亩土地构建物联网产业基地。物联网产业将是浦东新区十二五规划“数字高原、智慧浦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浦东未来战略性产业的重要板块之一。
  目前,中国的物联网已逐步从战略高度走向了产业层面。国家电网、机场安保、物流等领域已出现物联网的身影;海尔集团也将其所有生产的家电产品安装传感器成为“智慧家电”;“2010上海世博会”更是到处充斥着物联网的影子,无锡传感网工程中心与上海世博会和浦东机场签下三千万“防入侵微纳传感网”订单,上海世博局发布了可承载世博手机票的RFID-SIM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购买世博会门票、刷手机入园及园区购物,在信息通信馆、思科馆、江苏馆和芬兰馆里都有物联网技术的展示。当物联网真正融入生活,那它就不再是“飘在云端”,而是“触手可及”了!
其他文献
温总理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当前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问题。他在强调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再次表达了中央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这也能看出,今天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释放”依然非常困难。我认为其中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上下没有形成共识。甚至在某些方面决策层的一些领导和部分专家的对“平抑楼价”的见解,令我吃惊,值得商榷。    观点1:可以通过增加经济  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办法  来平抑房价过快上涨 
期刊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首《钱塘湖春行》,让人读出了盎然春意,为钱塘湖的怡人景色而陶醉。  白居易诗所说的“钱塘湖”,实际上也就是西湖。西湖那个地方,山川秀丽,自唐代以来,—直是旅游者行脚的游览胜地。位于西湖西北角的孤山,四面环水,更是观赏西湖景色的最佳之地。却不料,
期刊
“chinaplas 2010国际橡塑展”现场热闹非凡,在W3馆,各化工大鳄齐齐亮相,其中松原的展台格外引人注目,规模超出了以往任何一届展会。此举表明了松原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在其展位上,记者见到了松原产业株式会社社长朴钟是先生,他给人的感觉是谦逊、温和。朴钟昊先生于2006年起就任松原产业株式会社社长,曾获美国波士顿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在加盟松原之前,他供职于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海外业务及营销鄙。此
期刊
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制定以来,有关人才问题在民营企业中成为热点。上海南极人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才决定企业的发展,但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要动态看待民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一个成功的企业要立足企业自己培养人才,让其适应企业发展各阶段的需求。  张玉祥说,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
期刊
贸易顺差创18个月新高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再次创历史新高,在出口保持强劲复苏的同时,进口增幅则呈现较大回落。进口增幅的回落直接拉动7月顺差冲上18个月以来新高。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170.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9%。其中出口8504.9亿美元,增长35.6%;进口7665.6亿美元,增长47.2%。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外贸在2008年遭遇严寒,
期刊
欧盟:含有人造食品用色素的食品须有警告标签    欧盟的大部分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必须张贴警告标签,这些标签声明:这类食品可能会对儿童的行为和注意力造成不良影响。在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于近期所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已对目前普遍使用的人造食用色素的相关风险做了说明。这些人造色素在美国比在欧洲使用得更为普遍,CSPI希望欧盟保护消费者的此项举措能促使美国FDA也采取行动。  早在
期刊
2007年1月16日。《新民晚报》刊登一条惊人消息:王开摄影惊现巨量世纪老照片,并刊登了一些当年电影明星的玉照。第二天,该报又推出一篇题为《当年风花雪月见证影坛盛景》的报告,电影艺术家秦恰为王开辨认出许多当年在王开留影的电影明星。几十年前的玉照依然风采照人,恍如昨日。一袋尘封的老照片引出无数新鲜故事,百年老店王开照相也因此重新引起世人极大关注。  王开照相是中国照相业老字号,最早开设于北京。其创始
期刊
对于在内陆城市长大的我来说,对海鲜的认识相当贫瘠。大约二十年前,在一个朋友家吃火锅,其中有一种状如火腿肠的食品,切成薄片后添放在汤底中,食之甚为鲜美。问名字,众人皆说不上来。数年后我才知道,那是一种用多种海味掺杂制成、属于比较低档的海鲜制品,一般用于增味,可使汤味更为鲜美。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海鲜,之后对海鲜也并无偏好。  前些年,随旅行团到越南旅游,主要游览地是下龙湾。之前,我曾在《007》电影中
期刊
注意优衣库是多方面的缘由。那次路过龙之梦4楼。看到一家专卖店的收银台前排满了人,还以为又在进行什么促销活动,结果被店员彬彬有礼地告知,每逢周末店里都是这样的盛况。并未有任何折扣和活动。听后不觉汗颜,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看了一眼店堂,映入眼帘的是红底白字的UNIQLO——优衣库。这家店其实早就在南京东路见过,只是当时觉得里面的衣服很简单普通,所以也没有再多去留意。  一次去日本旅游,同去的伙伴在回程
期刊
编者按  近期流行喝越南咖啡。不同于占据中国超市贷架的雀巢咖啡,越南咖啡似乎更加淳厚,价格也更加便宜。泡上一杯咖啡,满屋子弥漫着浓郁的香味,甚至于扩散到了走廊。对于这个中国南方的邻国,我们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中越自卫反击战那遥远的年代,不太会有中国人去关注诸如:越南南部属湿热的热带气候,为咖啡的种植提供了天然的地理优势这样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对越南的了解非常匮乏。越南自1986年开始实行革新开放,其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