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酣畅淋漓起来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w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经常听到很多语文老师抱怨,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语文课上总是提不起精神。或许通过教师的预设让学生体验到语文课堂上的教学高潮,会改变这一现状,也会让语文课酣畅淋漓起来。
  【关键词】语文课;酣畅淋漓
  曲阜师范大学李如密教授认为:“教学艺术高潮,是指老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所谓的教学高潮,便是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的法宝。在语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高潮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创造力得以提高,情感体验得以加强。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脑力活动,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长的乐趣与自豪感、成就感,这样,语文课上学生便有了酣畅淋漓的感觉,慢慢地就会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
  根据笔者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方法。
  1 用真情感染学生
  怡情,应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情感目标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情感,要求教师先要用饱含情感的语言、行为甚至是表情来感染学生。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资源,用文章中的真情实感来感染学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习《陈情表》,要感受李密对于祖母的孝心和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学习《苏武传》,要感受苏武的爱国情怀和对使命的忠贞;学习《荷塘月色》,要理解作者“颇不宁静”的原因……在进行《合欢树》一课的教学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段导入: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上课铃声响起之后,我动情地说:“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在我们所有人内心深处最动听、最感人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啊,正是那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陪伴我们走过了一个个春秋冬夏。在寒冷的日子里,母爱是温暖;在温暖的日子里,母爱则是关怀。我们不会忘记襁褓中的第一声啼哭,那时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我们不会,忘记蹒跚学步的时候,母亲那温暖如春的笑容;我们不会忘记,在那盏台灯下母亲为我们能安心学习打过扇驱过蚊;我们更不会忘记在我们遭遇挫折时,母亲那里总有温暖的怀抱。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史铁生的车辙,去感受母爱的光辉,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吧!”一段感人肺腑的导入,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文本中蕴含的真情。
  2 用未知吸引学生
  青少年的本性中就有对未知探究的本能,课堂上,教师越是长篇大论,越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教师“欲擒故纵”,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用未知吸引学生,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心理上的渴求,这样,也会增加学生语文课上的快感。《边城》这篇课文是小说的节选,教材中并没有交代小说的结尾,在引导学生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之后,我引导学生让他们根据人物性格猜想小说可能出现的结局。有的学生说:“后来二佬寻找哥哥未果,回来与翠翠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学生说:“二佬找到了哥哥,哥哥也明白了翠翠的心意,怀着对弟弟和翠翠的真挚祝福为他们操办婚事。”还有的学生说:“二佬可能再也没有回来,翠翠仍在孤独和思念中过着平凡的日子。”利用学生对未知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课堂不仅气氛热烈,更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用游戏激发学生
  做班主任的我,发现学生迷上了一款叫做“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在两幅近似的图片中找到不同。我灵机一动,要是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找茬”的游戏,学生一定会兴趣十足。教授《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我便用上了这个小游戏。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还没听完一段,学生就发现课文在朗读时已被“篡改”了好几处,顿时引起了他们的警觉。于是我让学生从头听起,寻找朗读录音共有几处与原文不符,并分析改动以后的语句为什么不及原文准确、严密,表达效果好。“找茬”的游戏起了作用,学生踊跃发言,咬文嚼字,成为了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探索和成功的欲望得到满足。
  4 用矛盾激发学生
  学生在小组学习、讨论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组内的组员之间、小组之间的同学意见不同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个“矛盾”大做文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真相。一次,我讲解2014年高考题实用类文本阅读《爱国科学家邓叔群》,其中有一道小题是: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一个小组的同学回答:“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不辞辛劳,一样一样采集,为我国真菌事业谱写的重要一章。”说完,另一个小组的同学有些疑问,轻轻地举起手说:“老师,我觉得这个答案不对。”我追问为什么呢?”学生们都说不出原因。这个问题的确是个难点,我顺势说:“咱们不妨来一场小型辩论会,这一条答案到底对不对?看哪一方理由充分,答对有奖哦!”两大阵营开始辩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学生热情空前高涨。辩论中,他们发现这条答案并没有体现邓叔群“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不符合题意。短短的10分钟,发言人次达23人,学生不仅学会了审题,更收获了语文课上的快乐。
  通过以上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体会到语文课的快感,慢慢地,他们一定会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学习。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市第八中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其他文献
7月17日 晴  记忆里,那一温暖,让我驻足流连。  ——题记  小城的深处有条老巷,明晃晃,黄闪闪的光蔓延了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的温情。相属的板车,彼伏的吆喝,一路的葱蒜,噼噼叭叭的油煎声,勾勒着所有途径的味蕾,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卖锅贴的,煎到外酥内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之中,浇一层香醋,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竟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  时常光顾女人的店,每次见到她总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经济中 ,一国经济的繁荣或萧条会通过各种传导机制传送给他国并引起他国相应地产生繁荣或萧条 ,我们称这种效应为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简单的
7月10日 晴  我国有百善,百善又以孝为先。  ——题记  我原本以为,孝只是在父母劳累时为他们倒一杯茶,替他们捶捶背。我就是这样做的,于是村里人都夸我懂事、孝顺,我也常常沾沾自喜。直到后来,我才发现,王大叔对他瘫痪在床的老母亲的照料那才算是真正的孝顺。  王大叔住在我家的隔壁,虽才四五十岁,可深深的皱纹遍布他的脸庞。正是壮年的他,本该出去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可他却一直呆在家里,从我有记忆起,他
6月28日 晴  幼时,我便喜吟唐诗宋词,记得是它们为我的童年染上了诗意的梦幻。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是怎样的美,洒了一地?  当焦墨在宣纸上氤氲着书香,诗词便踏着意境的雾迎面而来,对我轻轻伸出手来。飞流三千尺,银河落九天,是太白身着翩翩白袍的感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王维幽寂密林里的闲适。我将双眸轻闭,任诗的意境牵着我走向汉唐的繁盛,走向灵魂深处的静地。  刚接触诗歌,学的第一首
2015年9月5日 晴  我想在每个人的生命当中,会有这样的一个人,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会默默地陪伴在你的身边。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会想尽办法去帮助你。在你做错事的时候,总是会去纠正和开导你……不善言语,只懂用行动来表达对你关心,对你的爱。这种爱,如山一般,高大雄伟;如海一般,宽宏大量……  看到这里应该知道是说谁了吧?没错,那个人就是——父亲。  我的父亲,不是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也不是